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演过电影(朱旭和日本影迷)

老艺术家朱旭先生驾鹤西行,熟悉他的人纷纷撰文悼念。笔者“认识”朱旭先生多年,先生却未必记得笔者。这里记述一件小事,追忆先生风采,向先生致敬。

1995年,日本放送协会(NHK)与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了一部电视连续剧《大地之子》,剧本根据日本女作家山崎丰子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抗日战争结束后,遗留在中国东北的日本战争孤儿松本胜男(后改名陆一心)被中国人收养的坎坷经历与成长故事。朱旭先生在剧中饰演主人公的中国养父。同年11月,作为二战结束50周年和NHK成立70周年的纪念作品,首次在日本电视台播出,大受观众好评,其后屡次重播。由于在剧中以精湛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人物,朱旭先生荣获日本广播文化基金会颁发的最佳男主角奖和NHK颁发的“银河奖”,(据说这是第一次授予外国演员)朱旭先生也因此成了许多日本观众心目中的明星。

1996年初,家姐从日本回国探亲,几位日本朋友随她同来中国旅游观光。路上又谈起《大地之子》,谈起朱旭先生。家姐随口说了一句:“你们如果想见朱先生,我可以联系一下。”日本朋友闻之惊喜,纷纷要求前去拜访。

朱旭演过电影(朱旭和日本影迷)(1)

家姐之所以“随口一说”,是因为想起了叔叔张瞳。张瞳也是北京人艺演员,(曾在话剧《茶馆》中饰演大小唐铁嘴、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饰演刘书友等角色)与朱旭先生同为人艺建院之初的“元老”,同住史家胡同人艺宿舍,更多年同台演出——《骆驼祥子》中朱旭饰演二强子,张瞳饰演曹先生;《蔡文姬》中朱旭饰演左贤王,张瞳饰演曹丕;《左邻右舍》中朱旭饰演李振民,张瞳饰演贾川,《咸亨酒店》中朱旭饰演阿Q,张瞳饰演孔乙己……我们自幼就常常跑到北京人艺后台看排练或“蹭戏”,因此“认识”许多人艺老演员。家姐觉得,让日本朋友多接触一些中国人是好事,见一见朱旭先生恐怕也不难。她打电话给张瞳,很快回复,就一句话:说好了,你们去吧。

1996年2月19日,中国丙子年正月初一,一行来自东瀛、素不相识的客人冒然走进了北京朱旭先生的家门。上楼时,看到楼道里堆放着各家杂物,遇到电梯发生故障,日本客人不免惊诧:朱旭这样的“大演员”居然住在这样的环境里?!

门开处,朱旭先生笑眯眯地迎接客人,一如观众熟悉的模样。客人又一次惊诧了,有人脱口而出:“天啊!和电视剧里的父亲一模一样!只是没有了假发。”朱先生夫人宋凤仪把大家引入客厅,茶几上早已摆满了各种小吃,豌豆黄、京糕条尤具北京特色。中国人过年浓浓的喜庆氛围给这次拜访增添了融融暖意。

话题自然从《大地之子》说起。井口浩子说,过去只是通过教科书知道日本的战争孤儿问题,看了电视剧,我强烈地感到,那些至今还没有正确认识那场战争的日本人,真应该感谢中国人。朱旭先生听了,频频颔首,并说:“现在,许多了解了日本过去侵略中国、犯下罪行的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已经有了共同的认识。”有人问他,与日本演员合作感觉如何?朱旭先生说,“日本人工作认真,计划缜密,工作效率高,无论演戏还是做其它事,都很为对方着想。”说到拍摄中的一些小插曲,朱旭先生的说话方式、语气、神态,不时引起日本客人的轻声赞叹:真是平易近人啊,简直和电视剧中那位和蔼、慈祥的父亲重叠了呀!

一位叫做原的客人斗胆发问:日本媒体报道,说您曾经口吃,是真的吗?朱旭先生坦然道,是的。我曾经口吃。原本我是负责舞台灯光工作的,有一次临时“救场”上台演出,导演发觉我也能演戏,要我说话慢一点,别着急;念台词松弛些,别紧张,就能克服口吃。我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关于这段“佳话”,还是朱先生夫人的解释最“权威”:朱旭是以舞美队管灯光的身份来到团里的。“听说是有一次电灯坏了,他给鼓捣亮了,人家就认为他懂电。抗美援朝时,剧院排练一出讽刺美国兵的戏,需要一个演美国兵的演员,而演员队恰恰缺少一个大高个儿、大鼻子、大嘴的演员,就从灯光组把他借来了。只有三四句台词,但他挺出彩儿。导演夏淳和欧阳山尊就问他愿不愿意来演戏?他说我结巴……后来因为这个,他每天练绕口令。”现在想来,朱旭先生一向说话慢条斯理,亲切自然,固然是他儒雅、谦逊的本色,但恐怕也与他当年为了克服口吃所做的努力不无关系。

大年初一的一次冒然拜访,虽然来去匆匆,但日本朋友都非常满意,井口浩子回到日本,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当地报纸上。她写道:“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满怀着爱,把本是敌人的孩子抚养长大,恐怕只有中国人才能做到。”最后,她更感慨地写了一段话:“我在中国遇到的‘大地之子’,虽然也有各自的烦恼,自己的国家也有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在他们身上,有一种因物质极大丰富且环境过于和平而变得麻木了的日本人所没有的、让人感到温暖的东西。”( 文、图 / 张 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