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41年,新四军9000多人在行至皖南泾县地区时,突然遭到国军8万余人的攻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奇怪的是,在这场事变中,陈毅没有折损一兵一将,而项英却不幸牺牲了。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1)

在发生事变前,毛主席密切关注新四军并且给了相关建议。陈毅正是因为听从了毛主席的建议,才得以在这场事变中免遭劫难。

当时的毛主席到底给了什么建议呢?为什么项英没有听从毛主席的建议呢?

皖南事变发生前夜

1941年,正是抗日战争进行的关键时期,可这时的蒋介石在暗地里却下了一道密令,他安排自己的手下顾祝同前往皖南执行一项绝密的任务。

顾祝同自从下了飞机,立刻召集汤恩伯,李品仙等国军高级将领,讨论一项关于新四军的绝密计划。

顾祝同设计的这个计划就是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2)

在中日战争的关键时期,蒋介石为何要调转枪口对准新四军呢?

主要原因是蒋介石一直没有放下共产党,自从“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虽然被迫答应了“联共抗日”的请求,但他的心里一直是不甘的。

从他后来软禁张学良和杨虎城就可以看出来,他的心里始终都在忌惮共产党。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3)

皖南事变发生的另一个原因是蒋介石对于时局的误判,他认为日军虽然凶悍,而且在战争前期确实接连攻占我国几个重要的城市。

但国民党政府依仗着美国的支持,不论是从军事上还是外交上,都不可能会一败涂地。

可共产党就不一样了,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在战争中的号召力极强。经过抗战之后,共产党的实力一定会突飞猛进。

等到那时,共产党反而是真正的麻烦。所以蒋介石经常在讲话中提出:“日军不足惧,共匪才是心腹大患。”

而事实确实如蒋介石所料,从抗战开始以来,我党始终坚持发动群众一起抗战,短短几年我党的军队人数就大大增加。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4)

看着我党实力不断增长,蒋介石再也坐不住了。国民党内出现了狂热的反共思潮。蒋介石也开始考虑如何对付我党。

当时的八路军由朱德率领,而且总部队有十多万人,八路军距离延安后方较近,一旦打起来,很有可能讨不到便宜。

所以蒋介石便把目光投向了新四军。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5)

新四军在人数上与八路军相比少了不少,更重要的是,新四军主力在皖南一带,那里国军众多。属于是国军的管辖范围。

蒋介石在经过多方对比后,决定对新四军下手了。

而此时的新四军,时任军长是刚回国不久的叶挺,副军长是革命元老项英。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6)

可叶挺在新四军中的身份有一些尴尬,他虽然是军长,可在实际行动中却处处受限。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当时的叶挺已经脱离党籍了。因为叶挺有一些历史问题还没有好好处理,所以叶挺在军中是没有什么实权的。

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后,曾经先后提出了五次辞职。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7)

其中有一次是因为国军刁难新四军,对于新四军的后备物资供应不积极。

新四军在派人去领弹药装备时,国军一直找借口拖延,叶挺为了取得物资,以辞职来要挟国军。

除了威胁国军这几次外,叶挺的辞职还与新四军内部有关。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8)

我军自从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就坚信“党指挥枪”的原则。

叶挺现在已经不是共产党人,我党为了保证军队在党的手上,就把军队的实际指挥权交到了副军长项英的手上。

项英,1922年就加入了共产党,属于党内的元老人物之一。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9)

加入共产党后,他先后在武汉,上海等地开展工人运动。

在项英的领导下,多场工人罢工运动取得胜利,而他也成为公认的工人领袖之一。

后来的项英在南方战场上积极展开游击战争,敌军发动多次“清剿”都不能将其消灭,成功的为我军保留了革命骨干力量,巩固了苏区的革命根据地。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10)

因此,党内是更加信任项英的。在新四军中,最后的决定权是在副军长项英的手上。

在抗战的这几年来,我党敢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在敌后方战场有力的牵制了日军,先后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的胜利。

由于我党坚持与广大的人民群众在一起,在党的号召下,有众多人民群众在抗战中加入了我党。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11)

据统计,到1938年,三万多人的八路军已经发展到15万多人,而新四军也由10300人发展到了25000人之多。

而这,也正是蒋介石决定发动事变的根本原因,在蒋介石的密令下,顾祝同制造了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12)

