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臭豆腐是怎样做的吗?吃过臭豆腐算什么

南京十八频道《听我韶韶》主持人老吴,常在节目中讲一句俗语:“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听多了,就要思考其涵义,我的理解是,有见怪不怪和感叹的意思。

作为餐饮人,我深刻记得前些年对南京的餐饮中,有着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即无论春夏秋冬,外地客来南京,店员必推一道“流行”名菜——臭豆腐煲。此菜推出之后得到很多的评价,也不知外地客人给面子恭维一下,还是出于好奇和刺激,都对这臭豆腐煲赞不绝口。我的态度如南京人口头婵:搞不懂。

你知道臭豆腐是怎样做的吗?吃过臭豆腐算什么(1)

臭豆腐肥肠煲

我在Jun区大院机关美食园,或去ZS陵八号帮助工作,从不推荐使用臭豆腐或其他臭气熏天的食材。你设想一下,若在机关为首长们服务时,端一砂锅,菜未上席,臭味先飘到桌上,尤其是夏季空调包间内,围坐一桌的领导,立马不听主宾的筵席开场白,纷纷掉头张望,寻找臭气之源,那会成什么样子,酒席的规格和隆重氛围全没了。

臭豆腐的臭要究之源头,咱也不太清楚来路,也不敢冒然在这“抢”风头,把这“异类”之味送到Jun政、省市领导面前。 但现实就是确实存在着这道菜,并且南京的大、中、小饭店,都卖疯了,虽有不喜欢者,那也得跟风吧。

尽管明知流行不等于经典,但在市场面前,有时也得顺势为之。

现在俗文化当道,屌丝、怂包等词汇在各类媒体上常见,有人误以为,这样挂在嘴上,是接地气的时尚。我们既然阻止不了,那就说说它们吧。

常见的臭类食材有:南京的臭豆腐、安徽的屯溪臭鳜鱼、浙江绍兴宁波的臭苋菜杆、舟山的梅鳓鲞咸鱼、湖北大悟的毛百页、浙江某山里的臭屁汤(电视介绍的)、北京的豆汁和王致和臭豆腐等,这些具有比较浓烈味道的食材,既可以是主料,又能是辅料,或是调味料。它们各领风骚,各有各的消费群,并且此类嗜臭人群,在不断壮大。有时,面对此现象,也困惑,问一下,为什么?

南京的臭豆腐最早在85年左右,在太平南路八一医院周围,每天途经那里,必有一阵油炸臭豆腐之味,偶尔停下来看一眼,竹签插一串,用辣味汁浇一下入口,无论男女,仰脸入口的表情状态如一周未吸到香烟的烟鬼,那样的享受着,是炸的外脆之香,还是那辣汁的刺激?都不是,就那臭不可闻的味道在引诱人。

你知道臭豆腐是怎样做的吗?吃过臭豆腐算什么(2)

臭豆腐

我去过鲁迅的老家,在咸亨酒店门口,那小方块臭豆干,经炸后,放在通红细咸的辣酱中,蘸一下,记得还有小葱花,游客排着队候着呢,就为了满足那一口的心愿,理解啊,那是绍兴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你爱吃臭豆腐吗? 单选

0人 0%

请用臭豆腐投喂我谢谢!

0人 0%

什么鬼吃了会中毒吧???

0人 0%

臭豆腐是什么东西(黑人问号)???

咸亨酒店,包括浙江杭州在南京开的几家名店,张生记、红泥、万家灯火、向阳渔港等店,接二连三的推出臭苋菜杆子,我在浮桥一家店里,记得是一大盘,下垫豆腐和咸货,上覆盖一节节苋菜杆,蒸菜类,有人为我夹一根,入口用牙咬一下,从节中喷出液体,满口臭味,转头望着友人,人家在享受着呢,我也不着声了,忍着咽下至今难以忘却的淡绿色汁水,有人说它鲜,有人说它香,我不敢再碰了。

你知道臭豆腐是怎样做的吗?吃过臭豆腐算什么(3)

臭苋菜杆子

为何如此之臭?细问加工流程,就是在淡盐分之下,在原发酵老卤和适宜的温度之下,产生的蛋白质的洐生物,由一种氨基酸发出的异气而已。这臭味和臭气,就如夏天鸡蛋经蚊子叮食后腐败产生出臭气,同是一个原理,那主要元素,在化学上的术语,即为氢。

我在NFZ司令员家工作,首长特喜欢老家带来的空心卷切成段的千张节。孔朝上,一排排竖放于用高梁杆编的双层合并的圆形“盘子”上,梅雨季节,任其长满白绒毛,这时那物已腐易碎,需轻轻移下锅,用油两面煎黄,装盘上桌,任首长一人蘸着辣酱享受。

这属于乡愁之食。试想一个十多岁出来闹革命的孤儿,家里能有什么吃的,试想那长满白毛的千张,是因为不舍扔弃,加点盐在锅中干烙,臭味可忍,食物可不能丢弃。我猜想,凡臭味独特的食材,必有其故事,也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东西出现,必不是源于“朱门酒肉臭”之家,而是出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

有人疑问,现在吃带臭的食材之群体,哪有缺吃少穿的呢?那就是下面第三个要分析的。

人的审美和生活习俗,有的是先天性形成,有的是后天因素。古代有一成语,爱屋及乌,这与嗜臭不能说没有关联。

你知道臭豆腐是怎样做的吗?吃过臭豆腐算什么(4)

黄山臭鳜鱼

前几年,香港明星潘某,自说三年没换牛仔裤,但就那味,多少粉丝希望去嗅个够,这方面,不好深入分析,只能引导大家去想象,臭的食材,臭的味型,还有臭的汗腺,有异味的部位,或多或少都有人去追逐,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客观的理解人的本性需求,属于不可强求吧。

最后要说的是:臭,在烹饪加工方面,有时是单一食材味道,也有是复合味道之一,有加猪油、辣椒、肥肠、肉茸、咸鱼干、干贝等海腥味,来丰富或复合成全新的味道。国外知名香水,有许多不全是香气物质,有的人为的加入臭气元素,来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就如中式月饼,甜味冰糖馅料中,加点椒盐,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它是经典。

审美和调味,烹饪与选材,如李时珍用药,不管你怎样不理解,只要有人喜爱,就有其积极的意义。哲人曰:存在就是合理。就让它和他们存在下去吧。

‌ 上述浅见,愿与大家共同交流。不足浅显的分析,还请业界友人指教。


作者:泊翠庐圃

排版:闹市伙夫

【上述浅见,愿与大家共同交流,请业界友人指教。本文部分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内容只供参考。已获作者授权,欢迎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