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和灭霸一样的人(历史中的东北灭霸)

今天小编要带给大家的故事

是在武昌起义后

原本面对革命军差点落荒而逃的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在袁金铠与张作霖辅佐下

通过改旗换历摇身一变为民国显贵的经历

东北灭霸,了解一下?

1

历史上和灭霸一样的人(历史中的东北灭霸)(1)

蓝天蔚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革命的火种很快翻越了山海关这道扼守东三省的边关要塞,大有星火燎原之势。如同武昌起义是从新军内部酝酿而生一样,1911年的奉天北大营也在酝酿着一场革命。时任新军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早在1907年,就与宋教仁等人在东北成立同盟会辽东支部,积极筹谋策动北方新军革命。

1907年清廷修建的北大营,目的是加强奉天的防务。但很快,革命之火席卷至此,北大营成为奉天革命党人活动的大本营。除了蓝天蔚,在新军中也有一些受进步潮流影响的中下级士官此时都倾向于革命,冯玉祥就是其中的一员。

历史上和灭霸一样的人(历史中的东北灭霸)(2)

北大营

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奉天后,蓝天蔚等革命党人在北大营集会,商讨响应南方革命,会上推举蓝天蔚为关外讨虏大都督,并制定了一个革命计划,即利用新军将领的革命情绪,向东三省总督施加压力,迫使其同意宣布东三省独立。这份计划的核心是采用和平手段争取东三省的独立

历史上和灭霸一样的人(历史中的东北灭霸)(3)

赵尔巽

时任东三省总督是赵尔巽,汉军正蓝旗 ,时年六十七岁。武昌首义后,南方十四省很快纷纷宣布独立,清政府已是大厦将倾,当得知以蓝天蔚为首的奉天新军也倒向了革命时,赵尔巽感到独木难支,萌生了逃回关内的念头。

董守义

赵尔巽他是一个新派来的封疆大吏,早就注意到新军了。但是他虽然做了总督,却管不了新军。新军谁管着呢?那是中央政府管着的。

新军不归地方调动,赵尔巽能调动的只有巡防营,也称旧军。然而,旧军实力与新军实力相差悬殊,根本无法对抗新军。不仅奉天新军倾向于革命,奉天学界,地方联合会甚至当地土匪也加入到革命中来。其实,早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就多次派宋教仁等革命党人来到东北从事宣传与策动。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种被策动起来的力量很快合流,革命暗潮汹涌。

董守义

赵尔巽感觉形势危如累卵,非常着急,甚至就想要赶紧出走回关。但是他手下的议会副议长袁金铠,马上给他磕头,说“大帅你可不能走,你可不能把我们大伙扔下,再说大帅如果不走的话,形势尚有可为,大帅一走,大势已去”。

历史上和灭霸一样的人(历史中的东北灭霸)(4)

袁金铠

袁金铠,辽宁辽阳人,奉天省谘议局副议长,立宪派人。武昌起义后,各地谘议局里的立宪派人也参预到革命中。由于立宪派更富于政治经验,也更具有活动能力,使得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动荡降至最低,并减少了帝国列强的干涉。此种情势之下,占尽军事实力与民意优势的蓝天蔚等革命党人和奉天谘议局的立宪派人为稳妥起见,制定了和平夺取政权的革命计划。

1911年的冬天,大清王朝已是日薄西山,然而妄图延续大清统治梦的满族权贵们却誓不甘休,他们联合东三省都督赵尔巽,酝酿在奉天另立小朝廷。山海关在军事上具有的天然优势,进可攻,退可守,这使得东三省保守势力很快走强。甚至在奉天省谘议局里的立宪派中都出现了革命和保守两种力量。奉天省谘议局中倾向于革命的立宪派人与蓝天蔚革命党进行联合,但作为谘议局副议长的袁金铠却暗中与赵尔巽联合。诡异的是,袁金铠表面上却始终以开明士绅的面目,以支持革命党人的姿态来伪装自己的保皇立场

