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旧城改造规划(典范城市当如张家港)

#苏州#

我们普通人看一座城市,不是看这个城市有多大,人口有多少,GDP有多高,而在于这座城市的宜居性,文明程度,城市精神,区位便捷性,个人发展性。

张家港这座县级市,虽小却美而精致,又不失经济的发达,张家港满足了人们对一座城市大部分的期望,这座成立不到四十年的年轻县级市,一穷二白,基础薄弱,如何做到这些?

这一切都要回到那个梦想开始的年代,江阴一部与常熟一部合成沙洲县,进而成为张家港市,30多年前,张家港只是长江边的一个荒僻沙洲,外人眼中的“边角料”。当时最强的无锡没有选择张家港,而选择了宜兴,最后,张家港成为苏州的县级市。

而张家港逆袭奋斗成为现在的明星县级市,靠的是当年的“张家港精神”,谈张家港,谈张家港精神,就无法绕开这位老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在低谷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个强者出现,带领民众,奋斗拼搏,最后逆袭。新加坡有李光耀,张家港有秦振华。

正是这位老人,张家港精神的奠基者,是他带领张家港获得了新生。那个催人奋进的年代,就响亮提出了“三超一争”:“工业经济超常熟,外贸超吴江,城市建设超昆山,各项工作争第一。”魄力之大,带领港城人民打赢三场硬仗,以令人惊叹的张家港速度,打赢了第一个硬仗:拼抢地方沿江码头和国家级保税区建设,以一个县级市取得这样的成果,为后续发展打下了基础。打赢第二个硬仗:全力实施港口工业城市发展战略,全市上下拧成一股劲,铺天盖地招商引资,到1994年底,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江苏省考核统计的数据表明,张家港在经济总量、税收入库、外贸出口、外资引进等方面都在苏州市各县市中领先,在全国取得了很多第一,成功实现了“三超一争”的奋斗目标。第三场硬仗:率先提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张家港在全省率先组建了社会保障局,新建了全国县级市第一条高等级的张杨公路,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城市步行街,创下了28个全国第一。同时,随着一批民生、教育和文化项目的实施,百姓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三场硬仗,港城人民用奋斗实干,用争,用抢,提炼出了张家港精神: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张家港精神已经提出30多年,但却一直指引着张家港在内的所有城市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去搏击长空,争先进位。

如今的张家港,百强县第三,仅次于昆山江阴,2020年GDP苏州排名第三,2710亿,且增速最快,6.39%!民营企业发达,诞生了像沙钢这种大企业,一颗耀眼的明星县城屹立在苏南长江边。

张家港不仅经济强,而且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走在张家港街头,高楼点缀,干净整洁,令人舒服,被誉为江苏最干净的城市,社会文明程度高,人民热情礼貌,令人欣喜,张家港率先城乡一体化建设,人民获得感日益增强。

这一切,来之不易,典范小城,张家港当之无愧。

新的征程,张家港面临新的机遇,沪苏通铁路、通苏嘉甬铁路、南沿江城际铁路在张家港交汇,这将深刻改变张家港,使之成为区域枢纽,枢纽度隐然超过隔壁江阴,张家港位于沪苏通、苏锡通协调发展的关键位置,要充分发挥这一地理优势,增加枢纽度,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如果说,苏州需要跳出地级市思维,那么,张家港则需要跳出县级市思维去看待发展自己和谋划未来,昆山和工业园区是苏州的头部和脸面,张家港就是苏州的腰部力量,坚实有力,支撑苏州的地位和实力。

看好张家港的未来,一座诞生了张家港精神的城市,无论未来如何变化,这座城市一定会更好。

典范城市,当如张家港。

张家港市旧城改造规划(典范城市当如张家港)(1)

张家港市旧城改造规划(典范城市当如张家港)(2)

张家港市旧城改造规划(典范城市当如张家港)(3)

张家港市旧城改造规划(典范城市当如张家港)(4)

张家港市旧城改造规划(典范城市当如张家港)(5)

张家港市旧城改造规划(典范城市当如张家港)(6)

张家港市旧城改造规划(典范城市当如张家港)(7)

张家港市旧城改造规划(典范城市当如张家港)(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