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迅最新官方消息(豆瓣乐评:后两个伟文时代)

本文作者“西埃格守望者”,欢迎去豆瓣App关注Ta。

陈奕迅最新官方消息(豆瓣乐评:后两个伟文时代)(1)

暂别林夕、黄伟文的陈奕迅的歌声是否还能继续引发大众的追捧呢?

在各大音乐平台上售价20元的陈奕迅国语新专辑《C'mon in~》已于10月9日发行,豆瓣6.2的及格分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如果你还拿不准是否应该为它买单的话,除了这篇听后感供你参考外,还可以听Eason 2012年的粤语专辑《...3mm》——相似的制作背景让两张专辑颇有姊妹篇的味道。

陈奕迅最新官方消息(豆瓣乐评:后两个伟文时代)(2)

同样由陈哲卢参与制作的粤语专辑《...3mm》

喜欢的人会立刻跟着电音、鼓点摇摆起来。偏爱安静的人,在听罢第一首电音歌曲《放》之后,或许已在心底默默调低了对Eason的信用评级——热闹的确不是他的音乐给人的第一印象。 排在《放》之后的《收心操》。一收一放,算是编排上的一处巧思。 《收心操》的英文名叫《Ready》,讲一个年级不小的男人,下定决心与伴侣共度余生的故事。Eason唱得轻松写意,甚至在后半段吹起口哨来,也算是点了题——人人都会吹口哨,就像每个人都可以享受音乐一样。专辑名《C'mon in~》(快进来吧~)的寓意,也正是在鼓励大家进入专辑的音乐世界,享受音符带来的乐趣。 之后的两首《海胆》与《谁来剪月光》,在八月份时已经先行放出。 《海胆》的旋律朗朗上口,Eason继续抱着笑着唱歌的心态,将这首歌词短促、编曲抓耳的歌尽量唱得有味。

陈奕迅最新官方消息(豆瓣乐评:后两个伟文时代)(3)

老道的陈奕迅一早发现这首歌易逝的特点,所以在唱腔与制作上下足

不同于《一丝不挂》、《富士山下》、《任我行》等一众林夕填词、泽日生作曲的歌曲,《海胆》不再需要Eason动辄连唱三四十余字的长句子而不得换气。 这才是真正的流行歌曲,林夕写给陈奕迅的那些令人琢磨不透的歌词,严格意义上是借着流行的旗号,抒发自己的文人情怀。听听近来流行于西方的Pop music吧: Charlie Puth的《We Don't Talk Anymore》 We don't talk anymore, we don't talk anymore We don't talk anymore, like we used to do We don't love anymore What was all of it for? Oh, we don't talk anymore, like we used to do ...... 亦或者是Rag'n'Bone Man的《Human》 I'm only human after all I'm only human after all Don't put the blame on me Don't put the blame on me ...... 流行歌曲本就该如此——用最简短的歌词,配最上口的旋律,将最浅白的意思,透过最大众化的歌手的喉咙唱进最大多数人的心里,(或者是最多的耳朵里)。 这是它作为商业行为的本质决定的。流行的背面是易逝,老道的陈奕迅大概一早发现这首歌的特点,所以在唱腔与制作上下足功夫—— 毫无征兆地突然掐掉左声道的人声,只保留低音贝斯作伴奏,右声道的人声也从男高音自由落体一般地降至男低音。左右耳道涌入的两股强劲低音,仿佛给大脑做了一次短暂却扎实的按摩。这番体验很是独特,是从前Eason的歌曲里未曾出现过的。 至于第四首《谁来剪月光》,豆瓣上有人说这是一首典型的国语芭乐情歌。(芭乐,音译自Ballad,泛指那些缺乏新意,矫情的抒情歌曲)

陈奕迅最新官方消息(豆瓣乐评:后两个伟文时代)(4)

图为陈奕迅介绍《谁来剪月光》的视频截图

的确,这是一首低配版《爱情转移》,也是典型的E式国语情歌——矫揉造作,少了几分《DUO》演唱会中的那番快意恩仇。它毫无疑问会是专辑里点击量排名较高的歌曲,但它只能算是一首及格的作品。Eason唱得没毛病,但也因此少了最重要的惊喜。 五六两首《床上的黑洞》与《右上角》算是两首小品歌曲。前者描写的是七点钟闹钟惊扰下的晨梦。 降落月球的背面 有一个女孩对我笑 (Was that you) 正要上前触碰她体温 却响起了那讨厌的闹钟声 (Was that you) Why 偏要在这个关头 Why 要让我好梦成空 不想起来 赖在床上的黑洞 盖上被 闭上眼 多给我几分钟 碰巧,《...3mm》中也有一首讲被打搅的睡眠的歌曲,《蚊》。填词人林若宁玩性大发,故事从蚊子的吵闹声写起,发展到惊动警方,再到后来闹到各国政府都无法安宁,以至于美国准备出兵,伊拉克也来助兴的地步。 这两首歌都由陈哲庐制作陈奕迅演唱,算是睡眠二部曲吧。

陈奕迅最新官方消息(豆瓣乐评:后两个伟文时代)(5)