王春林

袁金铠在骨子里完全是忠于清廷的。他对革命党人这些动向和计划了如指掌以后,就马上去汇报给赵尔巽。

袁金铠的首鼠两端既为自己撑起了政治的保护伞,也迷惑了革命党人。当他把革命党人和平夺取政权的计划告诉给赵尔巽后,企图逃跑的赵尔巽感觉到形势尚可挽救。于是,他选择了留下。赵尔巽决定启用一个人来应对危局,这个人就是日后成为奉系军阀首领的张作霖。

2

历史上和灭霸一样的人(历史中的东北灭霸)(5)

张作霖

张作霖,辽宁海城人,出身贫苦,读过半年私塾,青年时期因生活所迫组建保险队,因此留下了土匪出身的说法。1902年,张作霖被清政府招安,因为剿匪有功,被清政府予以嘉奖。到1911年时,36岁的张作霖已经成为驻守洮南的前路巡防营营长,手下人马近五千人。其影响力已经波及奉天。正因如此,总督赵尔巽决定启用张作霖来对抗蓝天蔚。

辛亥革命前的张作霖已经驻守偏隅之地洮南长达四个年头了,虽然政绩显赫,却苦于没有升迁的机会。他一直在等待着能够进入到奉天这个东三省政治中心的机会。来到奉天的张作霖立即被委以重任,总督赵尔巽将驻扎在奉天城内的中路巡防营全部调归张作霖指挥,这样张作霖手中的全部人马接近八千,从人数上与蓝天蔚的新军第二混成协相当。至此,赵尔巽手中有了一张与革命党人叫板的王牌。

历史上和灭霸一样的人(历史中的东北灭霸)(6)

晚清时期的奉天府铁岭城楼

前东北革命党人根据孙中山提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纲领,结合东北形势提出了“满汉回蒙藏”五族共和的革命纲领。然而,为了稳定局势,总督赵尔巽打出的“保境安民”口号,比革命党人五族共和在此时更契合当地士绅们的利益。

董守义

他当时也考虑到东北这个地方,特殊在它是皇上的老家,所以这个地方的满族势力非常强。那么我们的革命不能让满族人感到被革了,满族人也应该有一种参与感。

历史上和灭霸一样的人(历史中的东北灭霸)(7)

奉天省谘议局议长吴景濂

“保境安民”的口号让闹独立的革命党人很快处于不利的局面,于是,蓝天蔚等革命党人决定联合当地谘议局成立一个“奉天国民保安会”的组织。

1911年11月12日奉天省国民保安会筹备会召开,由倾向于革命党一方的奉天省谘议局议长吴景濂主持,邀请赵尔巽到会。让吴景濂与革命党人意想不到的是,副议长袁金铠早已经将他们的计划告知了赵尔巽。赵尔巽,袁金铠,张作霖三人早就提前作了周密安排,只等着一场好戏上演。

邢安臣

吴景濂开始主持会议,然后赵尔巽就讲了几句官话,“保境安民”,什么“维持地方秩序”,“我对大家这么几年挺好”。然而就在会议上大家开始公开反对赵尔巽的时候,张作霖一个箭步就窜上堂来,把枪往那一撂,拍着后脑勺说:“我就保大帅的,谁对大帅不满,我枪不认朋友”。

张作霖的强硬态度一下子震慑了全场。革命党人试图有所反应,但却发现会场里里外外到处都是张作霖事先安排好的便衣。这一招不仅吓跑了主持会议的吴景濂,没有任何准备的蓝天蔚等革命党人也开始纷纷退场,以示抗议。这次张作霖在东北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亮相,让赵尔巽看到了他可以作为对付革命党人最有杀伤力的武器,而张作霖也将镇压革命党人当作可以捞取的政治资本。

董守义

因为张作霖文化比较低,他行动起来不像新军,每一步都有很多的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张作霖要干就破釜沉舟,所以在这个历史的关键时刻,谁破釜沉舟谁就取得胜利了。这个会议本来是吴景濂主持的,他被吓跑了就没有人主持,于是袁金铠作为副议长就挺身而出,继续主持这个会议,说“我们要把总督的思想贯彻明白了”,最后选举赵尔巽做奉天国民保安会会长。

