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书15驿路梨花预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15驿路梨花预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知识点整理(1)

一、作者介绍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15驿路梨花预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知识点整理(2)

彭荆风,1929年生,江西萍乡人,作家。195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边寨亲人》。与人合写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与《芦笙恋歌》,“文革”后出版作品有长篇小说《鹿衔草》,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等。

二、词语读音

喷(pèn)香 竹篾(miè)  驿(yì)路

修葺(qì) 菌(jùn)子  折损(sǔn) 

简陋(lòu) 麂子(jǐ) 露宿(lù sù)

陡峭(qiào) 撵走(niǎn) 悠(yōu)闲

恍惚(huǎng hū) 火塘(táng) 晶莹(yíng)

三、课文内容理解

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15驿路梨花预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知识点整理(3)

2.本文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从上表看全文的写作顺序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却不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这样写有何好处? 

课文写作的顺序:“我”和老余投宿小茅屋→瑶族老人给小茅屋送米→一起修葺小茅屋→梨花妹妹照看小茅屋→梨花妹妹说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

按事件发生顺序: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方便过路人→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继续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后送来大米→“我们”路过这里住宿,修葺了小茅屋

从全文整体结构看,全文按“我”和老余的行踪为线索,一早一晚的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采用的是顺叙,其中瑶族老人打猎迷路夜宿茅屋,梨花姐妹照料小茅屋,解放军盖小屋又是插叙。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是按倒叙的顺序来写的。

作用:这样安排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3.文中的解放军和梨花没有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写出他们的动作,这是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

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把发生在小茅屋的故事时间集中在一个夜晚和宇哥早晨,插叙过去的事情,大大节省了篇幅,构成了曲折生动。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表现作品的主题。

4.“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后,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发生了几次误会?作者设置了几个悬念?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两次误会:第一次,“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时,他说不是。

第二次,“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又不是。

三个悬念:(1)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2)到底谁是房子的主人呢? 

(3)解放军战士为什么盖房子呢? 

表达效果:通过悬念和误会的安排和展开,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5.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呢?

解放军战士为了方便路人建造了小茅屋,梨花姑娘受感动一直照料着小茅屋,梨花姑娘出嫁后,她的妹妹接着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我”、老余等过路人收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照料小茅屋。因此,茅屋的建造者、照管者都是主人。

6.标题“驿路梨花”的作用。

(1)一语双关,“驿路梨花”是盛开在边疆驿路上的梨花,既指自然界盛开的洁白梨花,又指具有美好心灵的哈尼族小姑娘,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也是边疆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

(2)“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和谐一体。

(3)借用陆游的诗,为文章增添了文化的韵味。

7.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写人记事来歌颂助人为乐的精神,而非写景文章,为什么却用了这么多笔墨来写梨花呢?

在作者笔下,这既是自然界的花:开满枝头,洁白如雪;又是梨花姑娘:助人为乐,充满朝气;还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盛开无华,代代相传;也是边疆地区优良民风的体现:朴实热情,知恩图报。

作者通过这四处梨花的描写,一步步推动了情节发展,也由景及人,一步步丰富了梨花的内涵。到最后一处对于梨花的描写更是借助诗歌,将作者的情感推向极致。

可以说,梨花有多美,人心就有多美;梨花有多圣洁,人心就有多圣洁。作者不仅仅在写梨花,更是借梨花,写一类助人为乐的普通人,写一种代代相传的雷锋情。

8.主旨概括

小说通过发生在哀牢山深处一所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中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15驿路梨花预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知识点整理(4)

四、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

1.“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开篇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挨”“延伸”“消失”由近及远,描写出了山峦的层叠和一望无际;“迷茫的暮色”又表明“我们”行进山中已经到了傍晚时候。这样描写山峦,表明时间,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下文“小屋”的出现作铺垫。

2.“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这些语句细致地描写小茅屋,有什么作用?

床、水、干柴、米、盐等一应俱全,从中可以看出小茅屋主人热情周到、乐于助人的品质。

3.分析文中关于“梨花”的语句。

(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这是自然界的梨花。一是写出了陡峭大山中淡淡月光下的梨花林,洁白,美丽。二是出现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带给人希望和温暖。三是点题,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2)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实写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瓣,营造了美的意境。

(3)“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多好的梨花啊!

这是写人。由此,景物的“梨花”和人物的“梨花”建立起关联。

(4)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虚写,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与人物梨花相映生辉,为全文营造一种景和人融合的意境,也表达了作者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之情。照应文题的同时,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

(5)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内容上:实写梨花,写花人相应。“驿路梨花”双关花和人,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融为一体,以花喻人,花美人更美,更突出助人为乐精神的美。“处处开的梨花”喻指雷锋精神之花处处开放,深化了文章主题。

结构上:再次点题,首尾呼应,使作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五、课外延伸

(一)赏析陆游的诗《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 (宋)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cháo)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

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到收复的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

尾联运用了想象和以景结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 “驿路梨花处处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

(二)记叙的顺序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

1.顺叙: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就是顺叙。一般包括时间的先后、空间或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展的过程。

作用: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2.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使文章曲折有致,增加叙事波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

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作用:可使所写的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完整,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文章主题更鲜明、更深刻;可以起到补充主要事件或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可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

4.补叙:用少量的文字对人物和事件作简短的补充说明,这种叙述方法叫补叙。

作用:补叙往往出现在一段文章或一篇文章的末尾,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来历、性格作补充介绍,或对某一事物作解释性的说明,以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人物或事件。

本文电子稿可关注**公**众**号:“博学斐然”回复关键字:驿路梨花 自动获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