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认知的四种境界(认识投资做好自己的)

做好自己的灵魂“四问”,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投资认知的四种境界?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投资认知的四种境界(认识投资做好自己的)

投资认知的四种境界

做好自己的灵魂“四问”

你好,首先感谢你相信我,参与这门课程的学习。在正式开始前,我希望你和我一起,针对投资,结合自己,认真的自我解答好我引导你思考的灵魂“四问”。在心里给出预期答案,并在课程全部结束后,能给自己一个最终答案。

灵魂“一问”:为什么要学习和参与投资

这个问题,即是我们这门课程的出发点,也是我们这门课程的终点。你可能会很不屑的说,我学习和参与投资的目的就是赚钱,除此之外,别无他求。我承认,这是许多人包括我,在最开始学习投资-谋生“搞钱”想法的起点。但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的精进,我发现这个“很不屑的说,我学习和参与投资的目的就是赚钱”是个较为偏颇的结果论,因为进行了投资这个行为后,我们不一定能赚到钱。我身边的许多同事和朋友,学习和参与投资,反而是为了提升自我思维,实现社会价值。他们通过学习和参与投资习得了冷静、习得了谋划、习得了人脉,赚钱,这个在我看来应该是唯一结果的事,在他们身上却反而成为了附加增益。我们每个人的学习背景和个人能力各不相同,对参与投资的期望收获也大不相同。如果一味的将赚钱作为学习和参与投资的唯一结果,极易给自己带来很多烦恼。如果每个人学习和参与投资都是为了赚钱,我想问,大家都为了赚钱,哪赚的又是谁的钱?

你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巴菲特投资理念的影响,内心更对投机暴富、技术大牛稳赚不赔的财富故事趋之若鹜。坦白说,你心里对投资的基本定位和基本认知就是买股票和基金赚快钱,赚大钱。但在参与具体的市场后你又会发现,其实梦想的市场赚钱故事,在自己身上却难以发生。还可能产生投资股市就是哄骗小白韭菜为他人做嫁衣的误会。为什么?随着我们参与度提高,我们会听到太多关于市场跌亏的理由。什么“一赚二平七亏”,“专家坐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原因分析,本能的将自己亏欠的事实怪罪于这个市场和这个社会。久而久之,自己对不相信学习和参与投资能赚钱,也对自己认识市场和世界的思维毫无帮助,并在心里还自我强化所谓的财富密码和投资就是一个骗局。在投资赚钱后,你可能自我感觉良好,我就是股神,我已经有了足够的能力和技巧让每一次投资赚钱,却丝毫不知仅仅是运气让你赚到了钱。但在面对亏损的时候,你又习惯性的向外找理由和借口,从没有静下心从自身上找过理由,可能更没有思考过自己为什么要参与投资。

我们的人性天然驱使我们要趋利避害,形成自我服务偏差的潜意识。

现在,我想问你几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多数人认为投资就是买股票或其他金融产品,而不是自己办厂企业,经营小本生意,进行房地产买卖?二是为什么认为学习和参与投资就能赚钱?三是凭什么认为自己投资股市就会赚钱?

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因为投资股市或基金资金少,可以随时参与,盈利机会大,不用费时费力去经营实业,小本生意赚不了大钱,投资实体回本慢盈利慢,我学习的东西比别人多,我比别人更有胆量和胆识,房产投资资金要求高并且政策不支持,我有很多时间研究市场和股票,我对技术分析了如指掌,我亏了是市场整体环境不好等答案。

在这里,我不花费大量的篇幅来阐述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引出这几个基础问题,是想启发你要意识到对自身过度自信和对自身认知不足的思维偏差。回到这个标题的初衷,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和参与投资。在我看来,因为我们的一生都伴随着投资,学习是,婚姻是,工作是,生活也是,学习和参与投资不只是为了赚钱,它可以提升我们思维认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生活中千奇百怪的现象,带领我们当前的决策能在未来能收获更多的幸福和更大的满足。我们学习和参与投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认知这个社会,更好的认清自己。

灵魂“二问”:投资为什么要学习金融知识

其实从你参与这门课,学习到这里,你就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学习了金融知识,可以让我更好的在投资上赚钱”。理论上没错,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许多成功的企业家,成功投资者,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个金融背景。让我们误以为学习了相关金融知识就可以驰骋投资界,乃至驰骋股市。

可是现实却往往是与我们基础认知背道而驰。你也许会经常看到某金融学教授对经济环境判断错误的报道,看到某金融学教授参与股市投资血亏的报道,某金融学教授预测宏观经济“十次九不准”的报道。对于这些报道,你可能都当做谈资纳入了自己的生活,甚至还侃侃而谈自己对金融市场的看法。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些每天都在研究和学习金融知识的教授,却经常发生对整个金融环境的误判和遭受市场的蹂躏。

