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名家高洁 豫剧表演艺术家高洁

高洁,1934年5月29日出生,安徽省界首市人(沈丘以前属于界首管辖)。她的父亲高寿椿是同仁药店掌柜,刚出生时父亲给她起名叫高桂芬,小名兰子,17岁那年她自己做主把名字改成高洁。

豫剧名家高洁 豫剧表演艺术家高洁(1)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高洁

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省文工团开始整编,当时高洁所属的淮阳市文工团被编入河南省歌剧团,后来又整体改组为河南省豫剧三团。进入省团后,各方面的条件都要比地方剧团优越,高洁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三团主要以演现代戏为主,在这里她遇到了著名编剧、导演,后来被称为“豫剧现代戏之父”的杨兰春。杨兰春慧眼识珠,他发现高洁的形象非常适合演母亲这一角色,就刻意地把高洁安排到剧中。从1953年《罗汉钱》中的“小飞娥”开始,到1955年《刘胡兰》中的胡兰妈,以及到大家熟知的《朝阳沟》中的拴保娘,高洁一生中共演过几十部戏曲影视作品,在剧中她塑造了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母亲形象,这一形象成了她的艺术符号,被人们称为“中原老大娘”。在实践中学习,高洁创造出了喷口、咬字、爵字、钢音、柔音、颤音等演唱发声方法,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

豫剧名家高洁 豫剧表演艺术家高洁(2)

高洁在豫剧《朝阳沟》中饰演拴保娘

高洁人生曲折起伏,但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高洁都保持着心灵的纯净、人格的尊严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文化浩劫时期,高洁遭到批判,给她挂黑牌子,高洁硬是把黑牌子撕烂扔掉,别人强迫她低头,她却昂首挺胸,不予理睬,不得不佩服她有这多大的勇气。高洁说:“我是三团培养的演员,我是和三团一起长大的,我只与三团的历史相关,只与豫剧现代戏的兴衰荣辱有关,我不能离开三团。”然而世事弄人,她最终还是没能如愿。

豫剧名家高洁 豫剧表演艺术家高洁(3)

高洁饰演胡兰子的奶奶

高洁老师身上直接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与启迪,我觉得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个人犹如一滴水,只有汇入集体的海洋才能永不干涸。高洁老师20来岁就已成名,但她一生从不张扬自己,总把自己取得的成绩归功于三团这个集体,归功于和她一起走过的众多艺术家们。高洁与同代的豫剧现代戏人共同创造了豫剧现代戏的辉煌,她是拓荒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其二,人要有感恩的心。尊重主创,既是演员的“德”,也最终决定了演员的“艺”。在各种场合,她都念念不忘曾经给她写戏、排戏、设计唱腔的编剧、导演和作曲家们,她对这些合作都充满了敬意。她曾说过:“三团最不能忘记的一个人就是杨兰春,几十年来通过他的作品,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各个艺术门类的专业人才。豫剧现代戏从无到有,并成长为一个俊俏的被人们喜爱的“大姑娘”,这与杨兰春对三团几十年的奉献是分不开的。我个人的艺术道路离不开杨兰春,三团的艺术道路也离不开杨兰春。”

反观现在个别所谓的“艺术家”,文凭有了,文化没了,职称上去了,素质掉下来了。演个角色,言必称“我”,全忘了舞台上每一句词都是编剧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每一段唱腔都是作曲家一个音符一个音符谱出来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导演一招一式手把手指导出来的。更有甚者,良莠不分,自己放着好戏不会抓,反而推卸责任,诿过于人。

豫剧名家高洁 豫剧表演艺术家高洁(4)

高洁参加戏曲晚会

高洁见证了豫剧现代戏的辉煌,也取得了后人难以逾越的艺术成就,但她正值艺术的黄金年龄却赶上了文化浩劫,后来又由于种种原因,四十多岁就渐渐淡出戏曲舞台,就其个人来说,还远没有收获她应有的那份辉煌,带着些许的落寞进入了对豫剧艺术的守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