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妻之恨不能忍(夺妻之恨他不恨)

欢迎阅读“刘刘看世界"

夺妻之恨不能忍(夺妻之恨他不恨)(1)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壹、史上最大度男人

中国人自古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的说法,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权势熏天的大人物,几次三番被戴绿帽,头上被绿的规模都快连成一片呼伦贝尔大草原了,可他却不雪夺妻之恨,反倒屡屡成全那些情敌和背叛他的女人们。

他是谁?他就是有隋一代最大的权臣杨素。以杨素为首的杨氏家族在当时的权势几乎和西汉的霍光有得一拼,其区别只在于隋文帝、隋炀帝不是弱主(其家族结局也类似于霍光)。

权倾朝野的杨素也并非良善之辈,更非好好先生,以前看有关他家女眷破镜重圆、成人之美、红拂夜奔等奇闻轶事的时候,也曾非常浅薄的理解为他或老迈昏庸,或成人之美,或力不从心,但是随着对杨素其人的深入了解后发觉原来事情并不如表面看到的那样简单。

下面就来说说我对杨素处理这些家务事的另类看法。

贰、破镜重圆

破镜重圆这个故事广为流传,这里再赘述一下。

陈朝太子舍人徐德言的妻子是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才貌极为出色。

徐德言当太子舍人这个时候,正赶上荒淫无度的陈后主当政,面对北方隋朝的崛起,陈后主毫无作为,天天耽于酒色,沉迷淫词艳曲,以至陈朝国势日衰、时局混乱不堪。

有一天,预感到了国家危亡的徐德言对妻子说:“以你的才华和容貌,如果国家灭亡了,你一定会流落到有权有势的富豪人家,这样恐怕我们会永远分离。倘若我们的缘分没断,还能相见,应该有一个信物。”

然后徐德言便折断一面铜镜,夫妻两人各拿一半。他同妻子约定说:“将来你一定要在正月十五那天拿镜子去街上出卖,如果我见到了,就会去找你。”

不久陈朝果然灭亡了,乐昌公主作为战利品被赏赐给了越国公杨素,杨素对她非常宠爱。

徐德言国破家亡,却一直记得与妻子的约定,遂一路千辛万苦从南京来到京城西安。

然后逢正月十五这天就到市场上寻找,后来果然找到一个仆人模样的老头在出售半片破铜镜,出价高得离奇,惹来人们一片嘲笑。

徐德言将老人带到自己住处,和老人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后,拿出自己那一半镜子和老头卖的那半镜子合在一起,并在镜子上题了一首《破镜诗》: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乐昌公主见到镜子和题诗后非常伤心,哭哭啼啼不肯吃饭,杨素了解情况后,非但不怒,反而派人将徐德言找来,决定将妻子还给他,并送给他们许多钱物。杨素又设宴为徐德言和乐昌公主饯行,席间,杨素也叫乐昌公主作一首——《饯别自解》:

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

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

然后乐昌公主和徐德言回到江南,白头偕老。

这个故事好符合老百姓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话说当时隋朝对陈朝的征服,反复了两次。

第一次以攻破陈朝首都南京、俘虏陈后主为标志。由于陈后主的昏聩无能,几乎都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因此胜利来得比较快捷容易,双方伤亡都比较小。

破陈后二年,因不满隋朝的粗暴统治,原陈朝地区的人们纷纷起来反抗,在这个反抗与镇压的过程中,双方鏖战的艰辛残酷程度、战争波及的地区范围、战乱造成的灾难之深远比第一次灭国之战严重得多。

因此,可以想见,隋对陈的两次征服,国破家亡、妻离子散、陷入万劫不复境地的人何止千千万!

虽然乐昌公主本是徐德言的妻子,本是杨素夺了人家妻子,但是,征服者的逻辑通常都是我的是我的、你的也统统是我的,亡国奴是没有任何尊严、也没有追求家庭圆满的资格的。

那乐昌公主和徐德言为何终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征服者杨素又为何能突发善心成全他们呢?

首先是因为这个事情本身非常传奇、引人入胜。

其次,徐德言和乐昌公主本身的非比寻常,倒不是他们前朝公主与驸马的身份,而是他们超乎常人的忧患意识和远见。(感慨:若是陈后主有他们十分之一的忧患意识,以当时陈朝的富庶强大,也未必就能如此轻易被灭)

第三,他两人对爱情的互相忠贞与坚持。

第四,人性都是相通的,对某些美好品质的肯定与欣赏,不会因这些美好品质存在于朋友或敌人身上而改变,这点像杨素这样的英雄豪杰尤其看得清楚。再说家里杨素家里姬妾美人数以千计,何缺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乐昌公主?

