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为什么被枪决(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她是抗战中声誉中外的“双枪老太婆”,为何解放后,直接被枪决?

1937年初,全面抗战还没有爆发,但窥伺华北已久的日寇,其侵略步伐是步步紧逼。一些心负大志的爱国者已经开始为抗日做准备,其中有一位老者,也参与到抗日大业中。

她四处募捐购买武器,组织宣传招募队员,经过数月努力,成功组建“华北国民抗日军”,此时卢沟桥事变已经发生,这支队伍主动出击,打响了华北民众抗日的第一枪,他们这一壮举振奋全国,而这支抗日队伍的领导者就是赵洪文国,此时她还有一个国人皆知的绰号“双枪老太婆”。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为什么被枪决(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1)

但令人惊异的是,十余年后,抗战早已胜利,新中国也成立了,但当年这位享誉盛名的抗日女英雄,却成了让百姓深恶痛疾的罪人。当她被捕的消息被周总理获悉后,周公念及过去的抗日贡献,曾致电“可以刀下留人”,但由于赵洪文国罪孽深重,为了平息民愤,最后只能将她处决。

不过敬爱的伟人还是做出了指示“一定要善待她的家人,那些被抓的亲属如并无罪过要立即释放”。

为什么仅仅十年的时光,这位曾经的抗日功臣却落得被处决的结局呢?她的人生路又是如何蜕变的呢?

投身抗日事业

赵洪文国原名洪文国,是辽宁岫岩县人,1881年生于当地一个普通的满族家庭。虽然清朝由满族建立,但她祖上并无富贵之人,所以洪家家境一般。

此时正处于清末时期,在她成长的年代,东北成了沙俄侵犯的首要之地,后来连日本也掺和过来,而生活在本国领土的中国人却成了欺压的对象。在腐败无能的政府统治下,洪家家境大不如从前,到了适龄年龄,父母就早早把洪文国嫁出去,以减轻生活负担,因夫婿家姓赵,洪文国也就成了赵洪文国。

由于满族没有裹足的习惯,赵洪文国又长得壮实,夫妻两人苦心操劳,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渐渐成了当地的富贵之家。

赵家家业逐渐兴起,但华夏大地却越来越衰败,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数千万东北百姓遭受日寇的蹂躏,连赵家也成了亡国奴。那些不甘受奴役的东北百姓开始暗中筹建抗日武装,赵洪文国就是响应者之一。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为什么被枪决(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2)

最初她创办了一所小学,免费招收学生,以向他们宣传进步思想,教授他们民族大义,希望他们不要被日寇奴化,一定要谨记自己是炎黄子孙,增强抗日信念。但时间一长,赵洪文国也感觉到,仅仅依靠教育,是无法完成抗日大业的,只有真正行动起来,组建抗日武装,才有可能将日寇赶出东北,赶出中国。

她和儿子赵侗商量后,变卖家产,购买武器,动员一批爱国青年,组建了一支抗日队伍,其组织名称为“少年铁血军”。此时的赵洪文国虽然年近花甲,但身体硬朗,耳目灵聪,以极大的热诚投入到抗日事业中,经过他们母子两人大量心血的投入下,这支抗日队伍发展很快,甚至超过了五百人。

此外,不服输的赵洪文国还让儿子教自己使枪,凭着超强的领悟能力,以及长时间的刻苦训练,赵老太太竟练就双手都会使枪的本领,而且是百发百中,弹无虚发,手下人都非常敬服赵老太太,渐渐赵洪文国也有了一个响亮的绰号“双枪老太婆”。

打响华北民众抗日的第一枪

但随着“少年铁血军”的名气越来越大,也引起日寇的注意,他们四处缉拿赵氏母子,虽然人没有找到,但将赵家大院用一把火烧为灰烬。

赵洪文国几十年辛辛苦苦积攒的家业毁于一旦,但她却没有感到心痛,反而觉得除去心中的牵挂,以后与儿子全身心投入到抗日事业中。除了抗击日寇,她还置办了一套印刷设备,印制出大量抗日宣传单,然后安排人员潜入日战区,将这些纸单到处张贴,激发出大家的抗日热情。

