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和八卦的关系(圆运动理论对五行生克制化的认识有3点你绝对想不到)

圆运动和八卦的关系(圆运动理论对五行生克制化的认识有3点你绝对想不到)(1)

在《麻瑞亭治验集》一书中,对五行生克制化的描述非常精妙,其中有3点认识超出了我们之前的认知,今天为大家详细讲述。

原文:“五行之理,有相生、相克、制化也。”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五行之间存在着三种类型的关系,即相生、相克、制化,我们对相生、相克比较熟悉,往往忽视了制化这层关系,对此,后面会有详细解释。

原文:“相生者,滋生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也。春属木,夏属火,长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春之温生夏之热,夏之热生秋之凉,秋之凉生冬之寒,冬之寒生春之温。”

这句话说的是相生关系。相生就是相互滋生的意思,如果拿季节来说的话,就是春天的温生成夏天的热、夏天的热生成秋天的凉(热极则寒)、秋天的凉生成冬天的寒,冬天的寒生成春天的温(寒极则热)。从季节演变更替来看五行相生,可以知道,相生是一种“顺”序,所谓“顺则生”就是这个意思,经方大师倪海厦反复强调,所谓五行相生就是“正常”,是生理状态,一句话道出了相生的含义。

原文:“土为四象之母,实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宫于西南,其时湿盛,故土之气湿也。水火交蒸,乃生湿气,长夏之时,火在土上,水在土下,寒热相逼,是以生湿,所以湿乃水火之中气也。”

圆运动非常强调脾胃的枢纽作用,说土为四象之母、土生四象。这句话其实就解释为什么脾胃为后天之本,因为土生万物,所以,木火金水都是土所生。那么土对应的六气就是湿,正所谓:“火在土上,水在土下,寒热相逼,”就生成了湿气。所以湿气实际上是能够生万物的气,并不是我们平常意义上所理解的体内的邪气。不管是站在季节更替的角度来说,还是站在气候的角度来说,脾土都是处于阴阳的中间,是能够孕育万物的中和之气。

圆运动和八卦的关系(圆运动理论对五行生克制化的认识有3点你绝对想不到)(2)

原文:“相克者,制其太过也,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也。”

接下来讲什么是相克,相克的意思就是“克制其太过”的意思。五行周流不息形成了一个圆圈,如果其中任何一行出现太过,这个圆就会变得不圆,就会出问题。所谓“亢则为害”。比如说春天的气候呢,应该是偏温多风的,如果太过,春天的温度太高,万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严重的旱灾,最后导致颗粒无收。所以在五行当中,除了相生关系之外,还有一个相克,就好像是五行组成了一个圆圈,他们中间都有一股力量在拉扯着,这个拉扯着五行的力量,就是相克的力量,这股力量就像拉着风筝的那根线一样。

原文:“木性发散,敛之以金气,则木不过散;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气,则火不过炎;土性濡湿,疏之以木气,则土不过湿;金性收敛,温之以火气,则金不过收;水性降润,渗之以土气,则水不过润。”

那接下来这段话呢,就是具体讲解相克的原理。站在圆运动的角度来看的话,很容易就理解了。木的气是发散的,就像树木向外生长一样,而金的气是内收的、收敛的,所以说金的力量可以抑制木的发散;火的气是炎上的,水的力量是向下的,所以水可以抑制火的过度炎上;土之湿气滋腻停滞,一遇到风则湿气能散,所以木能克土,金气是内收的,而火之温可以抑制金气的内收;水的特性是润下,往低处流,而土的气是停滞的、静止的,它可以让水不会过于润下。

倪海厦先生说,中医其实就是物理医学,它的很多原理我们完全可以在自然界之中找到答案。所谓的五行相克,我们在自然界的气候中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如果是用季节更替来看的话,如果其中一行出现太过,那么在下一个循环之内,这股力量就会被削弱,最终会被拉回到五行的平衡状态。

圆运动和八卦的关系(圆运动理论对五行生克制化的认识有3点你绝对想不到)(3)

原文:“制化者,相生相克,彼此协调,无偏胜偏衰,生生不息之平衡者也。其生克制化,皆以气而不以质,成质则不能生克制化矣。”

最后这句话讲的是制化。所谓制化呢,其实就是综合了相生、相克这两种关系,既有相生又有相克,五行才能制化,才能生生不息,达到一个平衡。只有相生,或者只有相克,五行都形成不了一个圆,只有相生相克的机制同时存在,五行才能形成一个完美的圆圈,不停地在时间这条大马路上滚滚前行。

最后麻瑞亭先生说出了生克制化的一个核心关键,我们所谓的生克制化都指的是无形的气,或者说是能量,而不是有形的物质,如果气转化为质则不能制化。质为体,气为用,所以五行的生克制化都是在“用”的范畴内,而一旦“体”出了问题,那么五行的生克制化就会被中断,就比如肝硬化,木的“质”遭到了破坏,木的气也就衰亡了,五行这个圆就没有办法再继续滚动了,人就会面临阴阳离决”的情况。

五行是中医的理论的基石,五行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东西,它不是僵死的理论,而是活着的存在,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五行,才能真正步入中医的殿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