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没统一bgm统一了(为何没有统一三国)

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那是一个英雄出人头地的时代,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经过几十年的斗争,最终三分天下,以曹操为首的曹魏、以刘备为首的蜀汉、以孙权为首的东吴。

论纸面实力,曹操无疑是三人中最强的,就算刘备和孙权的势力加在一起,也很难与之抗衡。当然,曹操能有一家独大的实力,也是打拼出来的,早年他先后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人,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壮举。

三国没统一bgm统一了(为何没有统一三国)(1)

曹操能力全面,无论是军事指挥还是治国理政都是一把好手,可奋斗一生,终究未能统一三国,这是他留下的一大遗憾。

毛主席喜欢评价历代名人,他多次评价曹操这个人物,观点很独到。在毛主席看来,曹操身上有2大缺点,这是他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的一大因素。

毛主席对曹操的评价

在古代的评书,戏曲中,曹操多数以“反面”人物出现,后世给他打上了“奸臣”的标签。毛主席对曹操的看法不同于绝大多数人,在《沁园春·雪》中,有这样一句话: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在毛主席看来,对历代帝王的评价不仅要看政治军事上的成就,还要注重文学才华,曹操既有政绩军事方面的成就,又是一代大诗人,二者兼具,毛主席非常欣赏他。

三国没统一bgm统一了(为何没有统一三国)(2)

毛主席喜欢写诗词,也爱读曹操的诗歌,尤其是《观沧海》,主席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曹操的文采,毛主席说:“曹操的文章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

古代清明时期,曹操的形象是反派,以奸臣的形象出现。青年时期的毛主席并不认同这个观点,非常敬佩曹操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后,坚持要为这位古代帝王“翻案”。

一直以来,毛主席对曹操都是持正面的评价,肯定他的历史功绩。在毛主席的推动下,社会开始客观评价曹操,在经济舞台上的曹操也由原来的白脸多了一颗红点,以示好人模样。

三国没统一bgm统一了(为何没有统一三国)(3)

总体来讲,毛主席对曹操的评价还是非常完整的,他说:“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诗人。”当然,曹操也并非没有缺点,毛主席同样指出了他身上的两个缺点。

优柔寡断的一面

1966年,毛主席前往杭州,在一次讲话中,说出了曹操身上的两大缺点,其一就是:优柔寡断。

“多疑”是曹操的性格,但他何事“优柔寡断”过呢?一些读者可能没什么印象。那是在曹操攻打张鲁,并且成功平定汉中后,却没有更进一步,趁着大好时机攻占益州。

毛主席说:曹操也有优柔寡断的一面,打过张鲁后,应该去打四川。当时刘晔、司马懿建议曹操抓住机会去打,曹操不肯去,结果没几个星期就后悔了。

三国没统一bgm统一了(为何没有统一三国)(4)

我们回归那段历史,曹操的确错过了消灭刘备的最好机会,汉中被曹操占领时,刘备才刚刚占领益州不久,人心并未归附,这是曹操奋力一击的绝佳机会。

或许当时曹操已经老了,烈士暮年,没有年轻那么有冲劲,选择了保守,这也是曹操在关键时刻优柔寡断的一种表现,他错过了这一次能够一统天下的机会。

曹操无法严以律己

毛主席能够带领大家建立新中国,除了本人出众的才能外,更是做到了严以律己,凡是定下的规矩,带头的领袖要遵守,曹操就没有做到。

史书《魏志·武帝纪》说道:“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

意思是诸将出征,打败仗者需要依据法律治罪,失利者要免去他的官爵。这道命令是在曹操打败袁谭、袁尚军队,返回许昌时发布,目的是整顿军法,提高士气,增强部队的战斗力。

三国没统一bgm统一了(为何没有统一三国)(5)

赤壁之战中,曹操大败而归,作为统帅,他没有做到严以律己。毛主席想到此处,便在一旁批注: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意思是曹操赤壁战败后,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批评他对人严而责己宽,并非领导者的作风。

毛主席的评价非常有道理,把曹操这个人物剖析得非常透彻,从史料中评价一个人才是公正公平的,不夹杂个人感情。

毛主席指出曹操的两个缺点,确实是他无法完成三国统一大业的一大因素。曹操一生错过了两次完成大业的机会,就如毛主席所言,一次是赤壁之战,另一次是占领汉中后放弃进攻四川(益州)。

当然,人无完人,曹操作为一名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在历史上留下了他精彩的事迹,已经足够令人敬佩了。如今,许多人以曹操为榜样,学习他早期创业奋斗锲而不舍的精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