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左右互质(或然判断法六)

时间是有秩序运动的空间,空间是有规律变化的时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判断左右互质?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判断左右互质(或然判断法六)

判断左右互质

时间是有秩序运动的空间,

空间是有规律变化的时间。

不存在没有秩序的空间,

不存在没有规律的时间。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曾经讲过一种结构的类型,叫作程序加方法。

程序加方法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呢?

显而易见,它并不是在描述(物质的结构性),而是在架构一种人类(认识的结构性)。

从这个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这样的问题,(物质的结构性)是通过人类的认识一步一步实践,一个过程一个过程实践后的理性认识到的。在人类认识的进程中,(物质结构性)的被认识是一个科学知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过程。

那么,这个科学体系的结构灵魂是什么呢?

是什么决定了这个知识体系的结构性呢?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了,就是(认识程序)与(认识方法)所形成的科学知识体系。

无论(认识程序)还是(认识方法)都不可能是绝对唯一的。所以人类科学知识体系的结构应该显示出属性的四象结构性:

  1. 相同的(认识程序)与相同的(认识方法)所形成的科学知识体系。
  2. 相同的(认识程序)与不同的(认识方法)所形成的科学知识体系。
  3. 不同的(认识程序)与相同的(认识方法)所形成的科学知识体系。
  4. 不同的(认识程序)与不同的(认识方法)所形成的科学知识体系。

如果我们说人类的思维是(认识程序)与(认识方法)问题。而不是具体的科学知识结构体系的话。

那么,每个人的思维只能是一个(认识程序)与(认识方法)所确定的思维过程以及这个过程所产生的认识结果。

而且这个结果只能是人类科学整体结构体系中的四象之一。这样,人类的思维范畴就既不能包括(物质客观存在范畴的四象性),与不能包括人类科学知识体系范畴的四象性。

但是,它却是(物质客观存在范畴的四象性)与(人类科学知道体系范畴中的四象性)链接的唯一纽带。

也就是说,人类的思维要不断的去发现与认识大自然中四象形貌、属性。同时要不断的去丰富人类科学知识体系中的(认识程序)与(认识方法)四象内容。

如果我们把前者称为(客观四象),把后者称为(主观四象)。那么就应该说,人类的思维既不是(客观四象)也不是(主观四象)。它只是一个具体的(认识程序)与具体的(认识方法)。

所以,无论你是正确的思维还是不正确的思维,必然有一种思维程序与思维方法的存在。

不存在没有程序的思维,不存在没有方法的思维。尽管它的程序可以简单到客观与主观因果关联的唯一,也可以把方法简单到唯物或者唯心。

但是,他们都是(认识程序)与(认识方法)形成的一个过程。而且经过这个过程所产生的结果一定是四象科学知识体系中的结果。

问题讲到了这个认识层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唯物与唯心)的(绝对二元认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区别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法从二元论再继续走进三焦论的认识结构性。因为无论是唯物还是唯心,都无法通过人类的程序加方法思维结构的模式,进入一种三焦关联关系的正确表达体系。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说,思维的内容应该是(物质的结构性)或者说是(大自然的四象结构性)为对象。但是,我们要思维后得到的结果则应该仍然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仍然应该是一个四象结构的知识体系,而不是(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得到的唯一实践。

这样,(思维程序与思维方法)就变成了一个自然与知识之间的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而这个关键环节的存在,使自然现象与人类认识到的知识体系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新的关联关系。这种关联关系被(钟鼎文化)称为三焦状态。它共有十个构成要件,(自然四象),(知识四象),(思维二相)。

如果我们用数字符号来对这个体系作出表达的话,就可以称为

  •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干支)或者:
  • 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十。(算筹)

显而易见,两种不同的数字表达内容是两种不同数字的结构性分类表达,后一种是为了计算使用的,被称为算畴,前一种是继续进行相对性后继认识使用的,被称为干支。算畴是用来表达(数字与形貌)关联关系知识的结构性的,干支是用来表达属性相对性的连续变化知识体系的。

由此可以看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起始程序与起始方法。

(四象之后的再三焦),(三焦之后的再阴阳)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或然判断法】。

但是这个三焦理论体系中的内容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阴阳观了,而是两个四象关联关系体系形成的新三焦关联关系。而且在这个新的三焦关联关系体系内,仍然可以继续进行自然与知识之间的阴阳属性关系再认识。则形成了阴阳五行的新知识体系。

这就是说,(属性、形貌、数字)结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属性轮回问题,而是一个多属性,多组合形式,多关联关系不断连续运动、变化的知识体系。它随着认识层面的提高不断的从(已知的程序)与(已知的方法),进入(新的认识程序),(新的认识方法)的一个可连续后继的知识系统。这个知识系统就是

  • 你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 你知道的越少,不知道的也就越少,
  • 当你什么也不知道的时候,那么,你就没有什么不知道的了。

大自然中的四象形貌运动与变化,无论你认识到还是认识不到,它都在哪里继续的运动、继续的变化着。中国(钟鼎文化时代)产生的科学知识体系,无论你知道还是不知道,你懂还是不懂,它也确确实实的存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字与语言所表达的逻辑之间。

于是,我们就面临(大自然四象认识)与对中国(钟鼎文化)的知识认识的双重思维方式内容之间。没有一个与(大自然四象)取相认识的思维程序,没有一个(属性形貌认识方法)。也同样无法挖掘中国传统(钟鼎文化)时代如何去认识这些内容的路,同样也无法再重新认识(钟鼎文化)的科学性与知识性。

这就是说,认识四象首先思维理念中要有四象观,重新认识(钟鼎文化)的四象知识体系,要掌握四象的思维方法论。没有一个自己重新从(自然四象)中再探索一回(钟鼎文化)产生过程的思维实践。理解(钟鼎文化)的科学理论体系,肯定是天方夜谭。

所以,当前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急于去学习(钟鼎文化)的知识体系。不是去背诵这些知识中的定律与规则,而是要掌握它的思维程序与方法。就如同我们如何来认识中国古代发明的两个字一样,为什么用体来表达亻与本的生命关系,而用竹字头与本来表达竹子的生长关系。因为(人体的生命现象有思维),而(竹子的生命现象没有思维),所以笨字也喻为不思维的笨。

至于(人类思维的体)与(人类生命吐故纳新、新陈代谢的體)之间的关联关系,才是我们要研究与提示的根本问题。也就是说,(人体的思维存在)必需在(身體正常的吐故纳新,新陈代谢生命现象)存在的时候才有的。(人體的新陈代谢)停止了,(人体的思维能力)也就消失了。那么,(人體的新陈代谢与人体的思维)是一个什么样的运动变化过程呢,我们应该如何去认识它呢?

(属性几何学)是打开这个奥秘大门的唯一钥匙。

这也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对精气神的认识为什么是奥秘的(未知),而对(精神、神气、精气)的形貌描述都可以具体到具体的属性表现内容与形貌表现内容的具体原因。对于(未知)东西的研究方向,我们是可以通过它与其它事务的组合四象来进一步认识的。这种四象关联关系是:

  1. 两个(已知)的组合而使这个组合变成(已知)或者(可知)。
  2. 一个(未知)与一个(已知)的组合而使这个组合变成(已知)与(可知)。
  3. 两个(未知)的组合而使这个组合变成(未知)或者(不可知)。
  4. 一个(未知)与一个(已知)的组合而使这个组合变成(未知)与(不可知)。

三焦论是这种(认识方法)的最基础程序与方法。

今天先讲到这里了,明天继续讲。

赵致生 2012-7-25 秦皇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