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虹评论宋倩(我妈演宋倩绝对比陶虹像)

陶虹评论宋倩(我妈演宋倩绝对比陶虹像)(1)

壹心理主笔团 | 笛子 凌扶摇

壹心理运营团 | 宇宙

陶虹评论宋倩(我妈演宋倩绝对比陶虹像)(2)

《小欢喜》今晚终于要大结局了。

看了预告,毫无意外,皆大欢喜。

孩子们都考上了好的大学,历经磨难的三个家庭都往好的方向发展,让所有追剧的人都得到了一份小欢喜。

但我真的不得不泼个冷水。

宋倩这个控制欲爆棚的妈妈,在英子得抑郁症之后一下子变得毫无控制欲,不再对孩子有任何管束——这个剧情太美好,但却太不真实。

陶虹评论宋倩(我妈演宋倩绝对比陶虹像)(3)

陶虹评论宋倩(我妈演宋倩绝对比陶虹像)(4)

“我已经三十四天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对不起,是我没有做好你们的女儿。”“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17岁的乔英子,跳海前撕心裂肺地对妈妈大喊。

妈妈宋倩,自从离婚后,就开始和女儿“谈恋爱”。

她一次次地对英子强调:

妈妈最最最最爱的就是你呀。

自从你到妈妈肚子里,妈妈就没跟你分开过。

妈妈从没觉得你已经离开妈妈的身体了......

陶虹评论宋倩(我妈演宋倩绝对比陶虹像)(5)

为了女儿学业顺利,她辞掉了安稳的工作,起早贪黑做家务,事无巨细都要管。

在英子的卧室装大玻璃窗,时刻监视她的学习;

一大早逼英子空腹吃生海参,说是大补;

无视英子的航天理想,硬是要求英子考清华。

而英子呢?

面对妈妈这种掏心掏肺的爱,她变得越来越小心翼翼。

甚至,当妈妈带她去看电影时,明明已经看过了,她却不说,怕妈妈不开心。

但妈妈不领情,直接把英子拖出来骂:“何必看两遍浪费时间呢?”

英子特别委屈,说,我也是为了你高兴呀......

妈妈气冲冲地转身离开,回头说:我不用!

长期活在妈妈控制下的英子,情绪越来越低落。

而妈妈却指责她:“妈妈一个人带你长大的呀,我白天要上课,晚上还要备课,我起早贪黑给你买菜做饭。”

“你压力大,我压力不大?”

而英子给出的答案是:“我知道你不容易,是我配不上你给我的爱。”

于是,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宋倩崩溃大哭,她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爱才是最大的伤害。

陶虹评论宋倩(我妈演宋倩绝对比陶虹像)(6)

爆红国产剧《小欢喜》,真的一点都不欢喜。

剧集播出后,评论吵翻天:

年轻人说,英子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一切都是妈妈单方面安排,以爱为名控制自己。

年纪大的人却说,宋倩付出那么多,她逼英子优秀真的没错,英子应该感谢她。

长大后的孩子,对父母有了无边无际的仇恨;

而父母却浑然不觉,仍然为了孩子呕心沥血。

两代人之间的矛盾那么大,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父母那些以爱为名的控制欲,恰恰是让家失去安全感的根源。

陶虹评论宋倩(我妈演宋倩绝对比陶虹像)(7)

陶虹评论宋倩(我妈演宋倩绝对比陶虹像)(8)

宋倩和英子之间的关系,是千万中国家庭的缩影。

无法忍受高压控制的英子跳河前,宋倩送上的第一句话,不是“下来吧,我不逼你了”,竟然是质问:

“你为什么非要去南大呢!”

这句话与其是对英子说的,不如说,宋倩是对“自己”失望了。

一直以来,宋倩都是个女强人,在帝都有4套学区房。

她给自己的人生剧本,是有个听话的老公,一个成绩优秀的女儿,给身边的人和事,都安排正确的路。

表面强悍的她,内心其实极度缺乏安全感,最怕生活失控。

丈夫疑似出轨的时候,她大闹离婚,其实是想被哄。可是丈夫说离就离,因为受不了她极强的控制欲。

她无奈地抱怨说:“当年我一学霸死乞白赖地跟了这么个学渣,现在落什么好下场了?”

