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都有哪些历史文化(保定故事71保定府学的变迁)

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开始到废址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清朝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已趋完备。清承明制,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县设县学,通名称之为儒学。学校因靠近孔庙,俗称学宫。清代畿辅首善保定,开发较早,教育发达,设府学较完备。地址在南城门东马道内路北。其建筑是从西向东学宫、文庙、文昌阁三座建筑为一体。

府学宫是保定府学、文庙、文昌宫的总称,其格局是,西为府学,中为文庙,东为文昌宫。保定府学,是直隶最大的官学。官学,隶属官府,故又有学署之称。官学到明清时期,自中央到地方有国子监、府学、州学、县学几级。作为官学,保定城内除建有府学外,同时还建有清苑县学。府学、县学又称儒学,它是儒学思想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其学址是有系统的规制建筑。自唐太宗贞观四年诏州县皆立孔子庙始,文庙与府、州、县学即融为一体,成为“学宫”、“庙学”,它的建筑规制是前庙后学或左庙右学。

保定府学,原为保州州学,始建于北宋熙宁四年(1071),原位于西大街,金贞祐元年(1213)毁于战火。金正大四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保州都元帅张柔,在原址重建州学,蒙古宪宗四年(1254),张柔第八子任顺天路(后改保定路)军民总管万户张柔第八子张弘略,以原学址“地方狭窄,教学不方便,另择“爽垲地”移建南门东马道,先建文庙,再兴学斋,其规模是原校址的几倍,宪宗八年(1258)竣工。州学面貌焕然一新。元至正十年(1350)廉访使宋绍明进行了重修,明代洪武元年(1368)保定改路为府,洪武八年(1375),开国皇帝朱元璋崇拜孔子重视人才便“诏天下设学校,于时殿庑学斋略加修葺,规模仍旧”,改称府学。此后,自英宗正统十一年(1446)至熹宗天启七年(1627),181年间,历任保定知府都对府学进行了翻建,维修,装饰,有统计先后进行了12次重修、增葺、扩建(正统十一年增葺,成化二年重修,十七年制乐器,弘治四年修明伦堂,十六年修葺,嘉靖九年、十五年、四十三年修葺,万历十年濬泮池,十五年重修,二十四年起翼楼扩学地,天启七年重修),大小殿堂、斋舍达120余间。时学宫建筑情况据弘治《保定郡志》载为:大成殿七间,东西庑各七间,以南依次是,戟门三间,东西两侧有“牲房”、“神厨库”各五间,棂星门三间,牌楼,中门三间,西有梓潼庙,大门一间额题“泮宫”,街前西口建牌坊一座,额题“儒林”。大成殿与乾门东侧有射圃,建亭三间,曰“观德”,大成殿西有左右厢房列“讲德”、“修业”、“日新”、“时习”四斋四十间,有讲堂,匾曰“明伦”,堂前东有馔堂三间,厨房三间,西有学仓三间,另教授、训导廨舍具备。到明万历年间,“建学宫之左,佳气蕴隆,发地成形,宜成桀阁”,由“郡伯李公首倡建文昌阁未竟”,后张甫率诸生捐资,阁始建成。此后再由郡伯杜潜领衔捐资千缗,所属官吏及乡绅、贤良、民间善士齐集响应,建成文昌宫。至此,府学宫形成中为文庙,西为府学,东为文昌宫的格局。府学宫在清代康熙三十八年(1699)巡抚李光地、六十年知府马兆辰、雍正三年(1725)总督李维钧、四年总督李绂先后主持进行增修。清代二百多年间,均对此进行了维护保养。

光绪二十六年(1900)春义和团运动兴起,在文昌宫首设团铺,后移七圣庵。同年八月十九日,四国联军(英、法、德、意)入侵保定,以毁团铺练为名,将文昌宫烧毁。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废科举,次年,在府学创办“府儒学小学堂”后改为保定官立第四小学堂。而文昌宫改为织布厂。1939年(民国28),整个文昌宫被保定修械所占用(只有府学的一部分为私人工厂)。解放后,修械所定名为保定铁工厂、农具厂等。文革中拆除了所有〈府学、文庙、文昌宫〉的旧房子,建起了厂房,定名为保定地区机床厂。

再说与机床厂一墙相隔的关岳行宫。

保定都有哪些历史文化(保定故事71保定府学的变迁)(1)

早在元太宗十三年(公元1241年)始建关岳行宫,初时称“武安王庙”。这里要说与一墙相隔的关岳行官, 关岳行宫俗称“老爷庙”,”曹锟大戏台“,为国内唯一一座同时供奉关羽和岳飞的庙宇。经明、清两代的重修,到民国初年由坐镇保定的大总统曹锟作为直系大本营,将关岳行宫修建的愈增规模。行宫里曹锟亲自撰书的“佛光普照”碑,此碑高约 1.74 公尺 , 宽约 0.75 公尺矗立。这宏伟庑殿 , 宽敞的戏楼经过多年的尘封 , 仍然保留,成为国内著名的历史遗迹之一。

保定都有哪些历史文化(保定故事71保定府学的变迁)(2)

武安庙即今关岳行宫。关羽有多种封号,曹操以献帝之名封汉寿亭侯,死后蜀汉封壮缪侯。宋代早期封显灵王,宋徽宗封义勇武安王,武安之名由此得。明万历年间封协天护国忠义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清代顺治帝封关圣大帝。

