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下一句是什么梗(近水楼台先得月)

“近水楼台先得月”啥意思大家应该都清楚,可它究竟出自哪里,为何又说下半句才是精华呢?别着急,我们慢慢道来。

这话原出自北宋诗人苏麟之口,但究竟是怎么来的,其实有个小故事。

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下一句是什么梗(近水楼台先得月)(1)

范仲淹

范仲淹我们都知道,他的《岳阳楼记》都学过,他除了文学成就很高之外,事业方面也不错,最高官至副宰相。当年还在杭州执政时,对自己的部下很是宽厚,经常会举荐提拔,所以很多人因此得到了晋升,对他很是感激。

可苏麟当时却因为担任巡检一职,常年在外,完美地错过了这一良机。这眼瞅着跟自己同科进士的人各个都得到了升迁,心中难受啊,思前想后决定毛遂自荐,向范仲淹推荐自己,可直接开口似乎又不太雅,怎么办呢?于是他决定写诗,委婉点,即便被拒绝,也不至于太难堪。

这么看来苏麟也确实是个人才,简单一句诗文,委婉的将自己的要求提了出来,他这样提出要求既不会是范仲淹感到为难,也避免了自己万一被拒绝时的尴尬。

这其中蕴含了做人的大道理,求人帮忙时,凡事不要太直白,成年人的世界其实大家都懂。比如商界大佬们马云,他是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阿里巴巴的出现带领我们走进了互联网的时代,但是我们都知道在他的创业初期更是困难重重,或许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像是这样的大佬级别的人物曾经也有求人的时候了。

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下一句是什么梗(近水楼台先得月)(2)

  众所周知,马云性格外向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曾经在年幼时期还曾独自在杭州西湖找外国友人学习英文,这也为他的事业上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曾经马云和投资者只谈了6分钟,就要给马云投资3000万元,但是马云却只拿了2000万元,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

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下一句是什么梗(近水楼台先得月)(3)

  回想起这段的经历,马云表示自己最初并不是出于钱而去和VC谈,他当时讲诉的不过是自己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事情,可见马云的这次谈判用上了自己的巧嘴,可以说从这开始他就已经成功了,然而相较于马云,王健林当时的创业之路就更心酸了。

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下一句是什么梗(近水楼台先得月)(4)

  王健林曾经表示在创业初期为了2000万元求人50次都没有得到一个回应,甚至对方在大门口看见他就远远的绕道走,最后低声下去都没有结果。光是回忆起来王健林就感觉到无比心酸,为什么同是求人两人的结果却截然相反呢?

马云是巧用委婉的提出要求的技巧,他与人投资人商谈从来没提出自己需要钱这句话,而是描述自己的商业愿景,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实现这些愿景是需要钱的,更何况是投资人呢,所以投资人在听完马云的描述之后立马痛快的投了2000万。

这就好比苏麟写诗给范仲淹,既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又委婉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这样说话往往更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下一句是什么梗(近水楼台先得月)(5)

范仲淹在读到诗句后,瞬间就明白了苏麟的意思,想着他办事能力确实不错,而且又尽忠职守,是块好料,所以就给了他一个机会,很快苏麟就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升迁。关于此事,宋·俞文豹的《清夜录》中有着明确的记载:“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下一句是什么梗(近水楼台先得月)(6)

做人想要出人头地是很正常的,但是不掌握一定技巧,只有才华往往是不够的。

品悟历史,感受人生,经世致用,感谢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