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人的真实生活(谁认识这些启东人)

启东老一代劳动人民聪明、勤劳,除了耕作,他们还从事着各行各业,常见的泥水匠、木匠、铁匠、篾匠……他们以此为生,养儿育女,直至终老,谱写了平淡又执着的人生。这里罗列了一些老一代启东人的老手艺,可能还不全,但足以见证他们的勤劳和智慧!

弹被絮

启东人的真实生活(谁认识这些启东人)(1)

身背一杆“枪”,手握“手榴弹”,这里“硝烟”弥漫,这是打仗?不,这是弹棉花,启东人叫弹被絮,那敲出来的哐当——哐当——能传百米远,这也应该是地地道道的弦乐了。弹被絮这行当过去很火,家里窝头女大当嫁,做娘的开始准备几床新被作嫁妆,那厚厚的棉被便是厚厚的母爱。

描灶花

启东人的真实生活(谁认识这些启东人)(2)

灶花曾在江苏启东农村盛行一时,农户家中新建房子后都会在厨房灶台上绘画,灶花工也应运而生。灶花的题材非常丰富:山水风光、人物肖像、神话传说、十二生肖……简练明晰、色彩鲜艳的灶花积淀了民间艺术精华,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扦花板

启东人的真实生活(谁认识这些启东人)(3)

老式爆米花,那“bong”爆炸声,引无数小伙伴尽折腰,那股香气扑鼻的白烟升起,等不得白花花的“爆杜米子”冷却下来,便一个劲得往小嘴里塞,其实那个味道不及现在的奶油味的爆米花,但当时那个心情是现在吃爆米花时的心情无法比及的。

剃头

启东人的真实生活(谁认识这些启东人)(4)

当“剃头”一词逐渐被“美发”所替代,“剃头”一词便变得难登大雅之堂。剃头匠们也开始逐渐成为人们古板的记忆:理那种过时的发型,用那套陈旧的工具,那把转椅,坐上去脚一跷转一圈,销魂无比。

补坏缸

启东人的真实生活(谁认识这些启东人)(5)

那年头缸和坛子,可都是百姓人家生活必需品,装水要用缸,腌菜也要用缸,晒酱瓜要用缸盆……缸属瓷器,容易破碎,因当时物资匮乏而舍不得扔掉,修缸师傅也便出场了,沿水缸裂缝两边用舞钻钻上眼子,敲上铁钉卡住,再用胶水抹到裂缝上,妙手回春。

篾匠

启东人的真实生活(谁认识这些启东人)(6)

在那个年代,家庭日常用的如躺椅、凉席,汏篮、蒸笼、淘箕、筲箕、藤盘、筛子,甚至连热水瓶壳也是竹编的。现在已不时兴竹编家什了,大都改用塑料或金属材质的了。但是竹席还有不少农家在用,启东话讲:困了陈竹席上代凉个。(代凉:凉爽,这里为无忧无虑之意。)

扎扫帚

启东人的真实生活(谁认识这些启东人)(7)

扎扫帚也是个精细活,得用巧劲,芦稷穗头用尼龙绳捆扎成的扫帚在农村人家中依然屡见不鲜。乡下人家扫场刮地时,土堆坑洼,水泥场地一大片,超市卖的绵软疏松的塑料扫帚怎能担当得起这个“大任”。

做畚箕

启东人的真实生活(谁认识这些启东人)(8)

是一种用芦苇编织而成的清除垃圾的器具,是以前启东百姓特别是农村家庭必备的生活卫生用具。塑料制品的出现,才抢了它们的“风头”,编畚箕的手艺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畚箕和扫帚是好搭档,启东俗语有:坏扫帚配额畚箕。

箍锅盖

启东人的真实生活(谁认识这些启东人)(9)

旧时家里用的锅盖,四边是用薄竹片围起来的,用久了,竹片就会松动或老化破裂了。于是就有专门的箍锅盖人骑了自行车一路吆喝,就在“客户”家里,把锅盖重新箍好。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液化气、煤气灶,很少有人再箍锅盖了,所以这门手艺要失传了。

磨剪刀

启东人的真实生活(谁认识这些启东人)(10)

虽说这个行当很老,可家家户户还都需要它,很多工厂、学校的食堂经常要磨菜刀。一起回味听那声经典的吆喝, “磨剪子嘞,抢菜刀——”

敲白铁

启东人的真实生活(谁认识这些启东人)(11)

启东话的“敲白铁”指的是用铁皮制造各种家用工具以及日后的维修。在过去很多家什都是靠“敲白铁”师傅用一尺多长的“拍尺”一棒一棒地敲打出来的。有铁皮茶壶、铁皮水桶、铁皮簸箕等。

小灶豆腐

启东人的真实生活(谁认识这些启东人)(12)

“小灶豆腐”就是比那些蒸汽做出的、放入了各种添加剂的豆腐来得纯正、自然与健康。豆腐,离开了小灶,味道就是不地道。做小灶豆腐可是一件既繁琐,又很辛苦劳累的活儿,早上三四点就要早起身。

煎油面

启东人的真实生活(谁认识这些启东人)(13)

煎油面可是个脏活累活,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还要面对油烟的污染,也是个技术活,控火候、控油温、察颜观色,一不留神就会糊了。小时候放学回家肚子饿充饥就靠它了,抓一把吃完还要抓一把,感觉那酥松香脆、余味缭绕,那就再来一把,到最后晚饭可要减半了。

贴炉脆饼

启东人的真实生活(谁认识这些启东人)(14)

脆饼不稀奇,但这老式的贴炉脆饼不多见了,因为产量低,所以逐渐被电烘箱脆饼取代。但是这种脆饼“呱啦风脆”,酥松香甜,用开水泡不烂,口感好。早上弄个三只,再弄一大碗豆浆,吃得你红光满面。

来源:乐到启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