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前大禹(大禹惊天地泣鬼神)

几千年前大禹(大禹惊天地泣鬼神)(1)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几千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相传大禹为了治理洪水泛滥,拯救黎民百姓,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忘私为公的治水精神让后人非常敬佩,那么大禹究竟是什么人呢?我们一起探究下。

01

禹,姓姒(读如寺),名文命,出生地在今汶山石纽地区(一说在石坳)。大禹姓姒名文命,那么禹代表什么呢?查阅资料没有关于“禹”的解释,“禹”很有可能是大禹的氏。

在远古时期,华夏民族的姓非常少,姓代表的是一个部落的共同祖母,比如炎帝姓姜,黄帝姓姬,舜姓姚,大禹姓姒,大禹的儿子启姓姒,周朝皇族姓姬,姓是母系社会的代表,母系社会的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大多数姓都带有女字旁。

大禹治水

现代人们由于已经远离了农耕社会,对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能只是认为大禹有奉献精神,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实在农耕社会,谁能治理好水患,其功德远远比秦始皇一统天下要高,要比中国研究出“原子弹”的意义更大,因为只有治理好水患,人们才能安心生活,人们才能在一个地方永久定居,才能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大禹的父亲鲧(读如滚)也负责治水,舜命鲧负责治理水患,鲧采用的措施是“水来土挡”,这种措施虽然能解决一时问题,但是无法根治水患,遇到大洪水的时候,鲧也是无能为力,后来被舜免职,让他的儿子禹接替鲧继续治理水患。

禹是一位非常有毅力和远见的人,他吸取了父亲鲧治理水患的经验,同时总结了失败的教训,精心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治理水患的方案。

他首先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中华大地的主要山脉和江河测量地理和水文条件,掌握地理和水文等原始材料,大禹在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可能发生水患的地方,以便采取措施。

其次采用“疏堵”结合的办法,对那些水流很急的山脉采用分流疏离的办法,降低发生洪水时产生的力量,对于那些河流被泥土挡住的地方采用疏散措施,让河流自由流动,对于那些需要农田灌溉的河流采用分段土挡的办法,防止河流太猛冲坏农田,并且采用沟渠引流分散河流的冲击力。总体思路是“该堵的地方必须堵,该疏散的地方必须疏散”,“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是大禹治水的核心思想。

最后针对过去容易发生水灾的地方,采用特殊措施,“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是大禹治理黄河的主要思想,黄河流域经常洪涝灾害,大禹和众人改“堵”为“疏”,将黄河水引入大海,顺应黄河水性,从根本上解决了黄河水患对人们的危害。

就这样,大禹率领众人历经十三年,终于从根本上解决了水患的问题,大禹耗尽心血和精力,终于完成了他父亲没有完成的治水大业,获得了中华大地所有人尊重,后人为了纪念大禹的杰出贡献,将大禹奉为“禹神”。

04

几千年前大禹(大禹惊天地泣鬼神)(2)

禹王像

大禹治水成功,在当时可谓是惊天地的事情,他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深厚的基础,水患得到解决,人们再也不用担心洪水对农田和生活带来的危害,人们可以长久在一个地方定居,在接近水源的地方开垦农田,人们的食物来源得到了充足保障,人口数量也逐年增长,定居的农业生活极大的促进了农业文明的发展,人们在生存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开始发展农业文明,从而产生了农业文化,联盟大部落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大禹之前的社会是部落大联盟,经过大禹治水成功后,大禹由于功高盖世,被推举为部落大联盟的首领,在大禹带领下,农业文明得到极大发展,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可是部落联盟内部的发展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农业文明发展迅速,有的地方农业文明发展落后,这就产生财富不均的状况,引发部落大联盟内部的不稳定,如何分配各种财富成为一个现实问题,于是即将出现一个跨时代的产物,就是国家的出现,国家设立政府机构专门负责管理财富,解决大联盟部落内部的各种冲突,但国家的出现是大禹儿子启的事情,大禹还是汉室的“曹操”!

05

大禹治水成功是中华历史上影响非常深远的事件,用“惊天地、泣鬼神”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他改变了人们靠天吃饭的生活,同时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深厚而长久的基础,为农业文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人们能够“安居乐业”,继承和传承中华文化起着关键作用,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到来凝聚了力量。大禹值得“炎黄子孙”们永远牢记,值得中国人永远纪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