右上角指的是手机应用图标的右上角的提示数字

第六首歌《右上角》葛大为将话题指向存在感——刚哭花了的妆、顶级法餐的摆盘、刚健完身镜子里的自己、与网红相谈甚欢的场景……开篇描写人们习惯了将生活的高光瞬间陈列在网络上供人欣赏的现实。 接着笔锋一转,写道: 每个人提供秘密 窥探乔装成取暖的途径 动手指不是认同是怜悯 盲从也罢激怒也好 存在感刷到我就不会懊恼 讨拍讨骂讨厌讨好 右上角红圈圈证明我很重要 荒唐随便崩坏不少 足以点燃欲望那就不算糟糕 热中热情热血热闹 右上角有动静比氧气更必要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林夕写的《任我行》: 从何时你也学会不要离群 从何时发觉没有同伴不行 从何时惋惜蝴蝶困于那桃源 飞多远有谁会对牠操心 曾迷途才怕追不上满街赶路人 无人理睬如何求生 顽童大了没那么笨 可以聚脚于康庄旅途然后同沐浴温泉 为何在雨伞外独行 这么多好去处 漫游到独家村去探谁 既然沿着寻梦之旅出发 就站出点吸引赞许 逛够几个睡房到达教堂 仿似一路飞奔七八十岁 既然沿着情路走到这里 尽量不要后退 《任我行》中的主角与《右上角》中的恰好相反,颇有番离群索居者的味道。但在尝尽所谓真正的自由后又开始担心起空山无人,最后总结领悟到:既然沿着寻梦之旅出发 就站出点吸引赞许。 林夕与葛大为词中主角像是背对着背,朝相反方向出发,但他们终将在某一处相遇。 这也是是每一个生活在社交媒体时代的人需要寻找的平衡点,不需过分热闹,也不必刻意寂寥。 第七首《之外》,至今无太强烈的共鸣,刻意抒情的歌的确不是我的喜爱。 第八首《傅科摆》(一个可以证明地球自转的设备)是整张专辑我最享受的一首歌。作曲者是C.Y.KONG,就是写《浮夸》的那位。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灵魂的某个痒处就仿佛被狠狠地挠到——那个大开大合肆意唱歌的陈奕迅又回来了。 搜索一番,发现C.Y与Eason合作过许多曲目,从《裙下之臣》、到《斯德哥尔摩情人》、再到《主旋律》......每一首曲子里都蕴藏着独特的失真迷幻味道,叫人沉醉其中,大呼过瘾。 专辑的倒数第二首歌《零下几分钟》没有刻意地抒情,是一首听罢让人温暖踏实的歌曲,可以算是高配版的《稳稳的幸福》。 “想念像蚊子神出鬼,咬我一口但我没喊痛。”用这样一个生硬但又不失准确的比喻开篇之后,接着写道: “走过地铁白烟纽约寒冬 走不过 心中的黑洞 我呼吸 吸不到需要的热 沿路上飘来爵士老歌” 华灯初上的寒冬里走过一位旅人的画面被缓缓唱出。 接着词人又用“可乐拌饭了几天以后,忘了住这旅馆第几周”等略带文艺气质的句子,进一步烘托了寂寞单身旅人的形象。而陈奕迅醇厚的嗓音,配上时常浮现的萨克斯伴奏,在词曲的意境下就像一杯浓烈的威士忌,让人在寒冷寂寞之余感到踏实与温暖。

陈奕迅最新官方消息(豆瓣乐评:后两个伟文时代)(6)

将一首中规中矩的符合主旋律的励志歌曲放在专辑末尾,这是陈奕迅近年来的惯用套路——上一张粤语专辑的收尾曲目《梦的可能》,就是在鼓励年轻人去追求梦想。 最后一首歌曲《披风》,歌词讲每个人都应在心底里给自己缝一张披风,做自己生命的大英雄。颇有一番《谢谢侬》里: “他拿着一件斗篷 扮演着一条龙 他带着一脸笑容 演活平凡的梦” 的味道。 总结: 知乎上有人讨论底是陈奕迅成就了“两个伟文”(指两位香港当代写词人,原名为梁伟文的林夕与黄伟文),还是后两位的词阙成就了前者。这张《C'mon in~》是陈第一张完全避开“两个伟文”的国语专辑。我想假以时日,它的成绩可以终结这个讨论。 在我听来,如果说鬼马风格在少了黄伟文任性天真的歌词后靠着Eason自己的搞怪个性尚能维持,陈奕迅身上所谓的深刻性在林夕缺阵后则消失殆尽,这张《C'mon in~》算是Eason彻底革了自己的命,与过去的自己暂别。 至于究竟陈奕迅离开自己的“左膀右臂”后能有何发展,还得看各位乐迷是否买账了——凭借过去积攒的人气,这张《C'mon in~》想必销量将依旧不俗,但豆瓣6.2的评分看起来却像是乐迷们的集体留言:你唱得不错,但真的还可以更好! -end- 微信订阅号:wepeninsula

陈奕迅最新官方消息(豆瓣乐评:后两个伟文时代)(7)

(全文完)

本文作者“西埃格守望者”,现居Birmingham,目前已发表了9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App搜索用户“西埃格守望者”关注Ta。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