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女子敢死营最后的下场(战时期俄国妇女敢死营)

建“妇女敢死营”的构想始于西伯利亚地区的一名普通村妇雅什卡。因生活所迫,从5岁起,雅什卡就为地主家做活,因此生得肩膀宽大有力,据说能轻易举起90公斤的重物。

16岁时,雅什卡嫁给了当地一名男子,开了一家小店,过着平淡的生活。

正当雅什卡的生活开始好转时,一战爆发了,她的丈夫应征参军。不出一年,1915年6月,雅什卡接到消息,丈夫在战斗中死了。雅什卡决定赴前线为丈夫报仇。为此,她直接给沙皇发电报,请求参军,后得到了沙皇的批准。

苏联女子敢死营最后的下场(战时期俄国妇女敢死营)(1)

雅什卡在前线的两年里,将生死置之度外,像男人一样冲锋陷阵。在白俄罗斯境内的那拉奇湖战斗中,所有的军官都阵亡了,剩下的士兵畏缩不前。这时,雅什卡站了出来,端起枪向前猛冲。在她的号召下,男兵们开始发起冲锋,最后俄军取得了胜利。雅什卡也因此获得了沙皇颁发的圣乔治十字勋章。

克氏需要树立这样的榜样,以消除人民心中的反战情绪。于是,1917年5月21日傍晚,雅什卡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征兵工作。在首都圣彼得堡的马里恩斯基剧场里,雅什卡涨红着脸号召妇女加入敢死营。雅什卡说:“重要的是要让男人们感到羞愧……一两个女兵足以为整个前线树立榜样。

在雅什卡的号召下,当天就有1500名妇女报名参军,后来又有500人报名。大多数人的年龄在18到30岁之间,有女大学生、贵族女性、职业妇女和农民。她们参军的理由多种多样,根据当时的报道,有的人是因为“爱国”,有的人为了荣耀,有的人则为了摆脱家庭对自己的束缚……其中,更多的人像雅什卡一样,是为了给在战场上死去的亲人报仇。

人员确定下来后,雅什卡带领女兵投入了训练,来自临时政府警卫团的19名男兵担任了妇女营的教官。训练的内容很简单,无非是些队列行进、打靶及夜间行动之类。针对女兵们力气小的特点,临时政府给她们配备了骑兵用的卡宾枪,这种枪比普通的卡宾枪轻5磅左右。于是,在此后的4个星期里,不管刮风下雨,这些剃成光头、穿着男军装的女兵从每天凌晨5点到下午6点都会出现在训练场上。

苏联女子敢死营最后的下场(战时期俄国妇女敢死营)(2)

为了让女兵尽快从柔弱的女性成为坚强的战士,雅什卡还作了一系列的规定。她鼓励大家抽烟、喝酒,甚至连笑也只能咧开嘴大笑,因为这样“看上去更豪迈一些”。

6月21日,在圣彼得堡的圣艾萨克大教堂做过祈祷之后,“妇女敢死营”的300名女兵拔营起寨,赶赴前线支援西北战线的第10军525团。行前,每个女兵都宣誓“决不投降”,并领取了一颗氰化钾剧毒药丸,以备在被包围时服药自杀。

苏联女子敢死营最后的下场(战时期俄国妇女敢死营)(3)

女兵们在前线安营扎寨后,一群嬉皮笑脸的男兵就跑了过来,嚷着要“见见姑娘们”。哨兵一脸严肃地告诉他们,这里没有姑娘,只有战士。男兵撇撇嘴,说着不干不净的话离开了。从那以后,“妇女敢死营”的女兵们一直处在周围男兵的“关注”之下。

9月底,约有400名第二“妇女敢死营”的女兵被送上前线,然而她们还没放一枪,“十月革命”的消息就传来了。“十月革命”时,雅什卡带领第二“妇女敢死营”的3个排女兵,作为卫戍部队,和哥萨克兵以及士官生一起驻扎在圣彼得堡的冬宫。

11月21日,由于女兵们自己的请求,布尔什维克军事革命委员会下令正式解散“妇女敢死营”,于是女兵们又重新穿上平常的服装。“妇女敢死营”从开始组建到被正式解散,整整存在了半年时间。

“十月革命”后,被捕的雅什卡拒绝与新政权合作,她逃到了美国,在那里寻求反布尔什维克力量的支持,甚至还拜会了当时的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1919年,俄国爆发内战,雅什卡返回俄国,并组织了一支妇女医疗队,为白军将领高尔察克效力。高尔察克垮台后,她回到家乡托姆斯克,侍奉父母。

1919年12月25日,雅什卡被契卡(即肃反委员会,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间谍组织克格勃)关押。1920年5月16日,根据契卡的指令,雅什卡在鄂木斯克被枪决。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大海战II》现在又出正统续作《大海战:烈焰与重生》,目前火爆封测中,封测报名网址: nf2.kupai.me 加入我们一起重温那逝去的青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