劝退与开除员工的区别(劝退与辞退员工有何区别)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总会遇到部分员工不符合公司要求,又不愿意离职的,公司直接辞退又要支付赔偿金,很多时候也是很无奈。所以,劝说是一种灵活的公司解雇员工的方式,无论是对无过错员工,还是对有过错的员工。但是劝退必须保证程序合理得当,避免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麻烦。

劝退与开除员工的区别(劝退与辞退员工有何区别)(1)

优宝杖法务服务平台

01 什么情况下可以劝退

解聘的实质是公司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关系,但其实质上可适用于任何解聘形式,即使是对“三期”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也可先适用劝退。

由于劝退是公司在解雇员工时的一种较为灵活的自愿性选择,因此既可针对无过错员工,也可适用于有过错的员工。但是一定要保证劝退的程序合理得当,特别是针对无过错员工的劝退时更要小心谨慎,以免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对于有过错的员工,在适用劝退方式无效的情况下,可以果断地根据其过错采取处理措施。

02 劝退与辞退有什么区别

劝退和辞退之间的联系在于,两者都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而且劝退往往是辞退的前奏。

劝说和辞退的区别则表现为二者性质不同、结果不同、风险不同。

1.性质不同:劝退的含义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的含义,协商的目的主要是让员工主动提出离职;辞退是用人单位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一般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40条及第41条,当然也不排除用人单位非法辞退。

2.后果不同:如果劝退员工成功,双方可以签署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的协议书,也可以让员工提交辞职申请或离职通知书,然后公司可以免除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义务;而对于离职员工,如果用人单位依据的是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就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任何理由辞退员工,则需要支付经济补偿。违反劳动合同的解除构成违法,必须向职工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赔偿。

3.风险不同:用人单位劝退员工,应采取双方平等友好协商的方式,所达成的协议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再以书面文件形式保存,这种风险相对较小;而用人单位辞退员工,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很可能构成非法解除劳动关系,法律风险更大。

03 如何有效地劝退员工

用人单位在选择劝退员工,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过错的,因此与员工谈谈离职时的想法,以平等的身份沟通,并适当征询员工的意见,以便把握员工的心态,让员工感到公司是在为员工的发展着想。

(一)做好前期准备:

1.明确拟劝退员工的相关信息,包括其入职时间、薪酬福利、工作业绩、家庭状况、年休假、加班等一系列问题;

2.掌握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有关的法律法规,提前确定解除计划,包括离职方式、离职时间、有无经济补偿金及其上下限、代通知金问题及其他有关赔偿等;在面试期间,准备好与之有关的法律文件。

(二)开始面试:

一是选择安静明亮的办公室或会议室,与员工单独沟通,避免选择临近午餐时间或临近下班时间沟通;

第二,先肯定员工的工作,适度肯定,欣赏一点点就够,然后指出员工在工作中的不足,给其一些友善的建议,以示关心。

再次,在适当铺垫后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根据已经掌握的员工情况,说明公司的意图和公司的解除方案。

《劳动合同法》规定六个月以下的职工,可支付半个月的补偿金,达不到一个月的补偿金的,可根据该员工的工时补偿金,并请员工提交辞职申请。

根据《劳动合同法》,如果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可告知员工这是协商解除劳动关系,不受提前一个月通知的约束。双方同意后,可以签订劳动关系解除协议书。

如果员工还在犹豫,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和员工谈职业发展规划,公司已经尽了赔偿义务,如有需要,公司还可以出具离职证明和推荐信。若继续与该公司保持合作关系,公司完全有机会找到合法理由辞退该员工,且所开具的离职证明中记录的解除理由为辞退,对该员工个人日后发展不利。

(三)先签署协定

经双方同意,用人单位应在第一时间与员工签订书面协议。采用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签订协议解除劳动合同,明确解除方式、程序、时间、经济补偿等问题;采取辞职方式解除劳动合同,应当要求员工当场提出书面的辞职报告。

劝退与开除员工的区别(劝退与辞退员工有何区别)(2)

优宝杖法务服务平台

04 劝退员工应注意哪些事项

企业在劝退员工时必须注意商谈的气氛,企业方要心平气和,不可激化矛盾,更要防止演变为仲裁或诉讼纠纷。为此,应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准备不充分而导致面谈无法继续进行,争取一次性谈妥;

2.访谈过程中不宜直接否认某些客观事实或员工的观点,避免矛盾或员工产生抵触情绪,影响谈判效果;

3.成功的劝退方式在于员工同意自动离职,那么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执行书面文件,即要求员工出具辞职申请或离职通知书,以免员工反悔;

4.公司一定要注意保存员工辞职申请或离职通知的证据,确保员工在反悔中有根据。

05 劝退员工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尽管劝退的实质是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一种方式,但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取决于双方对解除方式的选择和协商的结果。在法律上,如果员工没有过错,对其进行劝退,员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数后,按每月工资支付给劳动者。超过六个月未满一年者,按一年计,未满六个月者,给予劳动者半个月工资补偿金。经济补偿基数为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如未满12个月,按实际工作月计算其月平均工资。作者:优宝杖法务服务平台(合同审核、合同撰写、企业法务服务等都可以去优宝杖官方网站咨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