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场景歌(二年级语文识字一场景歌)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场景歌》,知识点和易错点总结,孩子预习、复习,学习会更扎实,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场景歌?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场景歌(二年级语文识字一场景歌)

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场景歌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场景歌》,知识点和易错点总结,孩子预习、复习,学习会更扎实!

课文概述:

1.本单元主题是识字,也就是说,课堂内外的学习,以识字、写字为主要学习目标。《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都是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营造情境,串联起本单元的55个二类字、2个多音字(必须掌握)、40个一类字。

2.《场景歌》是数量词归类识字,课文把16个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孩子们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以及汉字,感知不同事物要用不同的数量词。

3.课堂上,我们一起给文中四个小节,即四幅图命名:海边风景图、田园风景图、公园风景图、少先队员活动图。(和备课时所写不同,根据课堂上孩子们所说灵活更改。)

二类字的学习:

1. 识字生字的方法

本课二类字只有10个,相对来说,记忆压力减小。在字形上,形声字居多,识记生字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形声字一半表义一半表读音的特点。

比如,“舰”图文对照,“舟”字旁表示字义,表示和船有关,而右边的“见”表示读音,同时和“艘”、“船”、“舟”“艇”进行对比,明白,同样是水上交通工具,大小、功能不同,名称也不同。

另外,为了学习生字的过程中,不断巩固熟字,要不断运用熟字换偏旁的方式,“铜”换成三点水为“洞”,“队”换成言字旁为“认”。

“翠”图画对照,“翠竹”、“翠绿”、“翠鸟”,在诵读词语中,明白“翠”表示绿色,看图“翠鸟”羽毛的颜色,从而明白“翠”字上半部的羽字头的表意功能。

2. 容易读错、难认读的生字

“舰”是本课孩子们容易读错或难认读的一个生字,不少孩子会和“船”相混淆。“翠”也不好记,要多读几遍。

一类字的学习:

1. 容易写错的生字

“园”的第六笔是“竖弯钩”,不要写成“竖弯”;“群”右半边的部件“君”第二笔横是出头的;“旗”右上角的部件一撇一横容易写漏;“铜”右边的金字旁,第五笔是竖提,一些孩子会写成竖钩;“号”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并且和第四笔横相交但不出头。“领”第二笔和最后一笔都是“点”,不能写成“捺”。

2.容易读错、用错的生字

形近字和同音字是组词运用中最容易出错的,本课一类字“园”,和“元”、“圆”对比识记。“园”多表示地方,如公园、果园、花园、园林、园地。而“圆”表示形状,和方形相对,或圆形货币,圆球、圆形、圆圈。“元”的意思则更多了:表示首、始、大,比如元首,元旦,元帅,状元;表示基本,如单元,元气,元素;同“圆”......

另外,有两个孩子给“园”组词的时候,组成了“草园”严格地说,这是不对的,孩子心中的词一定是“草原”。

“处”的组词问题:本课“处”读第四声,是名词,表示地方或单位,比如住处、处所、用处、长处、好处等,但班里十几个孩子组词为“处理”,这也是很多人会犯的错误!当“处”读第三声的时候是动词,表示生活交往、置身某地、办理、处罚,比如:处的好、处乱不惊、处理、处置等。课本是第几声,组词的时候就尽量按课本的声调去组词,尤其是在每天的字词常规作业中,不能声调标第四声,组词用第三声。

课文部分的学习:

1. “一”的变调

在初读课文时,全班一起品读课文,回顾“一”的变调。通过反复读、观察、总结、回顾一年级学《秋天》时学的“一”的变调的方法。我们再次学习:当“一”后面的字读第四声时,“一”读第二声,比如一道、一处;当“一”后面的字读非四声时,“一”读第四声,一条、一根、一把。我跟孩子们说过,“一”就像在和后面的生字坐跷跷板,“一”和四声宝宝一起玩,它就扬上去,当“一”和非四声宝宝们玩,“一”就最重了,要沉下去。当它表示名次、顺序时,读第一声,比如:第一。

2. 量词的掌握

课文中一共16组量词短语,15个量词,几乎不重复,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不同事物要用不同量词来表达的语言妙处。

大多量词,孩子们比较熟悉,识记也快。但全文,“一方鱼塘”,要图文对照,联系生活,明白“方”就是指方方正正,比如一方手帕、一方砚台。当然,还可以用一片鱼塘、一口鱼塘。

“一道小溪”,孩子们识记起来有难度,在我们的同步练习题中,很多孩子随思维习惯的控制,写成了“一条小溪”,学习不是经验的重复,而要用眼看、用脑记。

“一丛翠竹”是本课最难的一个量词,也是练习题中出错最多的,由于“丛”这一量词生活中运用几率小,大多被口语化的“一堆”、“一个”等代替。可以通过图文对照,让孩子们明白,“一丛”表示生长在一起的草木,而且较茂盛。比如一丛花草、一丛灌木。

3. 课文的诵读

本课押韵,节奏朗朗上口,适合打节奏诵读,感受节奏美、韵律美。孩子们拖腔问题依然有些严重。

4. 量词的拓展。

课后第二题,提示语是在告诉孩子们:一个事物,往往可以用多个量词来形容。

除了课后题中的同一个事物用不同量词去形容,同一个量词也可以表示多个名词。比如文中的“一面队旗”,还有“一面镜子、一面墙”。

在课堂上练说环节,以及练习题中,感觉很多孩子对量词的把握不够准确,量词积累不够,还是要多观察生活,同时,也要多读背一些量词的固定搭配,在读背中理解、把握事物的特点,掌握如何准确使用量词。

5. 修辞手法:指代

一队“红领巾”,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修辞手法不用生硬讲,但孩子能说出红领巾就是指少先队员即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