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在扶贫一线的格桑花张小娟(最美扶贫人风采)

厚坡镇王河村第一书记 张娟

盛开在扶贫一线的格桑花张小娟(最美扶贫人风采)(1)

说实话,驻村扶贫,刚开始我是犹豫的。当时,我的丈夫樊永被派驻在西簧乡七棵树村任第一书记,厚坡--西簧这两个驻村点相距100公里。

“你们俩都下去扶贫,孩子咋办?家里咋办?你们还过不过日子了!”婆婆第一个反对,我们夫妻二人无言以对。是啊,大女儿13岁,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学习、生活都需要照顾。小女儿未满8个月,体弱多病。年迈的婆婆身体又不好,照顾孩子十分吃力。面对这种情况,我的心情非常复杂,一方面是家庭困难,另一方面是组织的信任和重托。可是,当我看到困难群众窘迫的处境,看到乡亲们期盼的眼神,我决定担当起王河村第一书记这个重任。

我和丈夫商量,把大女儿转到全寄宿学校读书,送她进校的那天,看着她倔强的小身影,转身的那刻,不争气的眼泪布满了眼眶。紧接着给又小女儿断了奶,含着眼泪,我奔赴厚坡王河。

盛开在扶贫一线的格桑花张小娟(最美扶贫人风采)(2)

王河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7户,是淅川县第二大贫困村,满怀抱负来到村里,我感受到的却是质疑。

“听说派了个女的?”“女人顶啥用?家里丈夫孩子的心都操不完,哪儿会管咱们?”乡民的质疑,我无法回答,只能用自己默默地行动来改变他们的看法。一次,好不容易抽出时间回家看望孩子,跟着婆婆的小女儿却死活不愿意跟我亲近,我伤心又难过。村里人不相信我,家里孩子照顾不了。于是,我做了个重要决定。

我跟丈夫说“我要带孩子到王河村里去,既能照顾孩子,也能让村民看到我扎根那里的决心”。“去吧,我支持你!”同是扶贫人的丈夫总是最能理解我心中的苦楚,总是最支持我哪怕不成熟的想法。

把孩子转到王河村的那一天,村民都吃惊了。他们也用自己的淳朴来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那天起,村里再没有对我的质疑,很多村民主动跑去看托管在村小的小女儿,带给她各种各样的“土味”农产品,我深深的被感动了。

盛开在扶贫一线的格桑花张小娟(最美扶贫人风采)(3)

修路、架桥,捐资助学,开办扶贫车间,表彰文明家庭,举办文体活动,一桩桩一件件为民实事,群众接受了我,我也融入到了王河这个大家庭。

带领群众走出贫困,发展产业是关键。经过大量的走访座谈,我们决定把艾草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

就在我带队去湖北黄石考察艾草产业即将出发之际,却接到了婆婆的电话,大女儿高烧不退,要我立即回家。心急火燎之时我只能打电话给丈夫,让他赶紧回去,我继续带队外出。一路上惴惴不安,既心痛又无奈。考察一结束,归心似箭的我立即赶回家看望大女儿。大女儿却扭过头不理我,我坐了一会儿,她还是不理我。这时,村里又给我打电话,我转身要走,女儿却突然从床上坐起来一把拉住了我的手,我们母女俩紧紧地抱住了一起。“妈妈,你早点去吧,早点扶贫结束,你就能早点回来陪我了。”女儿懂事的话,让我一下子泪流满面。

盛开在扶贫一线的格桑花张小娟(最美扶贫人风采)(4)

通过一番艰辛的努力,王河村的艾草产业终于发展起来了。经过与明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次商谈,合作社作为带贫企业愿意为贫困户无偿提供艾苗、化肥,最大程度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王河村艾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目前的850亩,艾草加工车间建起来了, “种植 加工 销售”一体化模式,让王河村的贫困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愿望。

我在王河村忙碌工作的同时,老公樊永也在百公里外的西簧乡七棵树村操劳着。为使山里的群众告别挑水吃的历史,他多方争取项目,等有了眉目,却又遇到启动资金的难题。2017年夏天的一天早晨,老公打电话让我去七棵树洗衣服。正好星期天,我开着车就过去了。没曾想这是他设的一个局。老公连着担了三挑水,我有些不耐烦了,冲他埋怨说:“这七棵树真是穷,连自来水都没有!”这下正中下怀,樊永接着说:“快了,我们正策划着呢,就差最后一点,还需要你的支持。”我一听,立马警觉起来。问道:“差一点点啥?我能支持啥呀?”樊永笑着对我说:“你看,能不能把咱家里的五万拿出来用用?”我一听要从家里拿钱垫支,有点不愿意了。“你也知道,咱们家里这点钱都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你把钱借给村里,那万一将来打了水漂,咱们孩子上学怎么办?”可是,埋怨归埋怨,一看到一筹莫展的丈夫,我的心又软了。随着启动资金的带动,七棵树村的高泉引水工程顺利竣工了。当白哗哗的自来水流向家家户户,七棵树村民奔走相告。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产业也发展很快,村里建成了200亩猕猴桃基地,一些香菇种植户也扩大了规模……接着樊永又被调任西簧乡的深度贫困村——毛庄村任脱贫责任组组长,他和村支书李虎林一起,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费尽千辛万苦,致力于发展小龙虾产业。在他们的努力下,毛庄村终于建成了占地百余亩、西簧乡最大的标准化小龙虾基地。

春华秋实,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和樊永一起参加扶贫工作已经两年了,我们和各自的贫困村都结下了不解之缘,看着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今后,我们将和乡亲们一道,和全县的扶贫干部一道,继续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携手并肩,勇往直前!

(微观淅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