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两面黄旗的争斗(雍正王朝解读历史)

康熙皇帝一生英明神武,但是在晚年时期却陷入了众子夺嫡的危机之中,因为他有36个儿子,这36个儿子中超过20岁的有二十多个,其中有9个在当时对帝位非常渴望。这也就是清史中有名的“九子夺嫡”事件。最后,先发制人的和硕雍亲王在这场竞争中获得了胜利,承继了康熙的帝业,称为“雍正皇帝”。

雍正王朝两面黄旗的争斗(雍正王朝解读历史)(1)

雍正帝即位以后,鉴于国库空虚,就施行了三个新政。

第一、摊丁入亩。

第二、火耗归公。

第三、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一)摊丁入亩之利与害

虽然,这三项政策使大清国的国库存银数量愈来愈多,但是同时也侵犯了一部分王公贵族与乡绅财主的利益。下面我就为大家解读一下雍正帝实行的这三项政策的利与害。就拿”摊丁入亩“来说,这个政策虽然有效地提高了朝廷地方的税收,但是却遭到了地方乡绅的强烈抵制,这是为什么?

雍正王朝两面黄旗的争斗(雍正王朝解读历史)(2)

因为古代税收自古都是按照人头交税,也就是说一个家庭中拥有的人口越多,缴纳的税银也就越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如果按照人头纳税,老百姓就是想生也不敢多生,而那些乡绅财主的家庭却是人丁兴旺,因为他们中大多数不是功臣之后,就是正宗的旗人之后,所以享有免税或减税的福利。

其次,这些地方乡绅手里掌握着区域大部分的土地经营权,一旦实行摊丁入亩就表示土地越多的人就需要缴纳更多的税银。这对于普通的农民来说是一件好事,减轻了他们的纳税负担;但是对于这些抠门的财主来说就是从他们口袋里掏银子,所以他们自然就要联合起来,共同抵制。

雍正王朝两面黄旗的争斗(雍正王朝解读历史)(3)

(二)火耗归公之利与害

在清朝之前的大明王朝其实就已经在实行这项政策,是宰相张居正提出来的。但是没等这项政策实施,大明王朝就已经走向灭亡。到了清朝雍正时期,雍正帝就重新整理了这项决议,并将其全国推广。那么,很多人就会问,什么是火耗呢?

火耗就是朝廷向百姓收取税银和税粮的一种称谓。古时,民间大多数都是以“银”这种金属作为市面上的主要流通货币,朝廷在征收税银之后,需要把老百姓手里的这些碎银子融化后再打造成一锭一锭的官银。这融化碎银子的时候就会产生损耗,即位火耗。当然,火耗还包括了税粮,比如老百姓向朝廷缴纳了税粮之后,这些粮食因为存在干、湿情况不一,或者是在转运途中撒漏,还有就是老鼠偷食也都被划分到火耗当中。

雍正王朝两面黄旗的争斗(雍正王朝解读历史)(4)

这项政策实施以后,有效地阻止了地方贪官污吏中饱私囊的现象,使大清朝的官风逐渐归正。所以就伤害了一部分贪官的利益,他们自然要给朝廷上书抵制此政策的实施。

(三)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在清朝时期,很多跟随努尔哈赤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之后,他们享有世袭罔替的爵位,而且还不用像普通百姓一样向朝廷纳粮。雍正帝实施这项政策之后,这些王公贵族、功臣之后就必须向朝廷纳粮。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所有文武大臣,他们不再享有免税的权力,与普通百姓一样如数纳粮。在封建社会这些王公贵族少则拥有土地几十倾,多则上百上千顷。以前他们从来不用纳粮,突然要从他们口中掏银子,他们当然不乐意,所以雍正帝在实行这三项新政后,就遭到了满朝文武的抵抗。同时,也引起了皇权的颤动。

雍正王朝两面黄旗的争斗(雍正王朝解读历史)(5)

(四)四大旗主亲王与四大王爷集体逼宫

当雍正在山西和河南试行新政之后,觉得颇有成效,于是就准备在全国推广新政。但是,八王爷却从中嗅出了成就帝位的契机。他先是联合了四大旗主的四位亲王,即镶蓝旗旗主简亲王勒布、镶红旗旗主东亲王永信、正蓝旗旗主睿亲王都罗、镶白旗旗主果亲王诚诺,并收买九门提督隆科多,联合百官向雍正帝逼宫发难。

他们以恢复满人旧时制度为由向雍正帝提出重启八王议政,也就是说此制度如果实施成功,大清国的权力中心将不再由皇帝一人掌控,而是把权力分散到了八个王爷身上,如有大事就由八位王爷一起商定决议,再行实施。

雍正王朝两面黄旗的争斗(雍正王朝解读历史)(6)

这些王爷只是借着新政的实施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使他们也获得权力的间接归属。满朝文武大多数都被八王爷收买,八王逼宫时只有忠臣张廷玉站出来力挺雍正,并用满人礼法与圣祖之训驳斥逼宫的众位王爷。所以雍正帝临死前,赏赐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他是清朝历史中唯一一个享受进太庙资格的汉臣。后来在怡亲王的帮助下,这场逼宫才转危为安。雍正皇帝差一点就因为新政的实施而被迫退位。

(五)皇帝应该心狠手辣还是应该心慈手软?

这场危机从康熙时期就一直潜伏在他们身边,因为康熙的儿子太多了,而能成为皇帝的只有一个,所以这也必然会引发众子争权的现象发生。但是雍正帝即位以后,没有处理好与兄弟之间的关系,才导致了八王逼宫事件。这里就有一个论点,皇帝应该心狠手辣还是应该心慈手软?

雍正王朝两面黄旗的争斗(雍正王朝解读历史)(7)

​有人说作为一国之君就不应该心慈手软,应该克己奉公,不容私情,因为皇帝的家事就是国事,国事就是家事。在权力的归属问题上绝不能心存侥幸,因为每一次宽容都可能成为下一次的危机。也有人说,皇帝也是普通人,人有三魂六魄、七情六欲实属正常,要宽仁治国,宽怀待人,凡事不能一锤定音,一棒子打死。“自出洞来无故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雍正就是属于后者,他三番五次念及手足情深,最后差点酿出巨变,这说明了在封建社会制度下,所有对权力的威胁都将被彻底消灭,因为这是封建君主专制的特色。

文献参考:《清史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