保定都有哪些历史文化(保定故事71保定府学的变迁)(3)

1920年曹锟任直鲁豫巡阅使,因他敬重关羽和岳飞,仿袁世凯在北京改关帝庙为关岳行宫,并将戏楼改建为剧场(占用了庙前广场),成为祭祀关羽、岳飞和召开大型会议的礼堂。关岳庙1919年动工修建,由曹锟幕僚张氏(天津人)设计监造,到1921年6月竣工。新建的关岳庙前有一东西向影壁,是用灰砖磨砖对缝砌成,贴影壁两侧各有一木构单檐单洞通衢。过了影壁向北是三开间的山门,中间为拱门,两侧有石狮一对。正前方竖有一木旗杆。过了山门是坐南朝北长方形的二层戏楼。戏楼内,南部是戏台,中间是池座,楼上下两层,东、西、北三面设廊座。戏楼与山门间院内贴东西墙建有单檐廊壁,壁上原绘有关羽、岳飞生平的彩画。戏楼北部两侧各有一门进入正殿前院。正殿坐北朝南为庙宇宫殿式,顶铺灰筒瓦,瓦当有龙纹,四角垂脊上翘。殿前月台较大,三面围以汉白玉护栏,雕有四季花卉图案,和望柱相连接,柱头雕蹲狮和莲花。月台上右立一鼎香炉,左侧一口铜钟。正殿上方不吊顶,可直视梁架,正门的门楣上写有红色的“关岳行宫”四个大字,每字约50厘米。

保定都有哪些历史文化(保定故事71保定府学的变迁)(4)

曹锟老年信佛,特在正殿的北山墙中心位置树立他亲笔撰写的“佛光普照”石碑一块了,并撰文解释何为“佛光普照”。正殿中间有关羽泥塑坐像,赤面,长髯飘拂,头戴官帽,身着绿袍,双眼下视,左手托《春秋》,右手自然下垂于膝下,气势威武。西立周仓左手执刀,右手插腰;东立关平双手捧官印。塑像前两侧各置刀、枪各类兵器一排,约十八九件。这宏伟庑殿 , 宽敞的戏楼经过多年的尘封 , 仍保存完好。

保定都有哪些历史文化(保定故事71保定府学的变迁)(5)

解放后,戏楼改称新华礼堂,成为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大型会议和重大演出活动的场所。笔者1963年曾在此礼堂聆听下乡知识青年模范王培珍的报告(当时知青下乡没有形成气候,只宣传邢燕子、王培珍等人)。

王是天津人,下乡到天津郊县当农民,并嫁给了贫下中农,她的名言是“没有大粪臭哪来五谷香”。

1958年省会搬往天津后,戏楼归文化局管理,文革中文化局交机床厂管理。至此整个府学宫(府学,文昌宫,文庙)连同关岳行宫一起全交机床厂,机床厂将新华礼堂变成了本厂的仓库。

2003年,保定机床厂转让给香港力高建设集团进行房地产开发(关岳行宫在机床厂厂址之内)。力高集团董事长黄若虹、黄若青平素就崇敬关羽,今见其庙宇如此衰败,几成废址。遂发心修葺关岳行宫。现今岳王庙为面宽五间的大殿,殿有前廊、立有六根立柱。殿前月台以汉白玉石栏围绕。殿门正中上方挂有一块横匾,上书“岳王庙”上款书黄若虹、黄若青捐建,下款为甲申年庚午月。左右的对联为:腾龙奋笔出师表,怒发冲冠满江红。殿内正中有一长方形供台,台后立一影壁墙,墙上绘有岳飞戎装立像。像的上方悬有“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左右的对联为:朱仙镇血战丧敌胆,风波亭长恨遗千秋。在岳王殿的前方建有关帝殿,同为面宽五间的大殿,殿前月台以汉白玉石栏围绕,只是其地势略低于岳王殿。殿前带有向前延伸的卷棚,卷棚上方的横梁上书有“关岳行宫”。殿前正中挂有一块横匾上书“关帝庙”,左右的对联为:诡诈奸叼到庙倾城何益,公平正直入门不拜无妨。殿内正中塑有关羽手拿《春秋》立像,像的上方一块横匾上书“威震华夏”,左右的对联为:志在春秋功在汉,心同日月义同天。殿内的墙壁上有义释曹孟德、单刀赴会、忠义千秋、温酒斩华雄、桃园三结义、千里走单骑的绘画。现在的关岳行宫,是保定佛协办事处办公地点。并将曹锟戏楼前扩建广场,而曹锟戏楼落地重修,但没有装修内部,直到2021年才对戏楼进行内部装修。

保定都有哪些历史文化(保定故事71保定府学的变迁)(6)

在广场前新建一石牌坊,牌坊上书有“关岳行宫”四个大字。广场、关岳庙的两侧全是经营古玩的商店,每逢周六、周日远近经营古玩、旧物的商贩纷纷云集于此,摆设地摊。有买有卖,热闹非凡。颇似北京的琉璃厂古旧、古玩市场。相关资料显示,至此“关岳行宫"南起天威路,北至府学后街,共占有土地面积为5.9亩。1993年经保定市政府批准公布,曹锟戏楼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郝群峰 编辑:赵磊

本文内容不到之处敬请指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