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的手机有哪些智能机(金立智能手机的第一款智能机是什么型号呢)

金立的手机有哪些智能机?金立是国产的,没有智能机…gn103,金立第二款智能手机第一款智能手机采用的是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而第二款采用的Android系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金立的手机有哪些智能机?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金立的手机有哪些智能机(金立智能手机的第一款智能机是什么型号呢)(1)

金立的手机有哪些智能机?

金立是国产的,没有智能机…

金立智能手机的第一款智能机是什么型号呢?

gn103,金立第二款智能手机。第一款智能手机采用的是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而第二款采用的Android系统。

金立东莞工厂“代工”求生,中小品牌手机厂商洗牌潮接近尾声_搜狗...

编者按:本文来自“第一财经”,作者李娜、刘公平。36氪经授权转载。

互联网手机品牌身上的最后一块“遮羞布”随着双11的结束掉了下来,这个往日里被圈内人调侃为“吹牛可以创造世界纪录”的节日早已没了往日的热闹。

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互联网模式现在仅仅只有小米和一加冲线突围,锤子的“成都危机”以及360手机的“人事变动”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目前线上中小手机品牌的生存现状。

同样,线下的日子也不好过。被供应商吐槽“剩者也为不了王”的金立依然在重组的消息中煎熬。根据记者近日得到的独家消息,由于没能及时向工人发放补偿金,金立的东莞厂区几天前陷入“停工状态”。

负责物料管理的一名金立内部人士陈刚(化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原本有2000多人的工厂目前大概剩下了300多人,主要为原来的金立供应商代工。“其中一家是誉鑫,是金立之前的供应商。在金立资金链出现危机后,誉鑫有大量货款未被偿还,在内部看来是以代工还债。”陈刚对记者说。

在今年4月份,就有金立东莞工厂遣散员工的消息传出,金立方面回应称,未来工业园将保留50%左右的员工保证生产线正常运转,同时通过ODM工厂协助生产,为国内和海外市场的订单供货。

之后,围绕金立的坏消息就一直没有间断。关于重组,目前金立方面的回应依然是仍在进行。

“重组还在继续,盘子大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金立方面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停滞”的业务线

曾经希望冲击全球1亿部销量的金立在遭遇资金链危机后虽然采取了各种自救措施,但似乎也无法扭转当前的局面。

根据记者得到的消息,金立东莞厂区近日陷入“停工”状态,生产线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生产金立的产品。

根据金立东莞工厂的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从今年1月到6月这几个月中,东莞金立工厂先后为当地的东莞誉鑫塑胶模具有限公司和东莞元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代工。在代工期间,东莞金立工厂主要是帮助誉鑫加工手机壳体以及为元昌加工无人机上的主板。在这段时间里,工厂工人的开工率基本饱和,但代工费用很低。

陈刚对记者表示,誉鑫是金立之前的供应商,在金立资金链危机后,誉鑫有大量货款未被偿还,故誉鑫将东莞金立厂为其代工视为还债;其次,代加工本身费用就极低,即便收到全额代加工费也难以有效维持公司运转。

“在东莞金立工厂代加工期间,所收到的加工费用也仅能勉强维持工厂工人的饮食住宿费用而已。”陈刚表示,在今年6月之后,誉鑫、元昌与东莞金立工厂先后解约,东莞金立工厂开始进入无事可做的阶段,在接下来的4个月中工人上班往往就是打个卡,待上八个小时便下班了。目前厂区人数从原来的2000多人降至现在的300多人。

记者尝试就上述内容向金立方面求证,对方表示“工业园还有600来人,全国各地客服中心200多人。重组还在继续,盘子大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作为自救的组成部分,正在筹划新机型上市;同时也在请求政府支持。”

据记者了解,东莞工厂是目前金立固定资产中较有价值的一块资产,价值10亿元,并且暂时处于“无抵押”状态。

这家在东莞占地面积300多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的工厂,过去的手机年产能1亿部,拥有54条全自动贴片加工线,110条成品组装测试线,成品组装、主板生产、主板测试、印刷、相关配套设备等,是中国较大的手机生产制造基地。

