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各时期作品 听了这款巴赫入门作品

游说音乐

古典音乐大喇叭

巴赫各时期作品 听了这款巴赫入门作品(1)

每一期有故事

每一期有音乐

每一期有精彩

希望

每一期

有你来过的痕迹

听了这款巴赫入门作品,从此就是巴赫“门中”人……

古典大喇叭

第9号

说起大名鼎鼎的巴洛克音乐时代德国的伟大作曲家、键盘演奏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现在可是红透了天。

巴赫各时期作品 听了这款巴赫入门作品(2)

但他生活的时代,音乐发展的大环境并不成熟,当然,也可能和他本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不能完全埋怨环境的不利,毕竟和他同时代的音乐家——亨德尔,相比巴赫就更善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巴赫是依靠音乐谋生的人,除了他神乎其技的管风琴即兴演奏技巧享誉神圣罗马帝国几个选帝侯的疆土以外,他那些换面包和啤酒的作品,被当作应付事的交差之作束之高阁,许多在他生前只演出过一两次,这和他前辈的音乐家们过的日子几乎没有差别。

巴赫各时期作品 听了这款巴赫入门作品(3)

巴赫拥有一份宫廷乐长的职位,还兼任某所教堂的管风琴师,业余时间把自己一屋子的孩子们培养成也能用音乐换饭吃的接班人,再去安静地享用他的啤酒和香肠……

巴赫各时期作品 听了这款巴赫入门作品(4)

巴赫去世后,被埋没了太多太多年……

直到音乐的历史车轮行进到浪漫主义时代,巴赫的《马太受难曲》经门德尔松的大力推广,他才得以重新站在世人的面前,扬名世界。

关于拥有一双“慧眼”的音乐家门德尔松

我们放在下期来讲

巴赫各时期作品 听了这款巴赫入门作品(5)

自从巴赫的音乐地位被重新定义之后,描述巴赫的头衔越来越多。

有人说他是“音乐家里的数学家”、有人说他是“音乐家里的哲学家”,还有人说他是“音乐家里的对位大师”……从这些头衔也看得出众人对巴赫的独特评价与膜拜,能在音乐圈子里面当数学家、哲学家的可真不多见。

巴赫各时期作品 听了这款巴赫入门作品(6)

巴赫的很多作品在现在看来都深奥难懂,如果再加上谱例分析估计就彻底歇菜了。

巴赫各时期作品 听了这款巴赫入门作品(7)

从流于后世的各类钢琴作品来看,巴赫绝对是一位好老师,虽说其教学水平我们现在并不能了解太多细节,但从教材编写上来看,就能体现出很多教学方面的优秀品质。

巴赫各时期作品 听了这款巴赫入门作品(8)

从最简单的适合初学小朋友们弹奏的练习曲、一直到被誉为习琴者必弹的、可以顶破天花板的经典钢琴作品、被称为钢琴界的“旧约圣经”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可谓体系完备,思路一致,有种“手眼通天”的感觉。

况且,除了这些,还不用说其他各类音乐体裁、题材作品之浩瀚。

巴赫各时期作品 听了这款巴赫入门作品(9)

学钢琴的人都知道,从难度不高的初级作品开始,就能体会到浓烈的“巴赫风格”扑面而来,而弹琴的第一个“技术门坎”可能也都是巴赫带来的。

刚开始弹巴赫时,往往会觉得不适应,本来感觉练习起来挺协调的双手,此时根本不受自己控制,这种患上“手指机能丧失症”带来的沮丧与灰暗,相信不少人都经历过。

巴赫各时期作品 听了这款巴赫入门作品(10)

不仅仅是初学者会遇到巴赫作品的“坎儿”,别忘了,他还出产有“顶破天花板”的经典教材在等着你。

巴赫各时期作品 听了这款巴赫入门作品(11)

本来十个手指共同用力,就像砍刀切下一般弹出的音乐该有多整齐?

这下可好,巴赫偏要求你十个手指弹出四五个“不整齐的”声部,比如某两个手指弹一个声部——强一些、突出一些,某三个手指弹两个声部——弱一些,低调一些,硬要把十个手指分出个你强我弱来。

巴赫各时期作品 听了这款巴赫入门作品(12)

十指生的平行世界,我要变—变—变成多维的“立体声”世界,谈何容易?弹何容易?

有一位钢琴老师追求极致声部效果,让一位学生练习一首巴赫的作品,只弹两小节,就用了一个月……

巴赫各时期作品 听了这款巴赫入门作品(13)

巴赫《钢琴十二平均律》谱例

虽然深奥 难弹奏,确实不妨碍很多人非常喜爱巴赫的作品,而且是带着崇敬和迷惑般的喜爱。

这就是巴赫作品的高境界,让你觉得好,但说不出理由,巴赫的东西是真正的“低调奢华”。

巴赫各时期作品 听了这款巴赫入门作品(14)

巴赫的音乐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并不局限在弹奏比较难的作品中,如果必须先弹or听其高难度作品才能作为敲门砖,估计喜爱他音乐的人会大幅减少吧。

巴赫各时期作品 听了这款巴赫入门作品(15)

巴赫的作品中,有些是具有让没有任何听觉经验的人全盘接受与喜爱的能力的。

没有任何门槛,只要听过,便可以非常喜爱。

成为名副其实“喜爱巴赫音乐的一员”。

巴赫此时轻描淡写地对几百年后的我们说:“你们喜欢什么我知道,信手拈来,但那不是我的兴趣点。”

本期,我们推荐的音乐,就属于这一类、能给初级欣赏者带来无限自信的巴赫作品——《G弦上的咏叹调》。

这首经典之乐,你可以选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去欣赏,无违和、无界限,就是那么高贵而且朴素地陪伴着我们。确实,即使巴赫只有这一部作品传世也足够使他成为不朽。

巴赫各时期作品 听了这款巴赫入门作品(16)

游妍丽推荐

今天选择了两个相距几十年的录音版本,两支乐团分别是卡尔里希特指挥的慕尼黑巴赫乐团和莱因哈特戈贝尔率领的科隆古乐团。

(音频受限,请移步游说音乐聆听,全网各平台同名称都能找到我)

J.S. Bach: Orchestral Suite No.3 in D Major

巴赫各时期作品 听了这款巴赫入门作品(17)

(音频受限,请移步游说音乐聆听,全网各平台同名称都能找到我)

J.S. Bach: Orchestral Suite No.3 In D Major

巴赫各时期作品 听了这款巴赫入门作品(18)

这两版录音代表了欧洲音乐界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对巴赫音乐应当如何演奏认识的改变,从接近浪漫主义传统的卡尔里希特版到回归巴洛克演奏规范的戈贝尔版。

两版录音时长的差别有1分钟左右,凝重与欢快恰恰是两代音乐家对巴赫不同的阐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