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的文言文背诵(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

《自相矛盾》选自《韩非子》,先来看原文:“楚人有鬻其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韩非是韩国人,他的书中的寓言故事都是写明了主人公是哪国人,当时的诸子百家都是这样,即使是寓言也要说明是哪个国家的人,反正就是互相黑,不像现在,都说某地,或者编一个不存在的地名。

自相矛盾的文言文背诵(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1)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楚国有个卖盾牌和长矛的人,韩非子就喜欢用楚国人做为自己文章的主人公,《买椟还珠》中说“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不知道是不是和楚国人有矛盾,老拿楚国人调侃。有点像我们现在老说印度怎么样一样。

自相矛盾的文言文背诵(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2)

誉之曰”,誉,夸奖,赞美。卖东西都是要夸大其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旧社会打把势卖艺的一般都卖大力丸,对于自己的大力丸也是一番夸奖,“你吃了我的大力丸。你让刀砍着、斧剁着、车轧着、马趟着、牛顶着、狗咬着、鹰抓着、鸭子踢着…”全能治好了。

自相矛盾的文言文背诵(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3)

卖布头的不是也这样吗,夸奖自己的布头结实,“禁洗又禁晒,禁铺又禁盖,禁拉又禁拽,禁蹬又禁踹”。

自相矛盾的文言文背诵(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4)

这和现在某种洗涤剂说自己能去除多少种污渍一样,都是夸大其词吧。

自相矛盾的文言文背诵(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5)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我的盾牌非常坚固,世上的东西都不能刺穿它。陷,穿透的意思。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有夸奖他的长矛,我的长矛之锋利,没有不能刺穿的。

或曰”,有人说,或,就是有的人的意思。现在我们经常能看到这个“或”字,比如,无论世界上发生什么事,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报道,“xxxxxxx,中国或将成为最大赢家”,意思是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大赢家。或,在这里是有可能的意思。反正人家说的也没错,有可能,不是一定。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其人弗能应也”,这个人无言以对。吹牛吹爆了,应该很尴尬吧。

自相矛盾的文言文背诵(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6)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什么都不能刺破的盾牌,和什么都能刺破的长矛,不可能同时在这个世界上存在。

我们现在觉得自相矛盾很可笑,其实历史上真的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赫连勃勃在筑造统万城的时候,就要求如果能用锥子扎进城墙一寸,就会把筑城的工匠杀掉,

自相矛盾的文言文背诵(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7)

在铸造铠甲和制作弓箭的时候,如果弓箭射不穿铠甲,就把制作弓箭的人杀掉,如果弓箭射穿铠甲,就把制作铠甲的人杀掉。

自相矛盾的文言文背诵(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8)

所以赫连勃勃营造的统万城异常坚固,赫连勃勃的军队的铠甲也是是最坚固的,弓箭是最锋利的。统万城,意思是能统治一万年的意思,但是即使他拥有坚固的城池、铠甲、锋利的弓箭,最后还是灭亡了。统治者不明白,人心所向才是最坚固的武器。

我们现在的家长也经常犯自相矛盾的问题,对于孩子的教育就是这样,家长管得太多,事无巨细都替孩子考虑好,安排好,把孩子培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反过来又埋怨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你剪掉了鸟儿的翅膀反而埋怨鸟儿不会飞翔?

自相矛盾的文言文背诵(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9)

你给孩子安排了各种课外班、兴趣班,孩子的时间都被占据了,反过来还在埋怨孩子什么都学不好,难道不懂得“博二兔不得一兔”的道理?

提起矛盾,我们可能会想到文学家茅盾,茅盾是笔名,原名沈雁冰,他最开始是想用“矛盾”做笔名,但叶圣陶觉得矛盾是哲学名词,不像人名,建议用“茅盾”。

中国进现代文学家有个排名,咱们中国人最热衷的就是定名分排座次,就像《水浒传》一样,不停地排座次,四五人要排,十几个人要排,最终一百零八将更来个英雄排座次。

自相矛盾的文言文背诵(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10)

中国近现代文学家的排名是这样“鲁郭茅巴老曹”,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自相矛盾的文言文背诵(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11)

鲁迅的地位不可撼动,但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是“茅盾文学奖”。有点意思吧。

自相矛盾的文言文背诵(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12)

对于自相矛盾来说其实也有用处,比如假如我是足协主席,就把中国足球队按照前锋后卫分成两组比赛,前锋进球了,就枪毙后卫和门将,前锋进不了球,就枪毙前锋,不出俩月,国足就拿世界冠军了。这是多好的方法啊,立竿见影,拿走不谢。

自相矛盾的文言文背诵(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