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之路(书法家必经之路)

书法家必经之路描贴、临贴、脱贴到创新,这是每个学书人必须面临的问题。

一,描帖或称模帖:用透明纸贴在名家帖上进行描写称描、模或描写、.模写。

二,临帖:分三个阶段。

1.对临:把名家帖放在眼前,一笔一画的对照着临写。最难的是结构把握,但有规律可寻。笔划易写,却千变万化,最难掌控。

2.背临:把名家帖学到的东西印在心里,不看帖,尽量去还原它。

3.意临:背临完成后,对学习的碑帖有所取舍的写出来,吸取字帖中的精气神能自由书写。

三,脱帖: 临帖的目的就是把名家字体的笔画、结构全牢记于心而能信手拈来书写作品称为脱帖,这需要几年坚持不懈的临写。就如运动员要达到高级别水平需几年刻苦的基本功训练。

临帖和脱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反反复复,不断的修正自己的错误书写习惯(简称错习)。当旧的错习改正了,新的错习又产生了,所以书法是个无止境的修炼过程,当错习修正的差不多了。才说明你刚入书法门道。

四,创新:各种字帖的临写及书法理论、传统文化知识的提高,为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1.脱贴过后,就必须对各种书体进行临写。这时你就很轻易把其他书体临写的很像了。

临写其他书体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书体及笔法变化的认知,为下一步的创新做准备。可以临写隶书(以汉隶为主),魏碑(只需选择性的临写其中结构巧妙笔画精致的字体,因为它是过渡期的字体,好些字还不成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提升书法理论及文化知识:这是指导我们前行打开思想境界的钥匙。不过这一关,我们努力写出来的作品极易形成僵化的、变化少的管阁体。

创新,这是自中国文字形成以来就存在的问题,中国文字一直在创新变化中成长,直到现在。

创新是书法最难的一关,自然流畅的书写,结体稳定协调,这二点是书法亘古不变之道。超出这两个范围,你的创新都是失败的,就像我们用筷子,你就是换成金勺银叉,也不如我们用木筷子方便,如果你把你把筷子做成奇奇怪怪的形状那没办法使用,只可当摆设。你把文字创新的支离破碎、粗服褴褛、东歪西倒在古代就已证明行不通,以后也行不通。就如金农与郑板桥的书法。只能做个性书法赏析。

过了这一关,说明你已经是一个称职的书法家。下一步的修练就是和其他书法家及古代书家一争高低了。就像赵孟頫,胜过宋代书家,成为四大家。

所以成书法家之难,前人已探索定格的规矩,不能破,先学好规矩。再扩大自己的视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

晋唐的书家是巨人,明清的书家多是矮子,我们要成功,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你站在矮子肩上就只是半瓶醋,如碑学那一派,图费神尔。

书法真,人前落笔现真知。

书法神,遒劲雅逸集一身。

书法妙,俊挺秀雄壮风骨

书法高,如音如舞显波涛。

书法精,鬼斧神功难觅迹。

书法浩,勤耕罕有悟道翁。

我本世间一妙女,追梦书道熬成婆。

方知此道是歧途,宁入空山不慕书。

我们必须写好字,别想着当书法家,写好字不难,我将出一系列的写好字的方法,让你在很短的时间写一手好字。

2020.4.12 刘芳茹

下图是我写的字,请大家多多指正。

书法家之路(书法家必经之路)(1)

书法家之路(书法家必经之路)(2)

书法家之路(书法家必经之路)(3)

书法家之路(书法家必经之路)(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