正是因为以上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杨素英雄气爆发,既放人又送钱,成就了一个“破镜重圆”美好故事。

叁、成人之美

《隋唐嘉话》这样记载杨素成人之美的故事:

风流倜傥的青年才俊李百药,勾搭上了杨素的一个宠妾;

某天,李百药夜入杨府,正与杨素的宠妾幽会私通时被杨素家人逮个正着;

杨素恼羞成怒,欲治李百药死罪;

可当李百药被推上来时,他发现李百药是个“年未二十,仪神隽秀”的英俊少年郎,不禁爱惜之情顿起,想要赦免他,于是就对李百药说:我知道你善作诗文,你可作诗为自己脱罪,如果诗文令我满意,就免你死罪闻汝;

生死关头,李百药才思奔涌,一气呵成,当即成文;

杨素看完,表情欣然,当场把爱妾赐给李百药为妻,并资从数十万;

后来杨素竟又奏请隋文帝,授李百药为尚书礼部员外郎;

李百药财色权兼收,而且还因此当了官,成为一时佳话。

唐朝娄师德告诫兄弟:要唾面自干。

耶稣说:有人打你的右脸,你把左脸送给他打。

而杨素:你偷我的女人,我把女人送给你,又送钱十万,再送员外郎官帽一顶——副厅级啊!简直就是菩萨心肠的N次方。

这样的神操作,这样的美事幸事,是不是人人都想来一打?

有史为证,李百药的确生得仪神隽秀又才气纵横,后来在唐朝官至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后转宗正卿,封安平县公,是《北齐史》(二十四史之一)的编撰者。

据说美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干扰人的理性判断,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古希腊名妓弗里妮被控犯有不敬神之罪受审判时,律师解开她的内衣,法官们看见她美丽的胸脯,竟当场宣告她无罪。

对那些才华横溢的人,人们也总会给以更多的爱惜与包容。

难道真是因为李百药的仪容和才华,杨素才如此优待他么?

非也!

李百药仪容隽美、才气纵横不假,但那时不到二十的李百药,还没有作出啥傲人成绩,其实真正的关键因素还是李百药有一个了不起的老爹。

李百药的老爹李德林,北齐著名才子,北周灭北齐攻破其都城时北周武帝宇文邕专门派人到李德林家“宣旨慰喻”,称“平齐之利,唯在于尔”,可见其才名之著。

北齐灭后,李德林归顺北周,可惜雄才大略的宇文邕英年早逝,这才让杨坚有了篡位的机会,在杨坚篡北周建大隋的过程中,李德林屡献良策,立下了汗马功劳。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设三省六部制,三省即内史省(第一长官内史令,后改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李德林就是首任内史令,简直是位极人臣!

有这样一位老爹在后面站着,杨素会因为一个女人把李百药杀了吗?

肆、红拂夜奔

林黛玉的诗作五美吟中的《红拂》如是写道: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这诗啥意思啊?说的是当年李靖还未发迹时,去投拜隋朝当时大佬杨素,被杨素慢待,李靖不卑不亢,长揖不拜,侃侃而谈,但终未被杨素所重视;而侍立一旁的歌妓红拂女见了李靖的英姿伟岸和精辟见解后一眼就认定其必非凡俗之辈,心中大为倾慕。而杨素暮气沉沉,老迈昏聩,有如一个活死人般苟延残喘,又怎么能hold得住象红拂女这样的巾帼英豪、女中丈夫?

因红拂女巨眼识英雄,认定李靖终非池中物,因此,竟于当晚偷偷地投奔李靖——与李靖相约私奔了!

对于此事,杨素非但不追究此事,反而推荐李靖出任马邑的郡丞。

就这样,杨素又成全了一个才子佳人的爱情传奇故事。

先有乐昌公主,再有李百药,如今再来个红拂夜奔,看起来这杨素头上真是绿帽翻飞不止的节奏啊,关键是人家杨素对此等一般男人认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家丑处理,岂止是宽宏大度,简直就是“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关怀备至!

难道越国公杨素真是吃素的么?

杨素是有隋一朝最有权势的首席宰相,个人文韬武略具全,人生经历波澜壮阔,个性张扬骄纵,生活恣意汪洋,即使到了晚年,仍权势威势熏天,解决一个初出茅庐的李靖还不是是易如反掌。

那为什么杨素却要成全李靖和红拂呢?

原来,杨素才真正拥有一双识人巨眼,据史书记载,杨素预测过两个人的未来,一个就是李靖,另一个叫封德彝,那时候他们都还是无名小辈。

当年李靖去拜访杨素的时候就一无名小辈,以杨素的位高权重,自然不会受到重视,但与李靖深入交谈后他就认定李靖非凡俗之辈,并指着自己的坐塌说:你以后终将坐到我这个位置上。

封德彝曾是杨素的幕僚,文武全才、骄傲自负的杨素向来目下无尘,唯独对封德彝青眼有加,常与他一起讨论政事,并手抚自己的坐床道:“封郎一定能坐上我这个位子。

结果怎么样呢?

李靖最终成为初唐杰出的军事家、名将(军事著作丰厚的那种),封卫国公。

封德彝位至唐朝宰相。

一点都没有看错!

所以,正是杨素看出了李靖的非凡潜质,才会对他惺惺相惜,扶上马还送一程。

、聪明人互相成就

一个聪明人,能做违背人之常情的事情,必有事物本身的隐情或当事人非比寻常的智慧。

在古时候,三媒六聘的妻子才是正经老婆,一个姬妾侍女算什么,还不是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哪能让一个女人影响了前程大计?

所以,无论是破镜重圆的美谈,还是成人之美的佳话,抑或红拂夜奔的传奇,都不是杨素大发善心、成人之美那么简单,这其中既有事件当事人本身才华智慧的因素,更有杨素审时度势和爱才识才的因素,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聪明人与聪明人之间的相互成就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