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机第一次为什么那么热(爱机酷暑太难熬)

很多小伙伴终于放假,有了充足的娱乐时间,但不管是北方的史上最高温还是南方地区结束梅雨季节后进入的烧烤模式,都让大家的爱机和自己一样深受酷热之苦,疯转的风扇和高企的温度,甚至时不时报错死机都让大家非常揪心,但升级散热器和风扇又常常会发现效果不佳,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没出手的小伙伴就先停手,听小编来说说这事儿。

新手机第一次为什么那么热(爱机酷暑太难熬)(1)

风冷还是水冷

风冷不够劲就换水冷,这可能是很多小伙伴的第一反应,但要注意,其实在入门/主流级水冷散热器中,真正负责将热量吹除的冷排部分使用的通常是单/双12cm或14cm风扇,与类似价位(通常还更便宜一些)的风冷散热器配置相同,因此对散热能力影响最大的风量风压等指标都没有明显差别。

新手机第一次为什么那么热(爱机酷暑太难熬)(2)

至于导热能力,售价在150元以上,达到水冷散热器价位的风冷散热器一般会使用4根或更多的热管,搭配吸热能力良好的精加工大型底座,这个配置和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吸热能力、液体导热能力相比完全不怂。所以在实际测试中,经常会出现同价位的水冷散热器并没有将CPU温度“压”得更低,甚至温度还更高一些的情况。

新手机第一次为什么那么热(爱机酷暑太难熬)(3)

更不要说立式CPU散热器常常是机箱整体风路的一部分,很适合主要从后方排热、同时需要对内存辅助散热的平台,或者没有顶部散热孔的机箱等。另外水冷散热器还增加了水泵的噪声和连线,和同价位的大直径风冷相比,总体噪声可能更大、安装也不便。

新手机第一次为什么那么热(爱机酷暑太难熬)(4)

这么一说,水冷散热器难道一无是处吗?当然也不是,小编认为,要考虑入门/主流水冷的话,更关注的应该是这两个方面:一是可将热量引导到更远的位置上、直接传到CPU上振动(水泵)通常比风冷散热器的振动(散热风扇)也小一些,可以为CPU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稳定的工作环境;二是水冷头的体积比风冷散热器小得多,对周边配件影响小,也不阻碍空气流动,适合自身风路规划良好的机箱和一些为水冷优化的小机箱。

新手机第一次为什么那么热(爱机酷暑太难熬)(5)

空间挤占问题

要升级散热的话,空间也是个重要问题。比如前面提到的水冷头不影响周边配件的安装,很多安装过中高端风冷散热器的小伙伴肯定感同身受。随着电脑配件的性能提升,发热量也大增,散热系统的体积随之膨胀,就难免挤占周边的元件和配件位置,不光CPU散热器,比如显卡散热器,还有为高速PCIe 4.0 SSD及未来的PCIe 5.0 SSD准备的散热器也得注意。

新手机第一次为什么那么热(爱机酷暑太难熬)(6)

选购散热器时就得注意规格和位置了,比如较小的机箱都会注明可用散热器高度等信息。选购可能被散热器影响的内存、显卡时也要注意显卡的背板厚度与附件、内存的散热片高度等。另外很多高速SSD附赠的散热片或第三方强力散热片也都较高,安装在最内侧M.2接口上时很可能妨碍显卡。

新手机第一次为什么那么热(爱机酷暑太难熬)(7)

如果不得不使用会影响周边的大散热器怎么办呢?这就要看情况了,比如近期的中高端CPU散热器大都采用可拆卸的风扇,只要将风扇略往上调或安装到另一面,就可以为内存留下空间了。至于显卡和SSD散热器的冲突,可以考虑使用离CPU、显卡远一些的M.2接口,标准一致的话,实测速度一般不会有差别。

新手机第一次为什么那么热(爱机酷暑太难熬)(8)

加强散热的技巧

还有一些技巧可以提升散热能力而不需要选购昂贵的新装备。比如显卡、内存发热较大,或显卡使用背透式散热方式时,CPU周边的空气温度较高,使得风冷散热效果较差,可以考虑反转顶部排风扇,变成从外部吸风。这样配合后部排风扇,对机箱整体风路的影响很小,但因为在距离CPU最近的位置引入了外部的冷空气,使得降温效果较好。

新手机第一次为什么那么热(爱机酷暑太难熬)(9)

如果电脑位于空调附近,可以用塑料甚至纸袋制作一个导管,直接将空调冷气导入机箱,也可打开机箱,用风扇将空调冷风吹入机箱。当然,如果不方便直接吹入冷气的话,那么关闭机箱盖,让机箱内构成完善的风路,散热效果一般会更好一些。至于使用更好的硅脂、清理风扇、设计风路等方法和技巧,之前的推送已经谈到过不少,这里就不啰嗦了。

新手机第一次为什么那么热(爱机酷暑太难熬)(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