此事让日军大为震动,费尽周折终于把赵洪文国逮捕入狱。为了彻底消灭这股抗日力量,日寇对赵洪文国威逼利诱,甚至对这位老太太施用酷刑。但她坚韧不屈、大义凛然,只求一死,绝不出卖抗日同胞。

最后失去耐心的关东军司令部打算秘密处决赵洪文国,而赵老太太也已经决心赴死,没想到此时却出现转机,在诸多爱国人士的斡旋营救下,赵洪文国被释放出狱。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为什么被枪决(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3)

这次死里逃生没有让她放弃抗日事业,赵洪文国曾向儿子说:“反正已经死过一次了,老天爷都不愿意让我走,那我就留下来抗日到底。”

他们重新回归铁血军,赵侗当选总指挥,在他领导下,两年间与日寇进行大小战斗数百次,沉重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抗战爆发后,赵洪文国在家中召集几十位抗日志士,以这些人为骨干,宣布成立“华北国民抗日军”。

在抗日军成立后不久,他们就一举攻破北平第二模范监狱,将里面被关押的上千名我党党员以及爱国抗日人员解救出来,也打响了华北民众抗日的第一枪。当赵洪文国抗日英名远播的同时,他们又在一次战斗中击落日机一架,这在全国尚属首例,这一次“双枪老太婆”的抗日威名更大了。

当时不仅国内报刊对赵洪文国的抗日事迹进行了详细报道,就连美国的《纽约时报》都登载了赵洪文国的抗日壮举。当她成为闻名中外的抗日英雄后,不少抗日青年慕名而来,她的手下也一度壮大到两万余人,成了一支不容小觑的抗日力量。

受到蒋介石亲自接见

当时八路军总部向她发出了邀请,希望她能成为我党抗日队列中一支中坚力量。值得一提的是,这封邀请信可是由朱老总和彭老总联名签署的,可见我党对她有多重视。思虑再三,赵洪文国接受了邀请,带部队投奔八路军,改编为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赵侗为支队司令员,赵洪文国担任支队参谋长。

当时鉴于赵洪文国在国内外巨大的影响力,在组织安排下,老太太也应邀赶赴广州、香港、南洋各地宣传抗日思想,进行募捐活动。她不仅受到海外华侨的热烈欢迎,就连宋庆龄、何香凝等妇女界名流也在香港接待她,当时的赵老太太不可谓不风光。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为什么被枪决(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4)

特别是在1940年,连蒋介石也向她发出邀请,让赵洪文国来重庆。当时鉴于国共两党的微妙关系,老蒋予以赵氏母子最高格的待遇,甚至接见了他们,并称誉赵洪翁国为“游击队之母”,而蒋夫人宋美龄则敬称她为“全国妇女楷模”,不久后还聘请赵老太太为全国义务兵役宣传指导员,授予她少将军衔。

受到蒋介石夫妇如此厚爱,赵老太太也逐渐迷失了自我,对国民党好感逐渐增大,也慢慢开启死心塌地追随老蒋的人生。

人生结局

抗战胜利后,年过花甲的赵洪文国辞去国民政府所有职务,回北平安度晚年,安安心心过了几年太平日子。

到了1949年,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大势已去,但仍不死心的他动用一切力量反抗解放军的进攻,此时他也想起那个“闻名中外”的赵老太,设法联系她后,赵洪文国不顾年迈的身体,从北平一路赶到重庆,以“双枪老太婆”的名义招兵买马,为老蒋做最后的抗争。

老蒋也挺够意思,任命她的四子为西南反共游击军第二路绥靖纵队司令,既然蒋主席如此看重自己,赵老太太也死命追随他,她与儿子赵连中以什邡县的三河乡为绥靖纵队司令,决心与解放军顽抗到底。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为什么被枪决(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5)

为了稳定当地民心,强迫他们支持自己,不惜杀害当地群众,后来还集结了数千匪众攻打什邡县城。但她的这些乌合之众,哪能打得过身经百战的解放军,最后这股匪军被歼灭,赵洪文国也成了俘虏。最初人民政府念及赵老太太当年所作出的抗日贡献想放过她,但因当地民愤太激烈,万般无奈之下,最后只能将他们母子处决。

只可惜当年名震全国的“双枪老太婆”,因一时的错念,落得这样的结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