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诗由心而生(情由心生诗歌赏析)

情由心生 ——赏析蒲彩荣诗歌《寒露》 心旷

情诗由心而生(情由心生诗歌赏析)(1)

是友情。是爱情。是亲情。或者什么都不是,纯粹是写景。但不管是写景还是抒情,诗人始终没有离开一个字——心。万事万物,她所想、所思、所表达的,都是从心出发。这景这情这心,三合一诞生出了一首诗。此诗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能否经久传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填补了自己作品之前没有的那一页空白,获得了快感,就足够快乐。

《寒露》一诗单看题目,完全可以想象成就是一首写节气写景物的诗歌,但我说了,不管是抒情还是写景,都是从诗人的内心出发,离开了心,什么都做不了。景由心起,情由心生,文字符号就出来了,然后再在脑子里腾云驾雾一番,再然后提笔在纸上写下来,就成了一篇作品,最后反复加工,就变成了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于是,读者开始各抒己见了,褒贬不一。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什么样儿的声音都有。景不再是景,情也不再是情,变成了情景交融。

寒露是中国民间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一般在阳历10月8—9日,靠近重阳,是24节气中最早出现的“寒”字,属晚秋,气温由凉爽开始偏移向寒冷。天气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身体和心情的变化。人的思想是丰富的,心是敏锐的,每一个节气的到来都会生出诸多不同的感慨,尤其是秋季。诗人陈哲夜写过一首《疾病与天气》的诗,把人的思想情感倾倒的淋漓尽致,蒲彩荣的这首《寒露》描述的也是个人情感,倾泻翻滚。

紧挨着九九的华丽背影

你来了。像身披红盖头的朱槿花

装满丰富 又像那禾场上

蓄积的五谷 粒粒饱满

像飞机在地平线上起飞一样,由缓慢到缓,渐渐提速,直至平稳地飞入空中,没有一个旅客出现晕机。《寒露》这首诗起笔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像飞机起飞一样,由缓慢到缓、到慢慢提速,糅合了摄影家、画家的目光与思维,把本是“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的冷峻画面没有直接快速地勾描出来,而是保留着秋分最后的丰收喜悦,让看画看诗的人温暖的走进,自然的接受。

诗人的心美、心善,她不是不知道寒露的景象,只是不愿意来的这么突然。每一个人对美的事物总希望快一些到来,不美的事物又不能抗拒的,希望它慢一些发生。诗人顾此及彼,也为了体现艺术魅力,从重阳日出发,尽管此时是下山,但登山望远祈福后,就等于是梦想成真了,下山的心情绝对是舒畅的。所以,这个虽然是下山的路线,但人人走的精神倍儿爽。诗人巧妙的设计,虽说不上艺术上乘,但也是匠心独裁。而里面的“你”,表面看是指寒露,我个人总觉得,诗人隐射的更像是自己。这隐的很有趣儿,让我想起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可是啊,寒露毕竟是寒露,无论你再怎么的隐,多么的不希望它冷峻的面孔出现,都无济于事,道法自然,任何人无法去篡改。于是,寒从脚底生了,心情也跟着变化了起来。

你交与的锁匙 锈迹斑斑

像尘封许久的往事。烟雨如织

恰似我一怀愁绪。紧紧地攥住

匙链,像握住一季诺言

天冷下来,所有的生命都失去了生趣,唯有人的思维这时候表现得最为活跃。热胀冷缩。冷,最容易让人的心得到安静,但安静的心又最容易腾出时间来浮想那些没用的过往的往事,对女诗人来说,情最是浓烈。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一个情字,瞬间乱了方寸。

你看她,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锁早不知道了去向,就算钥匙不生锈,也是毫无用处,可她还一直保存着,舍不得扔。为什么舍不得?因为那些年烟雨如织的往事忘不掉,这把钥匙是当年爱情最为稳妥的保护神,原以为只要有它在,幸福就永久在。现在呢?钥匙仍在,但锁已不在了。自然的,爱情也不复存在,于是,才发现当年的自己是多么的天真,多么的不谙世事。才知道,什么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如同这把钥匙跟它已经丢失的锁一样,看似二者不可能分开,但手中的钥匙可以证明,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

曾经的烟雨如织绿柳如丝,如今是一怀愁绪老树昏鸦。俗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可她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到了黄河心也不死,哪怕钥匙早已没有了任何用处,满怀的愁绪深之又深,握住匙链的诺言握的再紧也只不过是风,但还是心甘情愿的要折磨自己一回。这自作孽啊,不可活。可这个世界上,不仅只有诗人这样,很多人都这样。这是李清照说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最近总是新来瘦。谁都知道是为什么,诗人也坦率的承认: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是离怀别苦。这真的是让人又疼又怜,可无法营救。

去往你的城。一路上长满青苔

牵牛花儿停止哭泣

一丛红色的芦苇湿了纱衣

他们抱头取暖,惺惺相惜

是诗人拉长思念在臆想么?是诗人曾经为挽回这段失去的爱情付出努力营救的行动么?诗人知道答案,我不知道。我也不想弄明白,诗人也不会告诉我答案。我只知道,这一节是在上一节的基础上加大了对往事不堪回首的追忆。全诗四行满是思念、满是祭奠、满是愁绪。好一派凄凉的画面,尤其是那一丛红色的芦苇湿了纱衣,我的脑子里幻觉出来的画面是《山楂树之恋》老三临终时听见静秋喊她自己的名字眼角流出的两滴红色的泪。当然,也可以用苏轼的话说,无处话凄凉。景物刻画,心情渲染,这些,诗人都是在说明一样东西:思念成疾。

