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自然吸气的工作原理(自然吸气改为纯氧供气)

发动机功能肯定会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不止50%以上,还会产生其他一系列的问题。

正常自吸发动机吸气过程中,空气中只有21%的含氧量,含有78%的氮气,以及其他惰性气体。平均每单位体积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占比并不大,现在热效率最高的发动机也不过只有40%左右,显然还有提升的空间。

发动机自然吸气的工作原理(自然吸气改为纯氧供气)(1)

但是你能想到的,汽车工程师们肯定也会想到。

1.稳定性。纯氧参与的化学反应往往非常剧烈,很难控制,以现有的汽车构造,纯氧反应在剧烈发生时,得不到应有的缓冲,将会产生剧烈爆炸。

2.高温。纯氧与汽油发生反应产生的温度可达上千度,以现有的汽车构造,能否承受得了这种高温?

3.机油。在如此高温反应条件下,机油显然早已汽化,达不到润滑效果,发动机就废了,除非你能研发出来极端高温作用下的机油。

4.储存。纯氧须在高压或低压下储存,对于汽车而言,风险极大,显然不满足民用条件。

5.重量。有帖子经过计算,一般小汽车,油箱加满到下次加油情况下,所需要纯氧加罐子的重量不低于140公斤,对于现在轻量化趋势的汽车,显然没有吸引力。

6.铁的化学反应。还是高温问题,纯氧状态下,金属可以发生剧烈反应,车子发动机等零件将因燃烧而融化。

7.即使你动力提升了,瞬间的反应将产生瞬间的极大推力,你能能刹住车吗,还是全系标配降速伞,你的发动机将随着处在爆炸的危险,且暴躁不安,你还能安心开车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