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柏拉图斐德罗篇)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柏拉图的《斐德罗篇》,在昨天内容的最后我们留下了一个思考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理解“唯物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在我们很多人的常识里,这两个词似乎并没有区别,属于同一阵营的两种表达方式而已。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苏格拉底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柏拉图斐德罗篇)(1)

在文学和日常概念里的“现实主义”,在哲学里其实叫做“唯实论”,与它对立的概念叫做“唯名论”。这一对概念在之前的内容我们讲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但,您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如果拿这对概念来套用柏拉图的“理念论”,“理念论”就属于“唯实论”,因为他认为理念不是人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名词概念,而是实际存在的东西。如果您的看法与之相反,那么您就是一名“唯名论”者。

苏格拉底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柏拉图斐德罗篇)(2)

说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关键在于判断:物质与意识谁排在第一位。简单来说就是:认为物质优先意识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就是“唯心主义”。

再进一步说:“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体,是真实的存在,意识是从物质中产生出来的东西;“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是本体,意识才是真实的存在,物质是从意识中产生的。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在“唯物主义”的教育下长大的,会觉得“唯心主义”很荒诞,但西方与我们刚好相反,所以彼此都很难真正理解对方。

苏格拉底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柏拉图斐德罗篇)(3)

“唯心主义”的大前提是“神创论”,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柏拉图的“理念论”就很典型,它也有一套周密的逻辑基础,在这个系统中是可以自圆其说的。但,我们都知道,随着社会进步,科学昌明,“神创论”的支持者越来越少,现在很多虔诚的信徒也只是把《创世纪》当成寓言故事来理解。

苏格拉底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柏拉图斐德罗篇)(4)

不过,有意思的是就算如此,“唯心主义”也并没有因此而萎缩。比如我们之前说到的休谟与康德,他们是反对“神创论”的,休谟甚至被当成过“无神论”者而受到迫害,但他们竟然都是“唯心主义”哲学家,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唯心主义”虽然与“神创论”相伴随,但“唯心主义”却是可以抛开“神创论”单独成立的理论。举个简单的例子:熟悉佛教的朋友都应该知道佛教主张的是“缘起论”,反对的是“神创论”,但佛教从本质上就属于旗帜鲜明的“唯心主义”,认为所有的物质世界都是心理世界。

苏格拉底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柏拉图斐德罗篇)(5)

至于我们提到的西方哲学家休谟、康德、叔本华等人,虽然没有佛教那么极端,但都认为物质世界只是我们感官呈现给我们的“现象”而已,希望您还记得叔本华的那句名言:“世界是我的表象。”

所以社会就算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唯心主义”的哲学领域依旧屹立不倒,很多哲学家穷尽百年都在想方设法的将它驳倒,却没有一人可以办到。如果您想感受一下这样的哲思,可以问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我真的存在吗?”

苏格拉底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柏拉图斐德罗篇)(6)

这样一个简单的自我问答,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笛卡尔那句“我思故我在”的名言,但“我思”真的足以证明“我在”吗?这是今天留给您的思考题,欢迎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