今年4月,金立曾经发布工厂说明表示,对金立工业园的部分员工通过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还将采取“N+1”的方式进行补偿,分期支付,最长8个月内支付完毕。

“自发生危机以来,前期我们采取了引资保生产方案,现在将采用裁员降费用的方式。为保证生产线正常运转,金立工业园不仅保留了约50%的员工继续生产,同时还有ODM厂商协助生产金立手机,为金立在国内与海外的订单供货。”金立发言人当时对记者表示。

“但目前补偿金的发放期限也开始不停拖延,从月初拖到月中,从月中拖到月末,目前已经没有了发放期限。”陈刚对记者说。

一款手机投出了“天文数字”

“从一年20亿、30亿到300亿,这个历程、痛苦、惋惜,只有我自己知道。很长一段时间我从这个伤害里走不出来。”一名金立的前高管对记者如是说。

作为拥有16年手机行业经验的“老兵”,金立创始人刘立荣经历了手机行业的数次沉浮,对手的更新换代,但也许怎么也没有想到金立会在今年遭遇到如此重创。

有人说此前的赌债是导火索。“刘立荣此前的确在海外欠下巨额赌债,但不是在他否认过的澳门,而是塞班。”一位消息人士对记者说。不过,金立官方此前否认了赌博的事情。

对于金立的危机,刘立荣自己在早前已经给出解释,“资金链问题的爆发是因为2016年和2017年两年营销和投资费用超限所致:这两年金立在营销上开始学习OV,疯狂地砸广告、请明星代言、赞助热播综艺节目,营销费用投入60多亿元。加上近三年对外投资费用30多亿元,两项费用接近100亿元,对金立资金链造成很大影响,导致货款周转困难。”

而根据记者向金立内部人士的最新了解,此前金立每年的市场费用一直在2亿到3亿元,但前两年直接在后面“加了个零”。该内部人士对记者说,一款“M2017”投出了天文数字。

有手机行业的人听完这个数字感叹道,当酷派还差几个亿就能盘活盘子的时候,金立蒙着眼睛让60亿元打了水漂。几周前,金立副总裁俞雷宣布离职。公开资料显示,俞雷于2015年正式加入金立,后升任副总裁,分管品牌营销业务。

从商业模式来看,和华为、小米不同,金立的模式是一种高度垂直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包揽从设计到制造再到渠道的所有环节。金立早年将娃哈哈的完全代理模式引入到手机行业:一个地区只发展一个代理商,同时,这个代理商只能销售金立一个品牌的手机,以此将渠道商与金立的利益牢牢捆绑在一起。多年来,这种牢固的厂商一体化模式为金立产品的推广以及市场前后端的联动提供了稳固的基础。在国产手机疯狂增长的功能机年代,市场反应和渠道远比“品牌”更重要,金立的“野蛮生长”也得益于快速联动的体系。

但随着手机行业红利周期结束,没有强悍的品牌基础,即便是手上拿着一副好牌,也打不出来。在寒冬之下,供应链需要的不再是抱团的兄弟,而是长远发展的合作盟友。金立虽然意识到了这点,但外界看来,对手机定位的多次摇摆和不计产出的品牌投入兴许才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2013年“去金立化”到“小清新”,再到2015年从“小清新”重回“商务”,金立急于证明自己的同时也让产品定位发生摇摆,追逐市场的热点却让自己疲惫不堪。分析人士表示,表面看,金立缺乏像OPPO和vivo那样的“爆品”,但实际上政策的不稳定意味着内部根本无法提供爆款的土壤。在没有销量支撑的时候,跟风式的广告投放,加速了金立的危机爆发。

手机行业十年红利结束

一边是因资金链紧张而在悬崖边跳舞的中小品牌手机厂商,一边是步步紧逼收割市场的手机头部企业,2018年的手机市场在动荡之余,似乎也在预示,手机行业将近十年的红利周期结束了。

