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蘑界“黑白双煞”!6月以来多人因它们“躺平”(小心蘑界黑白双煞)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张亚娜)6月气温升高,天气湿热,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都说野生蘑菇味道鲜美,吃对了堪比“山珍”,吃错了就可能要在医院里面“躺平”。今日,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安科专家提醒,6月以来,永州、湘潭等地发生多起剧毒蘑菇中毒事件,形势不容乐观,引起中毒的蘑菇正是号称蘑界“黑白双煞”的灰花纹鹅膏和裂皮鹅膏,它们的颜色一黑一白,是我省主要的致死剧毒蘑菇。

小心蘑界“黑白双煞”!6月以来多人因它们“躺平”(小心蘑界黑白双煞)(1)

小心蘑界“黑白双煞”!6月以来多人因它们“躺平”(小心蘑界黑白双煞)(2)

据悉,我省误食有毒野生蘑菇死亡病例中至少70%以上由灰花纹鹅膏、裂皮鹅膏等剧毒蘑菇引起。为此,省疾控专家郑重提醒,要关注以下三点:

关注“潜伏期”,6小时以上很危险 什么叫潜伏期?就是从吃到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时间间隔,一旦超过6个小时,要立即到县级以上有救治经验的医疗机构救治。含有鹅膏肽类毒素的蘑菇引起的中毒症状明显表现出四个阶段:潜伏期(6~12小时)、胃肠炎期(6~48小时)、假愈期(48~72小时)、内脏损害期(72~96小时)。误食此类蘑菇中毒一般发病较慢,很容易让人在发病初期察觉不到,没引起重视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关注“假愈期”,切记留观2至3天 误食含有鹅膏肽类毒素的蘑菇,除了在初期让你无所察觉以外,中毒后的第2至3天它还有个“假愈期”,发生在中毒者恶心、呕吐、剧烈腹痛之后,中毒症状消失,让中毒者觉得自己快好了,于是让人放松警惕,急着停止治疗、出院回家,一旦错过了假愈期,耽误最佳抢救时间,再次入院救治成功的几率很低。因此,蘑菇中毒症状好转后,一定要耐心观察2至3天,看肝肾功能有没有明显变化,绝不能掉以轻心。

关注“空巢期”,关爱老人和孩子 近期发生的蘑菇中毒事件,“中招”最多的人群是留守老人和小孩。蘑菇中毒不仅严重伤害他们的身体健康,且中毒后的治疗也花费巨大。要及时给孩子和老人传递科学的生活小知识,告诉他们不采不食野生蘑菇,不要根据民间方法识别野生蘑菇,万一中毒应尽快催吐自救并前往医院救治,防止意外发生。

如果不小心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了,怎么做?省疾控专家表示,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后,很快就会有恶心、呕吐、头晕、昏迷、全身酸痛等症状,为了减少毒物吸收、争取更多时间救治,在医生救治之前应尽快采取以下措施: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医院救治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让患者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对已经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保留野生蘑菇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