皖南事变

1940年,国民党致电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和新四军叶挺军长。

在电报中,国民党恶意污蔑八路军和新四军。并且要求八路军和新四军在一个月内开往黄河以北。

针对国民党的抹黑,我党发了复电,在复电中坚决反驳国民党的栽赃陷害和无理要求。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13)

经过党内的会议,决定一切以抗战大局为重,新四军在皖南的部队奉命移动到了黄河以北。

其实,汤恩伯,顾祝同等部队早已经向皖南方向进军,企图与日军一起夹击新四军。

这场针对新四军的阴谋,我党并不是没有料到。

早在1938年,毛主席就在电报中表示希望新四军以后可以往苏北方向发展。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14)

后来,我军在会议上制定了新四军的发展战略方针“向南巩固,向东进攻,向北发展”。

当时的陈毅,担任新四军第1支队总司令,他也认为皖南地区属于国民党的管辖范围,太过危险。

看到毛主席的建议后,陈毅深以为然,在新四军军部会议上多次谈及此事。最终,陈毅率领第一支队去往苏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15)

1939年,新四军的大部队仍然留在皖南地区,没有前往苏北地区的意思。

为了贯彻我军制定的新四军发展战略方针,周总理代表党中央亲自去往新四军的皖南总部,督促项英立刻率领新四军向苏南地区,与陈毅军队汇合。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16)

那么,项英为何不愿意率领新四军往北发展呢?

首先,皖南地区的革命根据地十分重要,项英不愿意放弃来之不易的皖南地区。

其次,项英受王明右倾机会主义影响较大,他坚定的认为,在抗战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国民党不可能会大举进攻新四军。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17)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项英在面对毛主席的建议和中央的指示时,才一直犹豫不前。

但正是项英的这个决策,导致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遭到了重创。

在项英率领新四军前往黄河以北的路途中,国军早已悄悄做好了埋伏。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18)

在部队行至茂林地区时,国军七个师的兵力在此对我军包围袭击。

枪声打响后,项英和叶挺迅速反应,指挥将士们英勇作战。

在部队行军前,为了应对有可能出现的战斗,新四军分为三个纵队,项英指挥三个纵队对敌反击。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19)

皖南地区的枪声传来,中共中央一面向国民党交涉,要求其停止对新四军的包围,让出通路,另一面开始注意新四军在茂林地区的局势,并且指示新四军往东突围。

但国民党剿灭新四军的决心已定,并没有理会我军的电报。新四军率领三个纵队向东突围也未能成功。

陈毅与刘少奇率领的新四军第一支队得到消息后,立刻请示中央,要求率队支援新四军大部队。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20)

之后,陈毅率领的新四军第一支队,按照围魏救赵的战略,在苏北地区对国军发动进攻。

但这些都不能减轻国民党对新四军的攻势。最终,新四军被打散,三个纵队只能分别组织兵力突围。

突围的三个纵队全都损失惨重,三个纵队中,第二纵队总指挥周桂生在突围时不幸牺牲,第三纵队总指挥张正坤被敌军俘获,后来也壮烈牺牲。

只有第一纵队总指挥傅秋涛靠着当地一些人民群众的帮助成功突围。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21)

新四军总指挥部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定分批突围。

叶挺和项英分别带领司令部和政治部分两路突围。

尽管将士们都以一当十,拿出不怕牺牲的勇气和敌军展开肉搏,但敌人兵力太多,新四军只有少数几人突围,其余人全都壮烈牺牲。

军长叶挺在去谈判时被敌军俘获,与他同行的饶漱石运气较好,历经艰险走出了敌人的包围。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22)

另一路的项英和周子昆在路上被叛徒刘厚总杀害,袁国平因为收了重伤,不愿连累战士们,自戕而死。

皖南事变给我军造成了重大损失,它给我军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重新成立的新四军

1941年的皖南事变,对于我军来讲,是一次惨痛的教训。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23)

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对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行径进行了揭露与曝光。在报纸上,周总理写下“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

当时国内各大党派纷纷对国民党进行谴责,一些海外华侨也在声援共产党,社会各界的爱国人士举行各种活动,抗议国民党的反动行径。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24)