手机行业将2009年到2013年称之为功能机转向智能机的黄金期,运营商主导下的3G红利催熟了中华酷联,而从2014年到2016年,小米、荣耀等带动下的互联网手机模式让手机行业充分分享了4G红利,手机行业的新入局者达到了历史新高。而随后以OPPO和vivo为主导的线下红利在智能机存量替换的同时被引爆,2017年开始,手机份额也开始向头部企业聚集,品牌拉锯战打响。

调研机构Canalys的最新报告显示,华为、小米、OV以及苹果在内的手机厂商份额几乎占据了国内市场份额的八成,其他国产手机厂商与三星等瓜分剩余市场。某种程度上看,中小品牌的洗牌接近尾声。

前不久,有消息称360在西安启动“裁员”。

360手机相关发言人随后对记者表示,此次涉及的只是工作地点调整,并非裁员或解散。公司手机业务不变,未来将会兼顾IoT,以进一步适应行业发展并增强竞争力。

“因集团业务调整,部分业务并入集团,所以大部分西安同事并入到了360集团工作。而其中有一小部分不愿意并入集团的同事,自愿选择了离职,公司则会尊重员工意见并给予补偿。”该负责人对记者说。

作为手机业务的舵手,360手机负责人李开新曾经对记者表示,今年手机大环境确实比去年更加糟糕。

“现在价格战不仅仅在千元机,每个档位都在发生。对我来说,用户数是最重要的,我要保证增长,毕竟有一些厂家在消失,我们还要抢占其他厂家流失的客户,(把他们)变成我们的客户,和头部企业比,我们对利润诉求不一样,我不一定要赚很多的钱。”李开新向记者强调,留住用户是现在最看重的事情。

锤子科技CEO罗永浩也在此前的一场发布会上表示,没有料到手机的衰落来得这么早。对于近期“锤子科技成都分公司面临解散”的传闻,锤子官方称是在为公司加强技术团队研发实力、正在进行三地技术团队的“整合”。

锤子科技成都分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于去年8月份获得成都市国企6亿元的投资。锤子科技自2012年创立以来,资金链问题便伴随其成长时常被重点报道,而这6亿资金更是被视为锤子科技起死回生的关键。

不管怎样,中小手机品牌厂商由于市场的天花板不断压低、在研发及量产议价能力上越来越弱势,由此形成的“马太效益”越发明显。华为消费者BG的一位市场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不管是头部企业还是中小品牌厂商,任何手机厂商都需要对局势保持清晰的认知,手机行业没有常胜将军,需要对市场抱有敬畏之心。”

金立要出智能手机了!你们知道是什么型号吗?有哪...

gn103,金立第二款智能手机。第一款智能手机采用的是windowsmobile操作系统,而第二款采用的Android系统。因为gn103我们这里还没有上市,所以有什么优势暂时不清楚

蒋超,杨柘,李楠,卢伟冰……手机大时代中的“小人物”_

蒋超那句“未来酷派将扎根美国”的话音还没落地,就被罢免了CEO的职位。

为酷派编织“扎根美国市场”梦想的蒋超,应该完全意想不到,当他1月11日在美国CES 2019上对媒体畅谈“吸引美国基金加入、实现酷派美国团队本土化”时,酷派集团董事会同样在北京时间11日下午召开会议并决定:罢免蒋超的所有职务,包括酷派及所有附属公司。

曾见过很多手机企业“请走”CEO(或是其他CXO),但是主动辞职和被罢免真的是两重天。被酷派集团罢免,意味着蒋超与酷派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极不和谐的地步。而他也只能在第二天对此表示“青春无悔、并无遗憾”。

2019年伊始,加入酷派17年的蒋超,成为国内手机行业第一位被扫地出门的CEO。这样的局面,意味着他要默默地为目前已经处在谷底的酷派业绩,背上沉重的“锅”。

在全球智能手机增长放缓的衰退大潮中,蒋超不是第一位背锅侠,更不会是最后一位。细数这一两年手机行业的背锅“CXO”,我们竟然发现不在少数,而且他们的经历都隐现出不少相似的规律。

