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修辞手法选择题加解析(高中语文实用资料)

本考点为全国卷必考内容,一般穿插在文学类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仿用句式等题型中考查,2020新高考山东卷则专门设置了一道主观题考查“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可见其在新高考中受重视的程度。根据相关文件,“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共9种,备考中对这些内容要重点掌握。

【重点知识】

根据修辞效果的不同,我们将上述9种修辞手法分为“生动形象类”和“增强语气类”两大类。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划分,在某些特定语境下,一些修辞手法可能兼有上述两种表达效果。

(一)生动形象类

所谓“生动形象”,是指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使得被描述事物的的某一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1.比喻

定义:比喻,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

分类:

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就像、好像、好比、好似、恰似、如、有如、犹如、仿佛......

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借喻

应当注意不要与现在所说的隐喻(即暗喻)相混淆。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

作用: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增强文采。

2.比拟

定义: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分类:

① 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② 拟物。拟物又包括两类:一是把人当做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二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写。

高中语文修辞手法选择题加解析(高中语文实用资料)(1)

回复关键词:“常见修辞” 获取专题资料

注:来源于网络,仅供资源分享,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