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小觑人心尤其是关键时刻(敢于叫响末将愿往)

古时候,元帅带兵打仗、点兵升帐,最喜欢手下的将军们争先恐后,主动叫响“末将愿往”,得令出征斩将夺旗顾名思义,“末将愿往”,就是闻战则喜、自动弹起,燃眉之时敢站出来,危难之际敢豁出去,担当扛事、干在前头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人民军队正迈步前行在强军兴军的新征程上,机遇与挑战交存,利好与风险同在,只有主动叫响“末将愿往”的人多了,愿意冲锋打头阵的人多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事业才会有大发展,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才能早日实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永远不要小觑人心尤其是关键时刻?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永远不要小觑人心尤其是关键时刻(敢于叫响末将愿往)

永远不要小觑人心尤其是关键时刻

古时候,元帅带兵打仗、点兵升帐,最喜欢手下的将军们争先恐后,主动叫响“末将愿往”,得令出征斩将夺旗。顾名思义,“末将愿往”,就是闻战则喜、自动弹起,燃眉之时敢站出来,危难之际敢豁出去,担当扛事、干在前头。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人民军队正迈步前行在强军兴军的新征程上,机遇与挑战交存,利好与风险同在,只有主动叫响“末将愿往”的人多了,愿意冲锋打头阵的人多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事业才会有大发展,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同时也要看到,面对前路上的艰险困难,少数同志不敢担当、不愿担责、不善斗争,有的以风险大、易出事为借口,满足于守平安,只愿干没风险的事,四平八稳,得过且过;有的崇尚“佛系”,面对备战打仗的重责重压,缺少革命、拼命、复命的意识,遇事往后躲,生怕被点名;有的喜好“躺平”,上班一杯茶、一张报,下班热衷养生、消遣,昏昏噩噩,碌碌无为;有的领导干部以执纪问责为挡箭牌,临阵退缩,推三阻四,新官不理旧账,老官等着交账;等等。

珍惜用好敢于叫响“末将愿往”的人,一是给予信任。信任是最大的使用,也是军人干事担事的重要动力源。组织信任是敢于叫响“末将愿往”的人最大的靠山。他们不怕委屈,不怕告状,也不怕丢“乌纱帽”,最怕的就是对不起信任自己的组织。只要组织信任,只要组织叫干,他们就会一往无前,就会干出个样子来。敢于叫响“末将愿往”的人,也易遭妒忌、受诟病,甚至被孤立排挤。对此,党委领导要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对谁在干事、谁在担当、谁在推诿扯皮、谁在“躺平”怠政,要心里有杆秤,决不能“三人成虎”偏听偏信,甚至狐疑猜忌、摇摆不定,否则下次台堂之上、大敌当前,就再无“末将愿往”的担当之音了。

二是提供舞台。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敢于叫响“末将愿往”的人,就如同千里马一样,被领导赏识,被组织重用,有了成长进步的平台,就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千里马”。反之,如果对他们关心不够,甚至妒贤忌能,不给他们机会和舞台,才能也会逐渐退化,最终“泯然众人矣”。要大兴爱才用才之风,主动坚决地把舞台交给人才,让荣光归于人才。一方面,要培育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和担当斗争精神,砥砺初心使命,涵养家国情怀,固化和发扬他们“舍我其谁、临危不惧”“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战斗品格。另一方面,要舍得让他们到推进“十四五”规划落实一线、吃劲要紧的岗位和急难险重任务中,真刀真枪,摔打磨练。

三是大胆使用。用人导向是最实的导向。对敢于叫响“末将愿往”的人,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因才用能、量才给位,把他们用在最紧要也最适合的岗位上。要用其所长,是“金刚钻”就让它揽“瓷器活”,决不能屈才误才。要长远设计,放眼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对他们进行长期规划、跟踪培养,不图一时之利,不喜一时之功。敢于叫响“末将愿往”的人,往往有才干亦有个性,党委领导要有容才的气度和雅量,多看他们的优点长处,不必计较他们的“言语冒犯”“礼数缺失”。

四是力挺撑腰。对敢于叫响“末将愿往”的人,要为他们鼓劲打气,让他们一门心思、心无旁骛,激励他们争做时代的“疾风劲草”和“烈火真金”。通过健全和用好容错纠错机制,分类细化容错免责清单,给予他们坚强的后盾和支持。同时,持续不断对他们进行政治能力训练,确保他们始终又红又专,铆定强军兴军大业,积极贡献才智和力量。做到这四条,“安得猛士”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原标题:用好“末将愿往”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董思韵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学习时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