临危受命,无力回天的17年老兵蒋超

在酷派那份延迟许久的2017年财报中,呈现出来的是一份堪称“惨烈”的数据:2017年全年总营收33.78亿港元,较2016年下滑57.61%,年内亏损27.23亿港元,较2016年同比减亏38.13%;截至2017年底,资产负债比率为80%(2016年为58%)。目前,酷派集团停牌已经超过21个月,停牌前酷派股价为0.72港元,市值为36.2亿港元。

根据港交所最新的退市制度,对于连续停牌超过18月的上市公司,港交所有权利行使“摘牌”的动作了。这也表示,酷派目前被摘牌的风险极大。但是2017年至今酷派呈现出的惨状,是因为蒋超能力不够吗?恐怕并不尽然。

根据财报透露,目前酷派集团的主要营收业务依然依赖于销售移动电话及配件,营收占比高达96.62%。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的额营收中,酷派的海外业务已经超过国内,这也是蒋超一直在鼓励走出国门、发力海外市场的主要原因。当然,这次海外对国内市场的超越,主要原因是国内市场下滑得太快。

担任CEO之前,蒋超被外人熟知是因为其曾在360、酷派、乐视三角恋关系期间,与360掌门人周鸿祎的几场口水仗。随着“三角恋”的结束,蒋超也不再被外界所关注,直到其在2018年初临危受命——接替刘江峰担任酷派CEO。

2017年8月,由贾跃亭任命的前华为荣耀总裁刘江峰黯然离开,随后蒋超接任CEO。当时的酷派已经处在市场边缘,长期负责酷派财物及行政事务的蒋超上任后对公司进行了紧急止血,包括在公司财务方面着手改善,对亏损业务进行了整顿。根据酷派公布的2017年末期业绩公告显示,酷派已采取若干措施减缓流动资金压力及改善集团的财务状况,包括但不限于积极与银行磋商,以确保集团银行贷款于到期时获重续,偿还到期负债。

此外,酷派还通过裁员、卖地等方式展开自救。财报显示酷派集团2016年拥有雇员4504名员工,而截至2017年底员工仅剩1421名,裁减幅度超过三分之二;地产业务方面,2018年7月25日,酷派订立协议以1.18亿港元出售其位于深圳的投资物业;7月30日,酷派又订立协议以1.2 亿港元的现金代价出售其一家全资附属公司的80%股权,而该协议项下有一幅地块。

当然,这些举措对于酷派集团而言,更多只是起到“续命”的作用,并没有在2018年解决酷派最核心的问题。

手机业务的疲软是拖累酷派走入谷底的主要原因。目前酷派的三大主营板块分别为销售移动电话及配件、无线应用服务和融资服务。其中销售移动电话及配件占绝对的主力,营收占比高达96.62%。但是,酷派在手机市场的表现是持续低迷的,整个2018年,酷派只推出了面向低端市场的新机。目前线上市场推出的主力机型酷玩8,从去年12月发布至今,在京东方面的用户评论也仅仅只有7200+,这一个多月时间可是包含了新年销售高峰,不足万条的成绩可谓惨淡。

或许,目前酷派手中最有价值的业务就是其早期的土地资源积累。酷派目前的第一大股东威日创投,看重的可能正是这些土地资源。据第一财经报道显示,“威日创投背后很有可能是京基地产的资本力量”。当年这位地产背景的大股东为什么愿意接手贾跃亭抛出的酷派股份,答案显而易见。

因此,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如今酷派的大股东看重的或许并不是通讯技术和手机产品的市场表现,这确实有一些讽刺。如今,蒋超作为“背锅侠”被扫地出门,但酷派依然没有解决目前面对的实质问题。1月17日新上任的执行董事、行政总裁陈家俊能力挽狂澜吗?这位27岁的京基百纳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前任总裁,又将为酷派带来哪些新气象?

