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女孩每天写一首诗(女儿写了一首诗)

寻找

世界赐你明眸

你不见含烟远岫

赐你聪耳

你不闻潺潺镜流

赐你灵嗅

你不觉风末之时花香十里

赐你蕙心

你不知晴曛温暖春信将至

步履匆匆

你只知道自己将要远行

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寻找风景

16岁女孩每天写一首诗(女儿写了一首诗)(1)


高一的女儿写了首诗。说来汗颜,作为家长自叹不如。别说写,就是看也未必看懂了。这不借助百度才知几个生僻词的真正含义,没想到不仅皆有出处还寓意深远。

含烟远岫,岫xiu发四声,本意为山洞、山穴。文言文中也指山峦。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此岫应为山洞,冒出云雾的山洞。类似的还有白云出岫,出自《增广贤文》“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岫除了表示山洞还可以表示山峦,比如宋曾巩的诗“远岫烟云供醉眼,双溪鱼鸟付新诗”由此看来,含烟远岫当理解为“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

然而这只是它的字面意思,一个如梦如幻的山间景色,如果不是百度出《烟浮远岫》图,我怕是理解不了它深层的含义。

《烟浮远岫图》是清朝画家王原祁画的一幅山水画,云雾缭绕,把原本山的巍峨雄伟都隐藏在云雾之中,有一种大智若愚,大隐于市的味道。简单地说就是隐藏了锋芒,保留了朴素。

由此可见,“世界赠你明眸,你不见含烟远岫”作者想说的深层意思应为,世界给了你一双慧眼,你却看不到人家其实是大智若愚韬光隐晦才不跟你斤斤计较的,你还逼逼个啥?!

16岁女孩每天写一首诗(女儿写了一首诗)(2)


潺潺镜流,初起我还以为是水流错写成了镜流,镜流不是一个词嘛。然而百度后啪啪打脸,镜流:1.水流清澈。语出南朝宋鲍照《河清颂》“澄波海岳,镜流葱山”2.比喻政治清明。“五年克之,而千里镜流。”

“赐你聪耳,你不闻潺潺镜流”白给你一双耳朵,你却听不见那潺潺的流水声。也许是清澈的山间溪水,也许是汩汩不断的泉水。如此纯净之美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什么呢?

或许是心不静吧。世界上本来不缺少美,只不过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或许也不是我们眼睛不行,只是内心太过于浮躁,总是被俗欲牵扯,难以静下心来欣赏美吧。我们不仅自己难得静下心来欣赏美,还能以静下心来欣赏他人的美,哪怕他是我们的孩子。

对待自己的孩子,我们总是像对待99分的试卷,看不到99分的努力却耿耿于怀丢掉的一分。我们总是过分专注孩子的缺点,忽视孩子的优点。

16岁女孩每天写一首诗(女儿写了一首诗)(3)


“赐你灵嗅,你不觉风末之时花香十里”化自春风十里吧,风停之后或者风的力度之外尚能香飘十里,可见此花香乃是主动而非借助风力传播。暗香浮动月黄昏,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浓香尚可闻,淡香谁人知?除了心静无欲,怕还是要一点灵动的敏感。

猜字谜,推敲诗词,辨别相似词语的细微差别之处,无非就是培养对字的敏感。但生活中的美呢,你能做到见微知著吗?

“赐你蕙心,你不知晴曛温暖春信将至” 为什么是蕙心而非慧心?蕙本是一种兰属的植物花香清淡素雅,蕙心比喻女子内心纯美。比那聪明之心多了雅致。

晴曛,乃指日光照射。杜甫曾诗“天门日射黄金榜,春殿晴曛赤羽旗”。

春信,春天的信息。陆游曾诗“春信今年早,江头昨夜寒”。

谁是春天第一枝?很惭愧,今年秋天我才知道其实早春开花长叶的植物其实在秋冬就已经把芽长好了。前些天我还特意去看了玉兰、柳树、白杨等树的花芽,谁曾想寒冷的冬天,光秃秃的枝头其实早就有了先行者。

16岁女孩每天写一首诗(女儿写了一首诗)(4)


“步履匆匆,你只知道自己将要远行,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寻找风景”我觉得这句有点啰嗦和未点题。不如改为“步履匆匆,只道风景远,不知景在心中!”

我们总是外求,却不知内找,实乃舍本逐末。现在人热衷于旅游,去远方,甚至国外,似乎只有去顶级的景点才叫旅游,殊不知除了拍照还能得到什么?不如欣赏路边的花草开始,培养自己欣赏美的心。有了懂美之心,哪里没有美景?!

我们总是寄希望于外在,似乎好学生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热衷于学习诸多秘籍,殊不知认知自己,接纳自己,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才是最好的教育。

16岁女孩每天写一首诗(女儿写了一首诗)(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