我们学习相关金融知识的初衷,想的可是能让我更好的在投资路上赚钱啊!而不是反复接收学习相关金融知识没用观点对我们学习激情和心理的负面冲击。你有没有产生“投资这个行为,背后是强大的金融学相关理论和研究在支撑,社会的良好的发展进程,金融学和投资,应该是一个正反馈的效果。为什么整个社会对金融学教授都经常性的调侃,有时候还对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嗤之以鼻。我们学习金融相关知识对于我们的投资还有没有用”的疑惑。

我想告诉你,学习相关金融知识对我们的投资很重要,为什么出现许多背离金融学理论的现象出现,那是因为具体投资中,参与投资的是每一个拥有独立思维的人,有效市场和无效市场盘根复杂的相互交映,才出现了许多我们认知和结果不相统一的现象。我认为,学习了相关金融知识,并不一定能马上帮助我们在投资上变现,但却能帮助我们从传统金融学的角度深入的了解市场和投资。例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行业政策,利率变化,通胀变化等对我们投资的影响,我们能结合这些影响判断我们投资的大体走向,让我们在大方向上有一个基本正确的判断。

同时,你要明白,学习了相关金融知识,并不能帮助我们改变世界,或许还不能帮助我们马上将知识变现,但却能改造我们的世界观,让我们从纷繁复杂的金融市场中看清本质,帮助我们的投资在正确的赚钱道路上前行。

这门课,我不仅会给你讲解传统金融学的相关知识,也会给你普及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知识,让你清楚为什么会发生事与愿违,为什么说“投资是反人性”等等现象发生的理论根因。

灵魂“三问”:时间对于你的投资来说,是朋友还是敌人

你可能听巴菲特说过“我的投资理念很简单,但是大家不复制的原因是没有人愿意慢慢地变富”,也听价值投资者说“要做时间的朋友,享受价值回归和企业增长带来的利润”,更听说“要参与符合国家大力发展的行业或参与未来确定性高的行业,赚国家发展红利和企业发展红利的钱”等观点,认为对于投资来说,我们要做时间的朋友,因为他能给我们带来相对确定的投资回报。

也或许听趋势投资者说“要顺势而为,抓住某股票上升阶段的技术指标和上涨形态,快进快出赚快钱”,也听主题投资者说“要时刻关注并抓住当下市场热点,早进早出,赚下一个接盘傻子的钱”,也听消息说“要跟谁游资赚封板涨停,利用信息差赚手速的钱”。认为对于投资来说,时间就是敌人,因为慢人一拍,自己的持仓成本和被套几率就会大幅增加。

对于上面两种观点,你心理更认可哪一种?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作为普通人的真实心里,其实基本都是“张口闭口巴菲特,心中信仰赵老哥”。很多人的真实写照是追热点被套,安慰自己只要不割肉,就不算亏,产生损失厌恶心理。然后是没有能力改变亏损现状,安慰自己做的是长线价值投资,而不是短线投机,产生认知偏差。最后发现自己无力回天,既不愿割肉又不能正视错误,安慰自己在自己的生命中不能回本,市场历史经验总结反映总能回本,自认为传给下一代能肯定能回本并盈利,续而将投资变成遗产,产生自我安慰和回避心理。

就我个人而言,时间对于我的投资来说,我更倾向于大概率是敌人的观点。并不是因为我是短线或中短期投资者,而是因为现实中,我们学习东西要时间,思考要时间,在市场上试错要时间等,我们人都是在有限的生命中做着无限的事。

很多巨作都分析了几十年前你买股票持有到现在能有多高的收益,乍一看,很符合价值长期投资的理论,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时间你等得起吗?许多短线投资都强调了短期获利多少倍的神话,也很诱人,但是如果你损失了本金,到再凑齐相当本金你要花多少时间,这个时间你还有吗?如果时间可以无限拉长,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则,我们的投资大概率应该都是正确并要盈利的,但是我们人的生命却只有短短数十载,这和我们每个人想在有限的生命中享受财富带来的乐趣是相悖的。

无论生活,工作,还是投资,我们都时刻在与时间赛跑,正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为什么我说时间大概率是敌人,因为你预期盈利20%,就算这个预期肯定会实现,你的所有分析和预测都是对的,但是你考虑时间了吗?你在加入时间这个因素中考虑降低预期了吗?2年或许你能等?那十年二十年你能等吗?另一种情况是你计划分3笔资金进行投资,第一笔投入后不久就达到你预期盈利20%,这时候你卖还是不卖?任何投资如果只考虑达成条件而不考虑时间,终将是镜中月水中花。不早不迟的时间,才是朋友。在我们在有限生命的投资中,我们必须为自己的投资设置一个时间来进行自我投资行为的论证和思考,万不可被许多理论文章和观点忽视了自己对时间的误判。