回过头来再看老将蒋超,或许在接任CEO之时就已经注定了命运轨迹。酷派管理层显然没有太多耐心等他完成所谓的海外成长。而纵观整个手机行业,缺乏耐心的不只是酷派,众多的CXO级别的“背锅侠”各有苦衷,或许也都有着太多的无奈。

善打文化牌的杨柘:14个月就被“否”掉

现任魅族CSO杨柘,此前在TCL的经历也充满着类似的无奈,短短14个月的时间他便从走马上任变为黯然离开。

杨柘其人,在国内智能手机领域绝对算的上是一号知名人物,职业履历也相当光鲜。入行于摩托罗拉,1996年至1999年任职于苹果(主导了iMac在中国上市)。后加入三星,任三星中国区CMO。在三星的9年,杨柘带领三星实现了销量成倍增长,从中国市场第七冲到第一。2012年杨柘加入华为,三年的时间杨柘成功实现华为的品牌升级,迈入了高端市场。

但这样一个拥有十几年市场经验的老兵,却在TCL迎来了首次滑铁卢。2015年10月,杨柘出任TCL通讯中国区总裁。当时的TCL通讯在全球范围内虽然拥有一定的出货量,但绝大多数都是阿尔卡特在海外市场低端机和功能机的成绩。在国内市场,TCL通讯并没有被市场认可,TCL集团引入杨柘的首要目的,也正式改善TCL通讯在国内市场孱弱的表现。

擅长打文化牌的杨柘入职TCL之后,改革的动作同样迅速。杨柘为TCL通讯推出那句著名的slogan“宛如生活 Tout Comme La Vie”,试图以此改变TCL通讯在国内用户中的固有形象。

当时TCL的主力机型750在市场和广告方面的投放也是一点都不含糊,机场、车站等人流聚集的地方随处可见其大幅海报。这也是杨柘为了提升TCL品牌调性的重要举动,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想要摆脱此前用户固有的老派印象,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品牌形象,需要的不仅是时间,还要有TCL整体资源的支持和配合。

杨柘本要在TCL打一场持久战,但董事长李东生显然不愿意久等。仅仅一年之后,TCL的品牌的升级还没完成,杨柘就被扫地出门。2017年2月,杨柘正式离职TCL,距离其2015年12月正式上任还不到14个月。

根据TCL集团公布的2016年财报显示,2016年TCL 通讯科技实现销售收入 203.9 亿元,同比下降 15.8%;实现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EBITDA)-4.74 亿元。显然,市场表现不佳也是杨柘被扫地出门的主要原因。对于转型中的TCL通讯而言,手机业绩短期下滑并不是不可理解。但急于求成的李东生,更希望在短时间内就获得成绩,杨柘显然不是那个被期待的“神”。

根据TCL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TCL通讯全球范围内出货6876.6万台,相较2015年的8355万台下滑17.7%。同时,2016年TCL功能机的出货量为2978.6万台,占比高达43%,这样的高占比也注定了TCL的转型需要一定时间,都说船大不好调头,或许杨柘面对TCL这样的巨轮,只能是徒呼奈何。

杨柘离职之后,李东生亲自挂帅TCL通讯,并先后将黑莓、Palm等一众老品牌重新推上前台,但这种炒冷饭、打情怀牌的尝试,并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根据TCL集团的财报显示,2017年手机通讯产品的出货量为4387.6万台,同比再次下降36.2%。

如果说蒋超和杨柘都是因为时间不够、难以在短期内扭转公司命运,那么魅族的李楠背的“锅”则更冤,即使做出了成绩也不被信任。

撑起魅蓝的李楠:撑不起黄章的信心

其实以李楠目前的身份来说,把他放在这里可能有一些不太妥当,毕竟他现在仍是魅族CMO,当初由他担任总裁一职的魅蓝品牌已经成为历史。

在黄章“退休”的那几年,由于魅族和高通的纠纷导致其在高端领域一直拿不到旗舰芯片,因此无法取得更大突破。在此期间,主打中低端、性价比机型的魅蓝实际上承担了魅族的销售重任。作为魅蓝品牌曾经的负责人,李楠为了保证销量,不惜使出了机海战术,虽然频繁更新产品招致了一些非议,但魅蓝品牌的千元机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撑起了魅族近几年的销量和营收。

