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禅诗40首(一个花和尚志明的打油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关于真正的僧人,约莫人们的印象是较为一致的。他们墨守陈规,不沾荤腥,超脱物外,寄身于宿命、轮回之间。

而除此以外亦有着不计其数的“假和尚”他们投身于寺庙并不为清修,只是图谋一个避身之所,对于寺庙清规戒律他们视之无物,甚至于其中有人寄身于荒郊野寺之中,谋财害命,由此“宁可夜宿坟地,不能夜宿庙宇。”

但是在“假和尚”与真僧人之间却另有一种存在,他们被称之为“花和尚”。

布袋和尚禅诗40首(一个花和尚志明的打油诗)(1)

一、一位花和尚

提起“花和尚”这一称谓,估计绝大多数人下意识想到的便是《水浒传》当中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但是本文当中的这一位却并非他,而是明末清初之时,金陵牛首山的志明和尚。

“花和尚”这一称谓往往介于真僧人与假和尚之间,通俗来讲就是在某些方面违背佛家清规但是究其本质依旧是个僧人而并非恶人。而这位志明和尚的“花”便在于他的打油诗之中。

他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究其本质是在他恪守佛理的同时,将其中所压抑的负面情绪通过打油诗的方式表露而出。

他的诗作被收录于清代作家钱泳的《履园丛话》卷二十一“笑柄” 之中,总题曰《牛山四十屁》其中篇章皆是这一个花和尚的打油诗,对于常人而言读不懂觉得是屁,读懂了却是人生。

布袋和尚禅诗40首(一个花和尚志明的打油诗)(2)

关于诗的存在意义与形式,有的诗属于韵律严谨、辞藻浮华但究其本质却无实质内容,可以称之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读来只觉颇为雅观,但再看却是索然无味,毫无任何意义。

而有的诗虽然不合平仄,甚至不足以称之为诗,往往人们一眼扫过便觉俗不可耐,但是第二遍、第三遍,愈发津津有味当读懂之时突然眼前一亮,惊为天人之作。二、“猫叫春”

志明和尚的打油诗之中,流传最广的当属这一首“猫叫春”其全诗的内容为,“春叫猫儿猫叫春,听它越叫越精神。老僧亦有猫儿意,不敢人前叫一声。”

布袋和尚禅诗40首(一个花和尚志明的打油诗)(3)

这一首打油诗乃是一个恪守枯燥无味佛理的僧人,面对外界美好事物而不敢动摇心神,苦苦按捺之下将这一苦闷通过打油诗的方式呈现而出。

春意盎然万物复苏,正值动物之间交配时节,猫儿的叫声也难免平添了几分春意,由此来呼唤寻求伴侣。那么对于志明这个老和尚而言,虽然心底也有寻求伴侣行百年之好的想法,但是身为一个僧人又怎能如此?说出去岂不是惊世骇俗?

他自然需要苦苦压抑着恪守佛理,不敢如同猫儿一般呼喊一声。志明和尚一时之中,可谓是将一个和尚断绝七情六欲、男欢女爱的矛盾心理展现的毕露无疑。

在身为一名僧人的同时,同样也是人,面对着内心之中源自于人之本性的情绪依旧无法彻底杜绝,但是即便如此依旧要苦苦坚持抵抗着,不能够有丝毫的松懈,否则便是佛性尽失。

布袋和尚禅诗40首(一个花和尚志明的打油诗)(4)

而即便是放下清规戒律,到人前说出这一想法,那么也会被人当作假和尚扭送官府,甚至于拦街痛骂暴打。因为世俗对于和尚本身的要求便是如此。

俗世之间的诱惑不仅仅在于男欢女爱这一层次,红尘万丈之中无论是名与利、口腹之欲等欲望对于僧人而言都是讳莫如深的,他们不能触碰但自身的尚未泯灭的人性如同馋虫般诱惑着逾越规矩,因此夹杂在两者之间为此苦不堪言。

那么再向下挖掘的话,又有些更深层次的意思。不仅仅是对于僧人,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有着重重的规矩约束。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身份,只能够站在这一身份的基础上做一些相关的事情,而不同身份之间却有着无法跨越的天堑。

布袋和尚禅诗40首(一个花和尚志明的打油诗)(5)

作为一名皇帝,虽然享尽荣华富贵,但是又岂能如同寻常人一般,事事随心所欲?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对于任何一个有德行的君王而言都会不自觉挑起一个国家的重担,背负起国家兴衰、人民疾苦。因此对于他而言,皇帝的身份致使他与平民之间有着无法逾越的距离。

抑或者一个成年人无法像一个孩子一般天真烂漫、随心所欲。这些都是与僧人、俗人之间对立相等同的差距。对于这些人而言,向往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志明和尚眼中的“猫儿叫春”?

布袋和尚禅诗40首(一个花和尚志明的打油诗)(6)

三、《牛山四十屁》其二

志明和尚的打油诗之中,普遍都存在着深层次的寓意,因此看似俗不可耐的表面,却是一句句至理名言。“海角天涯走一遭,算来只有住山高。昔年羊肉街头过,也曾惹得一身臊。”这一首打油诗亦是源自于志明和尚的《牛山四十屁》。

这一首打油诗当中所阐述的,则是入世与出世之间的理念。人生在世难免四处漂泊,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这烟火人间之中竭尽心力的一番打拼,但是到头来却发现尚且不如远遁于大山之中,超然物外不为俗世所困扰。

布袋和尚禅诗40首(一个花和尚志明的打油诗)(7)

恰如行走在挂满羊肉的街头,匆匆而过也难免沾染一身的羊肉膻味。身处于俗世之中,有的事情虽然事不关己又岂能高高挂起?亦难免牵扯其中,虽然什么都没有做却又惹来一身的非议与谩骂。

志明和尚的这首诗看似有种超然于物外,不为俗世所困扰的悠然自得,但实际上亦包含了对于俗世人间的消极看法。

他是一位僧人,那么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促就了他出家不问世事,隐居深山老林之中,常年与青灯古佛为伴?自然便是打油诗的后一句,“昔年羊肉街头过,也曾惹得一身臊。”

虽然这一原因是否是他出家的主要原因无从判断,但必然对于他的出家造就了一定的影响。此一句当中,满满透露着他对于俗世的失望与厌倦。

布袋和尚禅诗40首(一个花和尚志明的打油诗)(8)

而对于常人来说,人生恰恰如此,行走于人间之中,正可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有时候即便是与自己毫无关联的事情,也会对自己的声誉以及诸多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也就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他的父母如果犯下某些罪孽,那么无可避免的就会将孩子卷入其中,哪怕这个孩子彼时尚未出世,但是他注定要一辈子因父母背负骂名。

这些都是无可避免的,抑或者年轻人之间一男一女稍显亲近,便由此招来非议,俨然是人言可畏。

似这般的打油诗,在志明和尚的《牛山四十屁》之中还有许多,浅显粗鄙的语言形式之下,蕴含的却是一位老僧人由入世到出世这一程之中的思考以及对于人性的领悟,其间精妙之处要远远胜过许多所谓诗人的无病呻吟。

布袋和尚禅诗40首(一个花和尚志明的打油诗)(9)

而除却志明和尚的打油诗之外,通常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有着一部分是以打油诗这一类俗语流传下来的,这一类亦是属于中国文化的精髓。能够延续传承千年,那么必然蕴含着一定的至理。

这世间再如何华丽的辞藻终究会因为不同时代人的审美观而略有出入,唯独真理永远不会过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