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秋生造像高清大图(结体之密用笔之厚)

孙秋生造像高清大图(结体之密用笔之厚)(1)


孙秋生造像高清大图(结体之密用笔之厚)(2)

北魏《孙秋生造像记》原石


《孙秋生造像记》,全称《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北魏景明三年(502年)五月刻于河南洛阳龙门古阳洞南壁。孟广达文,萧显庆书。正书,上截记十三行,行九字;下截题名十五行,行三十字。

《始平公造像记》与《孙秋生造像记》风格接近,是当时流行的字体,只是一阳刻,一阴刻而已。书法方整遒劲,峭拔劲挺。古阳洞内两侧壁上层的八大龛,是龙门石窟开凿最早的造像龛,孙秋生造像龛即是其中之一。


孙秋生造像高清大图(结体之密用笔之厚)(3)

北魏《孙秋生造像记》全拓


释文:大伐太和七年,新城县功曹孙秋生、新城县功曹刘起祖二百人等,敬造石像一区,愿国祚永隆,三宝弥显。有愿弟子荣茂春葩,庭槐独秀,兰条鼓馥于昌年,金晖诞照于圣岁。现世眷属万福云归,洙输叠驾。元世父母及弟子等来身神腾九空,迹登十地,五道群生,咸同此愿。孟广达文,萧显庆书 。

北魏碑刻的形成,特别是龙门二十品,并非是为了欣赏所作,它带有一定实用性,内容多为歌功颂德,且多为工匠的仓促之作,因此线条多直来直去,点画信手拈来,毫无造作之感。这些工匠,多是目不识丁之人。然而正是这些仓促之作,却成为晚清以来人们争相模仿学习的典范。


孙秋生造像高清大图(结体之密用笔之厚)(4)

《孙秋生造像记》局部


清代康有为在评魏碑书法时说:“结体之密,用笔之厚,最其显著。而其笔画意势舒长,虽极小字严整之中,无不纵笔势之宕。”在包世臣、康有为的褒扬下,龙门造像记的书法价值便愈来愈为世人所认识。

《孙秋生造像记》的笔画特征首先表现在笔画粗犷上,但粗而不臃肿,主要是起、收、折、顿处的方笔处理冲淡了这种粗肥的结果,并没有使人有“墨猪”的感觉,反而给人一种气势恢宏、钢浇铁铸之态。


孙秋生造像高清大图(结体之密用笔之厚)(5)

《孙秋生造像记》局部


在方笔的运用上,《孙秋生造像记》可谓发挥至极,几乎无处不在。点的笔法均呈不等边三角形,棱角毕现,铮铮铁骨,但又变化多姿,或仰或俯不一而就。

横画直挺硬朗,起笔重顿,切锋右上行,造成整个字呈飞动之势。竖画多悬针,尖利挺拔。短撇呈三角形,与点相近,长撇多夸张硕大,力量感很强。折画更有特点,一反魏碑内圆外方的特点,夹杂了内外皆圆的笔法,增添了线条的遒劲圆融之美。捺画多直率,捺脚犀利顽长,状如刀切。


孙秋生造像高清大图(结体之密用笔之厚)(6)

《孙秋生造像记》局部


有些笔画还保留着隶书的笔意,如长横收笔时的波画向上挑,虽然不像汉隶那样夸张,但更显小巧之美。再如点的写法,尤其是右点,呈三角状,与汉隶波画的收笔也很相近。

从结构上看,字形方正,中宫紧收,庄重森严。有些字造形险峻,如“元”字,撇画尽量向左下方伸开去,极为舒展,然后以竖弯钩顶之,整个字险而不倒,飘洒多姿。再如“太”字,撇画很长,而捺画则上扬且缩短,整个字如人之阔步,动感十足,矫健而稳实。

孙秋生造像高清大图(结体之密用笔之厚)(7)

--END--

孙秋生造像高清大图(结体之密用笔之厚)(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