但2017年黄章重新出山之后,为了加强对利润的追求,毅然砍掉了魅蓝品牌。李楠也从当初的魅蓝总裁,变成了现在的魅族CMO。黄章的复出,在清退白永祥的同时也砍掉了支撑魅族销量的魅蓝品牌。这,或许正是李楠最大的怨念。

从经营层面来分析,砍掉魅蓝相当于直接砍掉了魅族的营收保障。根据此前第三方调研机构赛诺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11月,魅族品牌整体出货量为907万台,其中11月份仅47万台,同比下滑65%,环比下降8%。从这个表现来看,魅族2018年全年的销量恐怕不会超过1000万台。相比2017年近2000万台的销量,几乎是腰斩。

目前黄章完全掌握魅族,而失去魅蓝总裁头衔的李楠,也不再负责手机产品线,而是被派去负责市场和电商相关业务。或许我们以后还能看到他继续在魅族发布会的台上侃侃而谈,但是他再也不会是那个手机业务线的掌舵者了。

至于魅族的命运,目前不好断言。前不久,有消息称珠海政府将会注资支持魅族发展。魅族官方也宣布,中共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喊出了“实业兴邦,国货当自强!”的口号。如果能够获得政府层面的资金支持,魅族或许能获得些许喘息的余地,在5G来临时再次上阵一搏。

无力回天卢伟冰:需要用红米业绩发声

金立的破产清算绝对算的上是2018年智能手机行业的一件大事。而原金立总裁卢伟冰在两周前加盟小米,负责刚刚独立的红米品牌,也被视作2019年智能手机领域的另一件大事。

时至今日,虽然我们不能将金立破产的原因全部归结到刘利荣的赌博身上,但谁也不能否认,刘利荣的赌博加速了金立的落败。而在金立倒下的过程中,作为金立总裁的卢伟冰绝对是最大的“背锅侠”。

加入金立初期,卢伟冰的动作更像是在运筹帷幄、静观市场变化。2009年,他加入金立出任金立总裁一职,直到2012年金立才正式推出第一款智能手机。相较其他品牌,金立的反应有些迟钝。随着小米等互联网手机品牌对市场带来冲击后,卢伟冰立刻主导金立推出了ELIFE、IUNI两个子品牌。

但这两个品牌和多数传统手机企业的互联网子品牌一样,最终并没能获得成功。随着这两个品牌的被砍,刘利荣重回前台,卢伟冰在经历内部的位置也变得非常尴尬,甚至一度有传言其被架空。

虽然这些年轻化品牌的尝试没有成功,但也为金立在改变品牌形象、建立主打性价比的互联网手机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在外海市场特别是印度市场,金立的成绩令人瞩目。2014年,金立在印度市场出货量超过400万台,是所有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度市场的销售总合。对于自己在印度市场的经验,卢伟冰曾这样形容:“印度所有的local brand我都非常熟,他们第一天开始做手机,百分之百都会找到我,包括Micromax、Karbonn 和 Lava等,还有一些已经死掉的厂商。”

2017年8月,卢伟冰带领金立海外事业部从金立剥离,成立了一家名为诚壹科技的新公司,主要负责给包括传音在内的一众手机品牌代工。当时,外界舆论大多将这次剥离解读为卢伟冰“出局”。随着金立资金链的爆发,卢伟冰的诚壹科技也遭受波及。最终,2018年11月,卢伟冰宣布诚壹科技解散,随后自己也被雷军招致麾下。

如果说卢伟冰没有为金立立下汗马功劳,无疑是偏颇的,否则雷军也不会急忙将其招致麾下,并委以开拓红米江山的重任。想证明自己,卢伟冰要尽快用红米的业绩来说话。

变动频繁的联想移动:命运多舛的一众CXO

前任联想移动总裁陈旭东

在国内众多手机企业中,联想移动绝对是变动最频繁的一个。无论是产品线、品牌还是CXO的变动。

三年前,作为接替当时移动业务集团总裁刘军的种子选手,原神奇工场CEO陈旭东成为移动业务集团的新总裁。作为神奇工厂孵化的品牌,陈旭东在于2015年6月上任之后,给了ZUK品牌很大的发展空间。凭借着超高性价比的产品,ZUK在发展初期确实也获得了一定的用户认可。但是陈旭东并没能改变刘军留下的移动业务走向,在2016年逐渐退到幕后,并在2017年5月正式离开了联想。