蝶小妖也说,思念有罪,我愿服刑。

好吧,女诗人一旦为情爱起来,就成了怪物,老天爷也抑制不住。

割不断的思念,通透而金黄

像千年的琥珀。蚂蚁在枫树下

浅吟低唱。卑微的音符连着

一株含羞草的快乐,或悲愁

情悠悠,思悠悠,岁月悠悠;爱悠悠,恨悠悠,往事悠悠。这份明知不可能再获得或根本就不可能得到的爱情都快让自己生病了,可还是停不下来去思念,而且,越思念越猛烈,越思念越激动,甚至心情还微漾了起来,因为想到了许多当年纯净的,货真价实的金子般美好,或以后会发生的美好——“割不断的思念,通透而金黄/像千年的琥珀。/蚂蚁在枫树下/浅吟低唱。”

沙叶新说:“纵然我被欺骗一千次、一万次/我也要相信/总有一朵花是香的/总有一滴血是热的/总有一种情是真的”。(沙叶新《也要相信》)

关于爱情,蒲彩荣也是。只是到了最后,她的思绪又被拉回到了现实中来——悲愁。但此时的悲与爱情不是很关联了,倒是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即是在悲自己,也是为远方的那个人而悲。

真是啊,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这一节可以说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情感的宣泄到这里就达到了顶峰,接下去开始要退潮了。从这一节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整诗人的心情和上下面貌,从最初的自然平和稳健到后来的情绪波动,再到完全失控,最后慢慢的回到现实中来,这一全过程的起伏跌宕变化,跟钱塘江涨潮特别像。只是,钱塘江涨潮给看客带来的是爽,精彩、过瘾、刺激!而诗人的这首诗给我们带来的是叹息,是心疼。

有雨无风。是今秋最大的败笔

蝴蝶只能低飞。他心爱的花儿

在峭壁上巴巴凝眸

他们相互对峙,望穿秋水

秋风秋雨愁煞人。冷空气的雨天,无论有风还是无风,都是一颗潮湿的心。但诗人在这里说,今秋最大的败笔是有雨无风。为什么她希望有风呢?我不禁想起一句网络诗:秋雨绵绵妻独宿。当人倍感凄凉孤独的时候,风的存在,有时候也是陪伴的知音,带给自己稍息的安慰。就像我,寒冬腊月喜欢北风呼啸。由此可知,在这个秋雨绵绵的季节,诗人一个人惆怅的心绪,这悲秋,百年多病独登台,是多么的凄凄惨惨戚戚呀。

到了这个时候,剩下的只有死心,但诗人一颗纯粹、天真无邪的心,浪漫的基因始终剔除不掉,她仍旧执拗地希冀着美好,哪怕是像牛郎织女那样隔着银河遥遥相望,望穿秋水也不惜。她始终因爱爱着,成了现实诗经河流边的一株蒹葭。

我佩服诗人的纯情、执拗,感动她为爱做出的奉献。真希望她能像卓文君一样写一首轰烈的诗出来。而此时,我很想为她读两句诗: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月亮上来。一船弯弯的忧伤

载着星子的体温。西楼的女人

蘸着寒露抒写,秋天的最后

一个童话已接近尾声

思绪终于安静下来回到现实中。现在不再是有雨无风的秋夜,而是月满西楼,恰巧碰上寒露日。这是一年里秋天最后的停留,一场思绪的游走如黄河翻滚。情字易缠,但难解,秋天的童话是属于诗人的,诗人的情感是属于爱情的,爱情一不小心就被弄得支离破碎。这个秋天,诗人把自己的心又弄得支离破碎了一次,只为等那封云中谁寄锦书来。锦书到底是没有等来,到让自己巴山夜雨涨了秋池。记录是为了遗忘,那就记录成诗吧,才不枉在这个秋天里又活了一季。

诗人曾说自己要是一块石头该有多好,偏偏自己有血有肉。可她忘了,天底下最有感情的是石头,不然,曹雪芹是写不出怀金悼玉的《红楼梦》的。我不知道诗人自虐后,有没有把她手里的那把锈迹斑斑的钥匙给扔掉。我希望她能扔掉,尽管后面可能会又添一段新愁,甚至会出现小寒大寒冰冻三尺,但西风后,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冰心的春水也潺潺地流了出来。

不要说斯人如虹。至少

百年孤独散尽之前,他们今生

只能默默祈祷,或者遥遥相望

这是结束语,让读者以秒速再次重温了一遍故事的全部,多年后,每当想起,它仍会在耳边绕梁。“不要说斯人如虹”,让人想到了电视剧《归途如虹》的大结局,还有两句歌词:“风雨过后,归途如虹。我的爱已在你的爱里。”只是后面的百年孤独尽显苍凉,我知道这是诗人的不甘,那么,就不说马尔克斯、不说萧红了,说说叶赛宁,心里或许会好受一些:“那时的我是何等的温柔/把花瓣撒在你的发间/当你离去时/我的心不会变凉。”(叶赛宁《我记得》)

这一节是全诗的精彩。正是因为读到了这一节,才使我有了想对它胡言乱语一番的冲动。我不知道胡乱的对不对,如果对了,甚好,百年孤独散尽之前,我愿与你遥遥相望,高山流水。若胡乱的不对,请别生气,百年孤独散尽之前,每天黄昏我也愿意和你遥遥相望,朗诵一遍《寒露》,以当检讨、更当自罚。

2019.10.19 杭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