在国民党内,也有宋庆龄,柳亚子等左派人士举行游行示威,对于国民党的这次行动表示不满。

在国际社会上,除了苏联政府反对国民党的这次行动外,蒋介石一向倚重的英美两国也私下里通知国民政府,不准国民政府与共产党交恶。

国民党的这次分裂行为,使得国民党的政治地位空前下降,共产党的地位空前提高。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25)

发生皖南事变后,中央军委以为国民党已经全面投降日本,一度决定与国民党在军事上,政治上全面破裂。

正当我军布置部队,积极应对与国民党全面破裂的时候,一个消息传来了。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26)

1941年1月26日,日军发动了豫南战役。胡宗南部奉命调往前线与日军作战。

这时国军派遣张冲来与我军谈判,我军在与张冲接洽后,意识到蒋介石可能还没有向日军投降。

在中央会议上,刘少奇提出的“政治上采取攻势,军事上采取守势”的战略被采纳。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27)

我军提出了著名的十二条,并且表明在国军未同意十二条之前,拒绝参加国民党召开的国民参政会第二届会议。

之后,蒋介石为了妥协,提出要选周总理为参政会的主席团成员。

但我党仍然拒绝了这一提议。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28)

最终,我党看到国军的胡宗南部调离陕甘宁边区,而且国军在华中地区的兵力也得到了削弱,这才与国民党关系渐渐趋于缓和。

但皖南事变给了我党一个极为深刻的教训。

在事变发生前,项英屡次违反中央的指示,耽误了部队北上的大好时机。他的摇摆不定,给了国军围攻新四军的机会。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29)

事后,在作战会议上,刘少奇同志曾经形象的描述了此事:“守着皖南那块弹丸之地,本以为是守株待兔,没想到等来了老虎”。

如果项英能够像陈毅一样听从毛主席的建议,那么新四军也许不会陷入被国军包围的境地。

在皖南事变发生时,我军过于依靠和国民党谈判,幻想着通过谈判就可以解决问题。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30)

这是对于国民党军队“剿共”意图的错误判断,国民党甚至还以“叛军”为名,撤销了新四军的番号。

正是由于我军没能在军事上及时作出反应,导致新四军在被围攻时孤立无援,没能得到援军的支援。

在新四军行军过程中,没能提前勘察地形,对于路途中的道路,河流以及沿途的物资补给线路了解不足,导致在茂林地区被敌人埋伏。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31)

在战争过程中,项英也犯了多次错误,耽误了突围的最佳时机。后来,新四军的指挥权交到了叶挺手上,但为时已晚。

叶挺在被俘后,先后被关押在上饶,重庆等地,关了五年多才被放出来。

皖南事变中,新四军的众战士们与数十倍的敌人激战七天七夜,最终除了有几人逃出来外,其余的战士壮烈牺牲。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32)

事后,国民政府竟然把新四军定为“叛军”,还奉命捉拿叶挺和项英。

为了反击国民政府,1月20号,中共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军部。

在作战会议上,决定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33)

陈毅在供职会议上说道:“将士们,不要担心不要气馁。新的新四军诞生了,共产党人是打不倒的。以后的新四军,会更加强大。”

结语

皖南事变是我党对于时局的判断失误导致的,但是经过这件事情后,我军看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真实丑恶嘴脸。

自此之后,蒋介石心胸的狭隘,目光的短浅,都暴露在世人的眼中。

皖南事变损失多少人(皖南事变时陈毅一兵无损)(34)

国民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远,而广大人民群众深深同情新四军的遭遇,对于国民党越来越厌恶。

其实,平心而论,皖南事变对于双方,对于国家都没有好处。它只削弱了抗日力量,辜负了国内外爱国人士对于统一战线的信心。

在皖南事变事发当日,曾有日军的飞机在茂林地区盘旋“观战”。

蒋介石贸然发动的这场事变,只不过是让日军可以更顺利的入侵中国而已。

大家觉得蒋介石做的对吗?


参考文献

1童志强.陈毅对皖南事变的反思[J].大江南北,2022(01):11-14.

2欧阳青.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将领突围历险记[J].党史博览,2021(01):59-64.

3张腾.皖南事变前后中共中央对时局的判断与应对[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39(06)

4胡水华.皖南事变国共误判之剖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6,36(01):37-4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