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通过心理问题看穿一个人状态(领悟了这四个字)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生气不利于身心健康,易怒易发火的性格对自己何尝不是一种伤害。

情绪稳定是一种很健康的心态,我们每个人都被情绪牢牢控制,情绪的波动也会对人的心情产生很大的影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的ABC模型解释了情绪的发展过程:

  • A指的是诱发情绪的事实本身
  • B则是我对事情的反应与本身的认知
  • C就是人们在面临这个事实时做出的情绪反应以及后果

怎么通过心理问题看穿一个人状态(领悟了这四个字)(1)

相同的前因可能造成不同的后果,这都是B造成的,即我们对事情的认知与解释。B就是链接前因后果的桥梁,所以我们完全有可能改变自己的暴脾气,那就是先改变自己遇事时的心态。

以下4个字可以改变我们心态,让我们对糟糕的事情本身产生不一样的看法。

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与其等着怒火中烧自己,不如尝试转移注意力来平静自己的内心。

保持内心的平静是一种很重要的技能,碰到一些原本能够激怒我们的言行和事情时,不必为这些人和事做出过火的情绪波动与反击。

怎么通过心理问题看穿一个人状态(领悟了这四个字)(2)

如果自己能有不屑一顾、波澜不惊的平和心态,会发现一些言论,要么是没有意义的挑衅,要么就是一些无心之言。当我们内心真正安宁,才会发现这些言论和行为根本不会对我们造成身心伤害。

《情绪》一书在分析情绪的本质时提到,人们其实有能力管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改变易怒易暴躁的性格。

人类是具有意识的高级生物,不是刺激反应下的动物,面对世间万物,都要做出被动的反应。不能管理自己情绪、动不动就发火的人,往往不受理性控制,在这种情绪下很有可能做出不计后果的事情。

怎么通过心理问题看穿一个人状态(领悟了这四个字)(3)

除了亲人,没有人能包容我们随意发泄情绪时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所以能忍的时候还要忍。

忍耐并不是要求我们吞掉所有的委屈,只是要求我们在管理情绪时,学会不要随便冲别人发泄负面情绪。

锻炼忍耐力,也算是锻炼自控力。

运动可以帮助我们释放一些类似于多巴胺的愉悦激素,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调节情绪,冥想可以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呼吸之间,从而帮助我们摒弃杂念,培养自控能力,调节情绪。这些都是帮助我们提高忍耐力的方法。

怎么通过心理问题看穿一个人状态(领悟了这四个字)(4)

  • 退

遇事不想退让的性格会让我们在遇到糟糕事情时形成绝不退缩,一定要硬着来的性格。这种绝不退让的心态,很容易一点就着,吃亏的还是自己。

《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解释了与情绪有关的思维。心理学家指出,思维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容易发火往往和一些负面的习惯性的思维有关。

意思是驱动我们情绪的并不一定是糟糕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或者说解释。

所以退让未必是一件坏事,我们可以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多听听别人的说法,从而改变我们对事情本身的看法、从而改变我们的情绪。

怎么通过心理问题看穿一个人状态(领悟了这四个字)(5)

改变那些“不能不按照我说的来”的习惯性思维,从而学会退让,改变自己对事情本身的解释。

但是能够退让的事情都是我们放大格局之后的小事,那些触碰底线的事情,绝对不能退让,否则退一步海阔天空换不来平和的心态与生活,得来的只能是蹬鼻子上脸。

懂得看淡人生,其实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毕竟真正的勇士是看清生活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看淡是一种释怀,是一种与自己的和解,想得开,放得开,看得开,人生也就顺畅了。

怎么通过心理问题看穿一个人状态(领悟了这四个字)(6)

看淡人生,其实就是改变ABC模型中B这个桥梁。想要尝试看淡一切,就要先明白什么事情容易让我们有过激行为。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提到了一种理性情绪化行为治疗法,即诱因ABC’s。类似于上述的ABC模型。

A是诱发性事件,包括具体的人和事。比如难以相处的领导同事、不被认可的怀才不遇、拥挤的高速公路等。B就是看法,C就是感受。

我们可以详细列出这些A诱发性事件,并且弄清楚对于不同事件的不同的反应,看看哪些容易让我们失去常态,哪些让我们反应过激,从而针对性地改变对这些事情的看法。

怎么通过心理问题看穿一个人状态(领悟了这四个字)(7)

在浮躁不安的世界里,放下执念,才能让内心回归平和,凡事看淡,才能找到内心的清净之道。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第一心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