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画大师宫崎骏(漫画之父手冢治虫)

日本漫画大师宫崎骏(漫画之父手冢治虫)(1)

手冢治虫曾说道:"铁臂阿童木是我一生的败笔,我输给了金钱与名声。"

手冢治虫无疑是日本漫画之父、动画之神。他这一生创作了无数精彩作品,《铁臂阿童木》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也可以称其为旷世巨作,因此,对于这样一部作品,手冢治虫为什么会如此遗憾、悔恨呢?

日本漫画大师宫崎骏(漫画之父手冢治虫)(2)

年少被欺,救赎成爱

手冢治虫曾笑称漫画是他一生的老婆。虽是笑称,却可以看到对漫画的热诚,而这种热诚始于手冢治虫的童年。

1928年11月3日,手冢治虫在日本一个开明的家庭出生。他的父亲爱看漫画,母亲从小就喜欢给他读漫画,所以从小就手冢治虫就对漫画有浓烈的兴趣。

日本漫画大师宫崎骏(漫画之父手冢治虫)(3)

除了兴趣外,漫画对于手冢治虫而言是救赎。在小学时期,因为身体虚弱、瘦小手冢治虫经常被同班同学嘲笑,甚至有同学脱下他的衣服来捉弄他,是漫画改变了这一切。

大概因为父母的缘故,手冢治虫家中堆着许多漫画书,孩子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所以渐渐地许多小朋友都喜欢找他看漫画。在学校欺负手冢治虫的人也因此变少了许多。毫不夸张地说:漫画是手冢治虫的神明,但后来的《铁臂阿童木》却推翻了一切,它只是赚钱工具罢了。

1939年,手冢治虫因为《原色千种昆虫图谱》迷恋上昆虫采集,开始创作昆虫相关的绘画,他中学一年级画的昆虫图鉴更是获得了NHK工作人员的称赞。

日本漫画大师宫崎骏(漫画之父手冢治虫)(4)

逆流而上,迎来成功

手冢治虫的创作之路充满着坎坷。

1944年,手冢治虫被强制派到军需工厂做劳动员,每天接受着军国主义的教育,做重体力活,吃食却又不好,因为手差点被感染坏死,所以后来手冢治虫去学了医,这段经历奠定了手冢治虫漫画对于刻画人物的真实风格

日本漫画大师宫崎骏(漫画之父手冢治虫)(5)

1945年,手冢治虫由于《海神兵桃太郎》立志成为动画家,并正式开始创作漫画。当时日本没有现在这样好的动漫制作氛围,加上战情对日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当时总有人质疑手冢治虫:"画漫画,现在是战争时期,你想干嘛?",是老师和母亲一直的鼓励支撑着他走了下去,所以在自传中手冢治虫总是提到母亲和老师,十分感激这两个人的激励。

的确,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孤军奋战都是很难获得成功的,一旦没有了支撑下去的力量,任何事情都会有崩塌的可能。

日本漫画大师宫崎骏(漫画之父手冢治虫)(6)

功夫不负有心人,1947年,手冢治虫创作的《》在日本销量超过了40万,不过事实上那几年手冢治虫的经济情况却并不好。

手冢治虫的漫画《铁臂阿童木》就诞生于这样的时期

1951年日本战败,日本民众尝过了原子弹的滋味,士气低迷,或许是为了鼓舞民众的士气,1952年,善良勇敢正直的"Atom(阿童木,也就是原子的意思)出世了,却遭到了很多人的嘲讽。

日本漫画大师宫崎骏(漫画之父手冢治虫)(7)

手冢治虫在自传中提到:"1951年当我开始画《铁臂阿童木》时,为人父母者、教育工作者对这部作品批判非常强烈。批评作品荒唐无稽的最多,"怎么会制造出机器人来呢"、"人类不可能去月球的""日本根本不可能修建什么高速公路、生产高速列车"等等。"

在如此恶劣的舆论下《铁臂阿童木》仍旧火了,但并没有缓解手冢治虫的经济压力,因为当时做漫画不怎么赚钱,这也是导致《铁臂阿童木》后来变成手冢治虫赚钱工具的原因,经济压力下要完成的作品太多,自然也就分心了。

迫于经济压力,当时动画版权播放费又低,所以手冢治虫只能选择低价制作日本第一部电视动画《铁臂阿童木》。

日本漫画大师宫崎骏(漫画之父手冢治虫)(8)

1963年《铁臂阿童木》一经播出便火遍日本,更是被许多国家引进,也因为这部动画,成功地改变了许多人对于漫画的偏见。

手冢治虫作为日本动漫界第一代人物接受了低廉的动画制作价格,导致后期日本动画制作价格都变得低廉,对于动画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他因此被许多人诟病。宫崎骏表示讨厌手冢治虫或许也有这一方面的缘故吧。

日本漫画大师宫崎骏(漫画之父手冢治虫)(9)

但我认为这并不能怪手冢治虫先生,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付出代价,对于当时的动画行业而言,无论谁走出第一步必须要作出让步,天下可没有免费的午餐。更何况如果没有手冢治虫,日本或许也成为不了现在这样拥有世界影响力的动漫大国。

在手冢治虫的身上我看到了日本动漫积极乐观的精神。其中最具特征性的便是他作品中对于生命的悲悯。

日本漫画大师宫崎骏(漫画之父手冢治虫)(10)

怜爱角色,悲悯生命

或许是因为手冢治虫曾经历过战争,后来又去学了医,他才能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在手冢治虫1967年发布的《纸堡》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空袭过后警报还没有解除,京子和手冢只能选择逃亡,逃亡途中路上遍布着尸体,其中有一头已经被烧死的牛。劳累和饥饿笼罩着他们,手塚笑着说,要不要吃那头牛看看?女孩子被他吓吐了,手冢才连忙道歉说那是开玩笑的。

这段描绘初看觉得有些残酷,但实际上充满着无奈。面对生命,手冢治虫有着自己的理解。

日本漫画大师宫崎骏(漫画之父手冢治虫)(11)

手冢治虫曾经提到:"只要是生命,不管是人类或其他生物,都是完全平等的。"

对于生命的深刻理解使得他的作品总是很前卫。

在1949年手冢治虫创作的漫画《大都会》的描绘中可以看到被机器人代替工作的人,也可以看到被享受机器文明的人,更可以看到为机器人争取人权自由的群体,可以看出手冢治虫对于机械与人类的发展是有着前瞻性的思考。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1964年《铁臂阿童木》的番外《地上最大机器人》中结尾很仓促,阿童木对于机器人相互厮杀的反问从剧情上立不住脚,手冢治虫在这部作品中对于生命意义的把控带着些草率,可以说是他创作生涯的一大缺憾吧。

虽然如此,但这并不能掩盖手冢治虫本人的光芒,他依旧是日本漫画之神,依旧是对生命充满悲悯的创作者,依旧是人们心中最伟大的漫画家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