陶虹评论宋倩(我妈演宋倩绝对比陶虹像)(9)

婚姻失控,是宋倩人生剧本里的一场本不该出现的意外。

这给她带来了更强烈的不安感。

自此之后,她经常跟英子说:“妈妈只有你了,没了你,妈妈可怎么活呀?”

陶虹评论宋倩(我妈演宋倩绝对比陶虹像)(10)

她把本该投注给丈夫的关注和爱,全都压在了英子身上。

饰演宋倩的陶虹说,宋倩和英子的关系,是恋爱。

只是,“女儿是被迫恋爱的,母亲对她有百分百占有权。“

可以说,缺乏安全感的宋倩,甚至把英子当成了另一个自己。

陶虹评论宋倩(我妈演宋倩绝对比陶虹像)(11)

为了保证人生剧本的完成度,她自我感动,过度付出,要把英子变成“完美孩子”。

可惜,英子长大后不听话了。

她要英子必须考清华,可是英子心里却只有南大和航天。

她不许英子见爸爸和玩游戏,可是英子却常常逃课跑去爸爸家玩乐高。

那天,她发现英子躲在爸爸家,把她精心准备的燕窝送给爸爸的新女友时,极度愤怒。

她冲上去把英子精心搭建的乐高模型摔个稀烂,还甩了英子一巴掌。

英子委屈大哭:为什么你永远都在逼我做不喜欢的事情?

陶虹评论宋倩(我妈演宋倩绝对比陶虹像)(12)

可是宋倩也很委屈。我把你当成了人生的延续,把你当另一个自己,你却一次次地背叛我。

这是她人生剧本遭遇的又一次巨大意外——她的安全感也被彻底摧毁。

其实,我们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预设的人生剧本。

这是我们的童年经历内化形成的,成年后的人生,大都在无意识地完成这个剧本。

有咨询师说,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可以从一个角度去衡量:他能多大程度地走出剧情,看到真实的世界。

相反,越是陷入人生剧本的人,就越会要求周围的人和事按照自己的规定发展,如果谁“失控”了,他甚至会暴怒,试图强行控制对方,成为自己剧本中需要的那个人。

剧本完成度越低,就越没安全感。

越失控,就越要控制。

陶虹评论宋倩(我妈演宋倩绝对比陶虹像)(13)

陶虹评论宋倩(我妈演宋倩绝对比陶虹像)(14)

在控制型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看似拥有父母全部的爱,其实是最缺爱的。

因为,自己从没被父母真正理解和尊重过,内心的声音从来没有被听见过,没有和父母建立真正的情感链接。

长大后,通常会有两种结果。

一是像英子一样,彻底失去人生的选择权,想方设法拼命逃离妈妈。

二是复制这种“控制型”人生,矛盾型依恋代际传递,用同样的模式与他人建立关系。

缺爱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求安全感。

你会害怕进入亲密关系。

有时,会把早年对父母的愤怒,转移到现在的伴侣身上,经常作天作地,以证明,不管怎样,自己都是值得被爱的。

有时,太害怕失去,要在关系里不断考验对方是不是真的爱自己。

在综艺《我家小两口》中,戚蓝尹和老公若风的相处方式就很典型,几乎每集都在吵架。

她每天都要对老公灵魂拷问,老公要看着她的眼睛特别真诚地回答。

-「你爱我吗?」-「爱你」 -「你会抛弃我吗?」-「不会」 -「无论我干什么你都不会吗?」-「是的」……

可不管老公怎么回答,她还是半信半疑。

一次吵完架,若风出门,小戚暴风三连问:

你去哪?还回来吗?回来还爱我吗?……

陶虹评论宋倩(我妈演宋倩绝对比陶虹像)(15)

俩人一起去看婚姻心理咨询,小戚的第一个困惑就是,自己生孩子后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来源,万一离婚了怎么办?怎么争夺孩子的抚养权?

