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三大发明青霉素雷达(抵御瘟疫的抗生素)

青霉素的发明是人与瘟疫的持久战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有了青霉素,人类对抗瘟疫的袭击就有了个绝地反击的武器。

二战三大发明青霉素雷达(抵御瘟疫的抗生素)(1)

​青霉素的发明是英国医生弗莱明的一个重大贡献。说到弗莱明,还有一段很感人的故事。故事说是在英国的苏格兰,有一位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贫苦农夫。一天他在田里耕作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带有人发出呼救的哭喊声,他当即放下手中的农具,迅速地跑到泥沼地边,发现有一个男孩掉进了粪池里,他急忙将这个男孩救起来,使他脱离了生命危险。

两天后,一位高雅的绅士驾着马车来到了农夫的农舍,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说,他就是被救男孩的父亲,特此前来道谢。这位绅士表示要以优厚的财礼予以报答,农夫却坚持不受,他一再申明:“我不能因救了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正在互相推让之际,一个英俊少年突然从外面走进屋来,绅士瞥了一眼便问道:“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高兴地点点头说:“正是。”绅士接着说道:“那好,你既然救了我的孩子,那就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让我们订个协议吧,请允许我把你的儿子带走,我要让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孩子也像他父亲一样善良,那么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感到骄傲的人。”鉴于绅士的诚心诚意,农夫同意了他的提议。

二战三大发明青霉素雷达(抵御瘟疫的抗生素)(2)

​这位绅士不但把农夫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而且还供他到圣玛利医学院上学,直至毕业。这个农夫的孩子就是后来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菜明教授,那个被农夫救起的男孩就是后来的丘吉尔首相。

二战三大发明青霉素雷达(抵御瘟疫的抗生素)(3)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弗莱明参加了英国皇家陆军医疗队,辗转于前线各军医院间。他看到许多伤兵因伤口受到细菌的感染而去世,心情非常沉重。战争结束后,弗菜明全力开始了抗生素药物的研究。1928年的夏天,他发现在一只被霉菌污染的玻璃皿边缘,有一圈灰绿色菌层,那里培养的葡萄球菌已被杀死。而几天后,当葡萄球菌布满整个玻璃皿的表面时,边缘长着霉菌的地方则不受影响。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后来,弗莱明把该霉菌接种到肉汤中,待其大量繁殖后进行过滤,得到了最初的青霉菌滤液。弗莱明给它取名叫盘尼西林,并把他的发现发表在一本科学杂志上。

二战三大发明青霉素雷达(抵御瘟疫的抗生素)(4)

​经过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德国生物学家钱恩的进一步研究完善,青霉素于1941年开始用于临床,并于1943年逐渐加以推广,为人类战胜瘟疫提供了一把所向披靡的利剑。青霉素最终表明在治疗肺炎、梅毒、腹膜炎、破伤风和许多其他疾病时有惊人的疗效,而以前得这些病的人经常会死去。此时正值第二世界大战期间,防止战伤感染的药品是十分重要的战略物资,所以美国把青霉素的研制放在同研制原子弹同等重要的地位。当时青霉素的价格非常昂贵,1943年,在全世界只生产了13千克青霉素的时候,英国首相丘吉尔特别批示,这种新药“必须给最好的军队使用”。

二战三大发明青霉素雷达(抵御瘟疫的抗生素)(5)

​40年代后期,第二种最著名的抗生素链霉素被美国科学家赛尔曼·瓦克斯曼博上发现。链霉素用来治疗许多为青霉素所无法治愈的传染病,特别是在治疗肺结核方面效果更为显著,是人类攻克肺结核的关键。1947年以后,又相继发现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和四环素等抗生素。

抗生素的发明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进步。自抗生素发明以来,鼠疫已是“强弩之末”,天花也已“寿终正寝”,“痨病无药可医"的说法被打破,脑膜炎、伤寒病不再面目狰狞。所以,有人把抗生素、原子弹、雷达并列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三大发明。由于抗生素的发明,全人类的平均寿命增加了10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