赵尔巽成为奉天国民保安会会长,同时,副会长袁金铠利用谘议局代表民意的手段,还通过了否定东三省独立的主张。赵尔巽可谓一举两得,既缓和了群众的激昂情绪,又藉以维持旧秩序。有学者认为:一场本来是要革命的会,结果变成一个反革命的会。原因是革命派的口号“不流血,不夺权,和平解决”就错了,因为夺权不流血是不可能成功的。第二,不能依靠反革命势力来让反革命势力缴枪立地成佛,赵尔巽不会缴枪、不会共和,他们错了。

3

历史上和灭霸一样的人(历史中的东北灭霸)(8)

吴禄贞

武昌起义后,重新出山的袁世凯将驻扎在东三省的新军及其统制吴禄贞,张绍曾调往关内镇压革命,奉天省城内只留下了蓝天蔚的几千新军。然而,1911年11月7日,作为同盟会会员的吴禄贞准备趁清廷北方虚空,策动阎锡山、蓝天蔚等人起义。不料,袁世凯却洞悉了吴禄贞的异动,于是先下手为强,派人将吴禄贞暗杀。在东三省和平独立计划屡屡受挫后,蓝天蔚等革命党人意识到,只有依靠武装起义才可以让东三省独立。经过一番密议,他们制订了一系列军事行动计划。但是,还没等计划下达,新军中就有人叛变,将军事计划告密给赵尔巽。

王春林

赵尔巽就把这个局势完全跟蓝天蔚摆开,说“你们这个计划我已经知道了,你最好还是离开吧,我也不为难你”。

历史上和灭霸一样的人(历史中的东北灭霸)(9)

张榕

蓝天蔚见机密泄露,只好将兵权交出。1911年11月中下旬,就在蓝天蔚被逼出走不久之后,奉天城外的一些地方枪声大作,由革命党人组织的民军揭开了辛亥革命在东北地区武装斗争的序幕,东三省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些奉天城外的民军起义是由奉天另一位重要的领导人张榕发动的。蓝天蔚被迫出走后,张榕另行成立了一个名叫“联合急进会”的组织,派人分赴各地,自下而上的发动武装起义。联合急进会成立后,发展很快,“四方豪杰,入会者十余万人”。与此同时,回到关内的蓝天蔚又组织了一支三千人左右的北伐军,兵锋直指奉天。

历史上和灭霸一样的人(历史中的东北灭霸)(10)

南北和谈

就在革命党和保皇派的力量在对峙中形成胶着时,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这个新纪元到来之时,上海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南北和谈正在进行中。会谈伊始,双方代表通过了在谈判期间停战的条约。于是,赵尔巽与张榕相约,履行南北和谈停战的约定。然而,阴险狡诈地赵尔巽却将此作为彻底灭革命党人的良机。年轻的革命党人张榕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赵尔巽已将屠刀举向了他。

董守义

一般过去研究张作霖的时候,认为张作霖是土匪出身,没有什么主义、没有什么思想,可是我想不是这样的。我觉得张作霖心中有一个主义,就是政府主义,他的心目当中认为革命党是无政府主义。张作霖他的行动就是想要以政府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对抗,我觉得这是他的主义。张作霖他本身也挺会做戏,你别看他是武人,但是当时他和张榕是交朋友这样一种姿态。张榕也不知是计,恐怕那个时候他对张作霖还有一点幻想,以为“要是跟这个人交到朋友的话,那么巡防营将来是不是能够为我所用,能够壮大我的革命力量”。

乱世中的政治斗争,是你死我活的较量,显然,革命党人张榕并没有认识到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在充斥着阴谋,欺骗,背叛,甚至屠杀的政治斗争面前,他只有付出生命的代价。张作霖在这次镇压革命党人中,一共杀死将近四百人,这其中既有革命党人,还有许多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青年。

东北的辛亥革命在守旧派的残酷镇压下,最后连形式上的独立也没有争取到,而赵尔巽、张作霖却通过改旗换历的手法,摇身一变为民国的显贵,特别是张作霖通过屠杀革命党人,为自己的政治仕途挖到了第一桶金。从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想了解更多细节故事

敬请收看

将于6月4日-6月8日

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的

《纪录・大时代》

“北洋往事--东北恩仇录(1-5)”

历史上和灭霸一样的人(历史中的东北灭霸)(11)

编辑:伊梵、蒙小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