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艺术大赏牡丹亭(在苏州寻梦牡丹亭)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这样朗朗上口的戏词背后

是园林和戏曲的结合

美若画境的园林

是不少戏作家笔下浪漫爱情的起点

美妙动人的爱情故事在美轮美奂的园林中发生

最广为人知的便是汤显祖的《牡丹亭》

昆曲艺术大赏牡丹亭(在苏州寻梦牡丹亭)(1)

在留园的昆曲《牡丹亭》表演

昆曲艺术大赏牡丹亭(在苏州寻梦牡丹亭)(2)

在留园的昆曲《牡丹亭》表演

南宋杜太守得有一女,取名丽娘,年十六岁,尚未许配。太守为了将女儿培养成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为她请了老秀才上课,上到《诗经·关雎》这一课时,丽娘情窦初开。

一日,在偷偷游览花园之后,丽娘梦见了拿着柳枝的书生叫她题诗,梦里二人谈笑晏晏,梦醒后便患上了相思病,从此恹恹思睡。

昆曲艺术大赏牡丹亭(在苏州寻梦牡丹亭)(3)

在留园的昆曲《牡丹亭》表演

许是自觉命不久矣,丽娘于病间自画春容,并题诗一首于上,让侍女把画裱好,藏在了花园中的太湖石下,已圆梦中相遇之景。此后不久的中秋之夜,丽娘便夭逝归天了。

彼时,广州府的秀才柳梦梅,原名柳春卿,因一天梦见一花园中,有一女子立在梅树下,说与他有姻缘,遂改名柳梦梅。在去临安考试的路上,书生柳梦梅病宿梅花庵。期间偶游花园,恰好在花园边捡到了藏有杜丽娘春容的匣子,至此,一段穿越时空的生死之恋就此展开。

昆曲艺术大赏牡丹亭(在苏州寻梦牡丹亭)(4)

在留园的昆曲《牡丹亭》表演

书生天天将丽娘的画像挂在床前拜祝。阴间的丽娘受到感召,回到阳间遇见拜求的书生,二人从此相识相守。后来,书生在道姑的帮助下为丽娘还魂,历尽坎坷之后,一大家子在金銮殿上一番对证,最终收获了一个团圆欢喜的结局。

汤显祖在这部传奇作品中,

描绘了杜丽娘与柳梦梅二人之间感人深切的生死爱情,

这种至情至性的爱情演绎

无不代表着汤显祖对人生与爱情的哲学思考与世情体验,

而情深而往的杜丽娘则成为汤显祖笔下至情理想的化身。

昆曲艺术大赏牡丹亭(在苏州寻梦牡丹亭)(5)

春末夏初,在苏州留园冠云峰下看了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的片段,在园林中实景还原了丽娘游园归来与书生梦中折枝言诗的美梦,昆曲与园林的碰撞,美到让人无法呼吸…

这不是我第一次看有关《牡丹亭》的作品,

此前在剧场看过昆曲《牡丹亭》,也看过《牡丹亭》的舞剧

但都比不上这一次在留园给我的震撼,

在留园,你会感觉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的……

昆曲艺术大赏牡丹亭(在苏州寻梦牡丹亭)(6)

昆曲艺术大赏牡丹亭(在苏州寻梦牡丹亭)(7)

山水庭院,曲径悠长,

茂林修竹,亭台楼阁

……

这一切的一切仿似梦里来过

昆曲艺术大赏牡丹亭(在苏州寻梦牡丹亭)(8)

留园内的通道,通过环环相扣的空间造成层层加深的气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复折、小院深深是接连不断错落变化的建筑组合。

昆曲艺术大赏牡丹亭(在苏州寻梦牡丹亭)(9)

园内精美宏丽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凉台、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

昆曲艺术大赏牡丹亭(在苏州寻梦牡丹亭)(10)

在中国的园林中,留园的花窗位列典范。透过这些花窗,景致似远不远,似明不明,浓浓的人文情趣油然而生。留园漏窗有93多孔,60多式,极少雷同。大多为方形。在“古木交柯”的北面墙上,连绵的六个花漏窗将中部园景隐隐泄出,而漏窗本身造型和图案也构成一道诱人的风景,这组漏窗可谓经典之作。

昆曲艺术大赏牡丹亭(在苏州寻梦牡丹亭)(11)

昆曲艺术大赏牡丹亭(在苏州寻梦牡丹亭)(12)

而留园更有名的是它的“移步换景”,每走一步,窗外的景色都不一样,别有一番韵味,颇具浪漫情趣。

昆曲艺术大赏牡丹亭(在苏州寻梦牡丹亭)(13)

昆曲艺术大赏牡丹亭(在苏州寻梦牡丹亭)(14)

昆曲艺术大赏牡丹亭(在苏州寻梦牡丹亭)(15)

这岂不就是戏里书生与小姐相会的园林吗?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如此良辰美景,只待各位有情人携手一游了

关于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 338 号,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昆曲艺术大赏牡丹亭(在苏州寻梦牡丹亭)(16)

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 23300 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池北为冠云峰。冠云峰系北宋(12世纪)宫廷征集遗物,高6.5米,为苏州各园湖石峰中最高者

昆曲艺术大赏牡丹亭(在苏州寻梦牡丹亭)(17)

冠云峰

本文图片摄影/以沫,版权归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