为什么她时刻都活在“被伤害”、“被抛弃”的恐惧中?

归根结底,是因为她打记事起,父母就总在吵架,感情破裂。

这种不安全感,深深刻在了她的骨髓里。

所以从小,她什么事情都会做最坏的打算,常常会觉得对不起身边的人,把一切的错都归罪于自己。暴躁的时候,甚至会打自己。

她的人生剧本,从“我是被爱的”,变成了“我会被抛弃的”。

和老公谈恋爱时,总是分分合合。有次分手后,老公去追别的女生没追成,又回头找她复合,结婚。

这,成了她至今都无法释怀的芥蒂,吵一次架就拿出来说一次。

陶虹评论宋倩(我妈演宋倩绝对比陶虹像)(16)

陶虹评论宋倩(我妈演宋倩绝对比陶虹像)(17)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往往会习惯从外部索取安全感。

像宋倩控制丈夫和女儿,英子的逃离,小戚的追问,最后却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如阿德勒所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很多人都把这写进了自己的人生剧本,当成自己的宿命。

仿佛一个童年不幸的人,一辈子都要活在被原生家庭支配的轮回恐惧里。

这才是最大的悲剧。

因为阿德勒后来还说:一个人的经历,不能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而我们仍把自己困在了当初的黑暗里,像个孩子一样哭诉,索取,唯独忘了自己是个成年人。

曾奇峰说过,人活在世上,只要坚持两点,就能活得很好:

我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应该有能力让别人给我帮忙;

我已经是成年人,我不依赖任何人就可以活下去。

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同样被称作人间真实国产剧的《都挺好》。

苏明玉从小就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

她想考清华,妈妈却硬要求她去考免费的师范大学;

她想好好读书,妈妈却让她直接去打工赚钱。

陶虹评论宋倩(我妈演宋倩绝对比陶虹像)(18)

在这种控制环境下成长的苏明玉,实在是太缺乏安全感了。

那她是怎么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的呢?

她从没把人生的希望,跟外界绑定。

爸妈不爱她,她不会怨天怨地,哭诉爸妈对她的伤害,而是选择了离开家庭,没日没夜打工,拼命努力往上爬。

优质男友石天冬对她表白,她也没有如释重负,觉得后半生可以靠他养,而是非常明白自己就算辛苦,也要找三观相合的伴侣。

一个人最终极的安全感,永远是来源于自己的。

尽管她的成功有运气的部分,但她人生的原动力,一直是自己。

我们来到世上,每个人都希望能有满满的安全感,顺利过好人生。

但事实却是,失业,生病,分手......意外和不确定,才是人生的常态。

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要像苏明玉一样,接纳它的存在,安抚它,照顾它。

同时,就像人本主义所坚信的,相信自己生而为人,有极大的,向上的潜力。

陶虹评论宋倩(我妈演宋倩绝对比陶虹像)(19)

对于90后的我来说,大学毕业以后最大的不安全感,就是遇到无法承受的意外。

比如,生病。

每次在朋友圈看到各种亲人患病的众筹,我都特别害怕,万一自己遇到该怎么办?

直到我工作第一年,进了一家没有社保的公司,没有丝毫保障。但因为担心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无法养活自己,一直不敢辞职。

突然之间,因为囊肿反复发作,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做了4次手术。

我不想麻烦爸妈,所以到处找朋友借钱,刷爆了信用卡。

后来用了2年多的时间,省吃俭用,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给自己放假,才把债务还清。

我也曾反复抱怨,凭什么我就这么倒霉呢?

今年,我27岁。

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最大安全感。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陶虹评论宋倩(我妈演宋倩绝对比陶虹像)(20)

壹心理主笔团 | 笛子 凌扶摇

壹心理运营团 | 宇宙

一群与弗洛伊德抬杠的 90 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