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为啥出文人(人文桐城阅古偶得)

桐城为啥出文人(人文桐城阅古偶得)(1)

阅古偶得:方涂山面折权贵

文|桂秉权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是大中学语文教材名篇之一,文中提到的“宗老涂山”,是一位具有铮铮铁骨的桐城诗人。

涂山名方文,字尔止,著有《涂山集》。明末诸生,入清不仕,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施闰章称他“以诗名世者三十年”。当时,溧阳的陈名夏,乃崇祯进士、授编修,顺治时降清,官至秘书省大学士。一次陈请假南归,参与文人雅集的时候,拿出了自己的诗稿,请方涂山评定。方本来即鄙其人,看了诗后,淡淡地说:“诗很不错,但要改三个字,才可以传世。”陈名夏以为他一介布衣,对大学士的诗不敢多加评议,所以假惺惺地说:“要改的怕不止三个字吧,但不知方先生要改的是哪三个字?”方涂山态度严肃起来,一字一顿地说:“陈—名—夏!”座中人都惊呆了,陈名夏辨出了话外之意,也恼羞成怒:“当心我会让你掉脑袋!”说罢拂袖离座而去。大家都说方涂山太戆了,涂山微笑说:“我说这话,就是准备掉脑袋的,诸公何忧!”

读了清朱书《涂山先生传》这段记载,联想到《左忠毅公逸事》中写左光斗在狱中向史可法说的话,其对阉党之恨,对史公之爱,刚正之气感人至深。《左忠毅公逸事》仿司马迁笔法,在文末交代了叙述的根据:“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如果我们了解了方涂山具有怎样的性格,便会感到《左忠毅公逸事》一文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方涂山、方苞和左公思想上的共同点乃是重要的因素。

清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方涂山曾在常熟访友,五年后于康熙五年(一六六六)与常熟钱龙惕相见于吴东山,龙惕曾作《忆昔行》,追述了复社大会虎丘的往事。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桐城为啥出文人(人文桐城阅古偶得)(2)

桐城为啥出文人(人文桐城阅古偶得)(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