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哪里的玉林最大(广西第二大人口城市玉林市缘何古称)

玉林这座城市人口730万人,是一座名副其实广西第二大人口城市。

广西哪里的玉林最大(广西第二大人口城市玉林市缘何古称)(1)

宋至道2年(996年),鬰林州治改设南流县,建州城于南流江畔。迁州探源,布山县从公元前214年开始设立,至公元606年并入鬰林县。期间,公元前214年至公元前111年,为桂林郡治所;公元前111年至公元502年,为鬰林郡治所;公元502年至公元606年,为鬰林郡其中一县。

据查,宋至道年间,南流江作为中原通往南方和交趾的交通要道,从长江中下游南下湘江,入灵渠经漓江、桂江、西江到藤县,沿北流河南下至北流,再经陆路从天门关进入鬰林,最后沿南流江南下北部湾出海,南流县位据南流江交通要塞,这个时期中原人口大量迁入岭南地区,商贾云集,贸易兴旺,迅速扩展成为一座“岭南都会”。

广西哪里的玉林最大(广西第二大人口城市玉林市缘何古称)(2)

在历史长河的风烟中,广西玉林这座“岭南都会”,至今仍保存着不少古建筑,这些古建筑经受千百年的风风雨雨,无疑是 “岭南都会”历史文化的见证,是“岭南都会”城市发展的印记,饱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延续了深厚的历史文脉。

这些鲜活的印记,深藏着这座城市发展历史的一个个秘闻,从建筑的视角,讲述着这座城市一个个真实的故事——

先秦时期,玉林属百越地。公元前214年,属桂林、象二郡。公元996年,鬱林州治设于南流县(今玉林市)。新中国成立,设鬱林专区,专署驻鬱林县,1958年7月设玉林专区,专署驻玉林县。1983年10月玉林撤县设市。1995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地级贵港市从玉林地区设立。1997年4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玉林市。

秦代以后,中原汉族先民不断南迁,代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汉族中原移民带来了不同时代的中原文化,造就了玉林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促进了这片热土经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玉林城区古建筑即是一个缩影。

玉林这座“岭南都会”,古建筑不少,比如:大成殿、地藏堂、玉皇堂、普庵堂、粤东会馆、硃砂垌客家围垅屋和被毁的万花楼极具代表性。

大成殿为一座古庙宇,位于古定小学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元至正三年(1343年)迁建于现址,是玉林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

广西哪里的玉林最大(广西第二大人口城市玉林市缘何古称)(3)

地藏堂为清代建筑,位于玉城街道新民社区旺齐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玉林先民宗教和信仰的缩影。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5年)。据说:地藏原是朝鲜的一位王子,唐肃宗至德年间(756—758年)于安徽九华山出家,99岁圆寂。

广西哪里的玉林最大(广西第二大人口城市玉林市缘何古称)(4)

玉皇堂为明代建筑,位于城区民主中路中段玉皇里,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已亥年(1599年),是城区唯一遗存的道观建筑。

古宗祠普庵堂为明代建筑,位于玉林城区大南路朱紫里,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由江西迁来的移民为祀南宋普庵禅师而建,反映了历史上外地来玉定居移民的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

玉林粤东会馆为清代建筑,位于城区大北路大北小学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原址在郁林州城内西北隅,乾隆六十年(1795年)广东商人嫌会馆地处荒僻,规模太小,遂出资迁建今地,为广东商人产业转移的历史见证。

广西哪里的玉林最大(广西第二大人口城市玉林市缘何古称)(5)

硃砂垌客家围垅屋位于玉州区南江镇岭塘村硃砂垌,主体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重建改建,是一座城堡式庄园,作为客家建筑文化的典型,反映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特有族居文化。玉林是全国客家人相对密集、人口最多的地方之一,而硃砂垌客家围垅屋是玉林客家独特的大型标志性建筑。

万花楼曾经是玉林的镇城之宝。始建于南宋时代(公元1127-1279年),道光28年在旧址改建后才取名为万花楼。高约20米,共3层,彼为气势。对联为证:“百只瑶台观北斗,一江春水向南流。”后被毁。目前,已建就新的万花楼。

广西哪里的玉林最大(广西第二大人口城市玉林市缘何古称)(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