这堂课中,我有许多关于时间的思考,希望学习后,你能结合自身实际,回答自己时间在你的投资中,是时间还是朋友这个问题。

灵魂“四问”:每个投资计划,准备赚多少就走

市场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一年五倍者如过江之鲫,五年一倍者却寥若辰星”。我想问你怎么看待这句话?经过这些年我参与市场后,我是这么理解的:一年五倍者,有能力,但更多是赶上了当年市场热点,属于敢拼敢闯的先驱。五年一倍者,有能力,但更多是对自己的投资纪律和投资体系有了深入和思考和体系,能在择市,择时,风险控制中做到完美的智者。

我想再和你分享一下我对这句话的深入思考:

“一年五倍者”,在时间跨度为一年的限制下,基础是他们首先掌握了许多必备的金融知识,有我不能比拟的思维,有我不具备的信息来源,分析思维,投资设备。其次无论是对信息和政策的敏感度,对市场各种信息的收集分析加工和认知,还是对大环境和行业的发展感知等,以及他们身处的投资环境是我无法实现的鸿沟。最后我还相信他们有一定的运气光环加持,天时地利人和,达到了一年五倍。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投资不是我的主业,我无法跨越和实现上述条件,我也没有相应的知识或信息或资源或条件支持我的胆识和胆量,我大概率不会出现一年五倍的情况。这种模式对于我来说类似于天下掉馅饼,我找不到能学习或模仿的切入点;

“五年一倍者”,在时间跨度为五年的限制下,他们有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严格的择市,择时,风险控制和投资纪律。这五年中,大概率要经历牛熊转换和震荡市,他们根据多年的投资经验和教训,能大概率做对,实现多赚少赔,大盈小亏。我还要认清是五年的时间平均下来每年赚一倍,而不是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年年赚一倍,因为熊市注重的是少亏或不亏,而不是赚钱。我也同样大概率不可能实现这个五年一倍的收益,因为我的投资经验、知识、纪律、资金、资源不一定能支持我在经历熊市和震荡市时还能坚守。但我可以学习他们的方法和模式以及经验,形成自己的投资思维和纪律,争取每年超越市场平均收益并稳定,同时学习更新自己的投资思维和技巧。

我对自己的定位在你看来是不是很低?仅仅要求超越每年市场平均收益并稳定!复利一词,我想你一定听说过,我也在追求复利,后面,我会给你讲解我对这个颇具争议的“复利效应”实际思考。

在经历多次“曾经赚过很多钱”的现实打击后,我对我自己投资结果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义。那就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赚到15%或达成一定的时间条件,我这次的投资结果就算达成,我就可以暂时退出,寻找下一次投资机会。这就是我对我的每个投资计划,准备赚多少就走的答案。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付出了8年的时间才获得。这里我强调一下,我的答案仅仅是我对自己的回答,不一定对也不一定符合市场。每个人不同时期的考虑会不一样,当你本金只有10万,赚20%达2万也不够。当你本金有了500万,赚10%达50万可能就心满意足了。

每个投资计划,准备赚多少就走?趋势投资者信奉“趋势立则进,趋势破则走”,技术投资者信奉“指标现则进,指标变则走”,价值投资者信奉“优质低价则进,基本面变则走”,细细分析下来,无论什么流派的投资者,都有自己严格的止盈和止损以及投资结果达成的严格条件。

我为什么是直接问你准备赚多少就走?为什么不直接将各种流派的思路详细叙述让你选择,甚至先入为主的给出我自己的答案?因为没有经历市场摧残,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持,没有具体的实操感受,你是无法辨别自己属于哪种投资流派的。每一个流派的加入,都是有试错成本的,这个成本可能是时间,更可能是本金。所以,赚多少就走,这不是随口就能回答的问题。

愿你学习完课程后,能感受到市场中理性和非理性博弈,突发事件影响,自我心态的起伏,自我弱点的克服,自我认知的升华,现有思维的否定和再论证等,能从自我,政策,市场,现实,群体等方面,制定自己的投资计划和投资纪律,战胜自己,让自己知道自己能赚多少,以及赚多少就走的认知。

针对这“灵魂四问”,你有初步答案了吗?没关系,我们学习新知识,就是要经历反复论证旧知识的正确性和错误性的过程,我提供的内容,希望能让你在以后投资的路上,找到自己能做的正确的事,并形成简单可行的操作,周而复始重复做,让自己稳定盈利,实现收获生活,收获自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