而2016年底接手联想移动业务的乔建,先后从三星、中国移动等企业连续挖来了数名高管,但这些空降的高管并没有让联想移动重获新生。这其中,曾经被联想委以重任的MOTO Z 2018就是“反面”教材之一。为了冲击高端和获得更好的利润,联想直接给MOTO Z 2018定了一个接近万元的售价。但联想明显高估了MOTO品牌的溢价能力,为了利润而放弃大众市场,押宝小众高端群体显然不是一个明智选择。

从2017年到2018年底,多位曾经被寄予厚望的高管悉数离职,ZUK、乐檬、VIBE等产品线也被陆续砍掉。其中,联想移动中国区渠道销售负责人虞杲、战略转型及业务突破负责人马道杰是在2017年先后离职;联想MBG中国业务负责人姜震、联想副总裁朱涵先后于2018年4月期间离职;2017年5月,离开联想两年多的刘军宣布回归联想,领导中国平台及中国区PCSD集团业务;2018年1月初,原ZUK手机CEO常程正式回归联想移动,并且是带着百人左右产品团队整体回归。

2018年,重新回归联想的常掌柜又站上了联想移动的前台,刘军也曾在常程回归之后的第一次手机发布会上为其站台,那么联想移动在过去一年中的成绩究竟如何?目前来看,联想移动已经连续发布了多款新机,并且多次在发布会上打出了“首发”、“全球首款”等宣传语。但是如今的常程,由于在宣传方面频繁碰瓷其他品牌,以致被不少网友戏称为“万磁王”。对于曾经的陈旭东、一众手机品牌高管而言,他们的背锅已经成为历史。未来,一系列新机的发布和“万磁王”的营销究竟会取得什么成果,就让财报和业绩去证明一切吧。

【结束语】

在整个通讯产业的迭代中,行业已经经历过无数次重新洗牌。从2G到3G、4G,再到正在袭来的5G浪潮,几乎每十年一次的技术迭代背后,都是一次行业的大洗牌。在这些洗牌过程中,有些品牌成功崛起,也有些品牌就此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作为手机企业的高管,或许有的地方他们确实是做错了决断,但有的是整个集团选择了错误的战略方向,但作为公司的掌舵者,他们只能接下这口“锅”,或者说他们需要为这个时代背锅。

回顾过去的2018,展望5G旌旗飘扬的2019,新一轮行业洗牌已经到来。小众品牌无不摩拳擦掌,试图趁此机会挑战霸权,而巨头们也严阵以待,唯恐一步踏错。谁能在这次浪潮中脱颖而出,谁又会成为下一波“背锅侠”,就让时间作为记录者吧。

金立智能手机现在怎样?

金立智能手机还是很不错的,主要看你个人比较偏向于哪个方面。

目前金立手机的描述有以下3点:

1、金立手机以“金品质,立天下”为企业使命的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16日,注册资金2亿元,是一家专业手机研发、加工生产、内外销同步进行的民营高科技企业。

2、金立技术力量雄厚且对技术的掌握有着长远的规划,是国内极少数坚持自主研发的手机商之一。拥有国内第一条为研发配套的试生产线,使手机的调试、测验与研发成为一条完整的生产链,有效缩短研发周期,确保手机生产质量。

3、金立通信的研发阵营主要由国内最具实力的深圳总部研发院、上海鼎为方案研发公司、深圳隆宇世纪设计公司和杭州德科3G研发公司等四个专业研发机构组成,从而保证了金立在2G/2.5G/2.75G/3G整机研发方面的卓越表现。

金立智能手机现在怎样

金立的智能机只能说总体普遍性价比非常差。当然评价智能机也是需要一个价位评判,不知道你说的是哪款或者什么价位的。毕竟产品分档次。如果你用金立稍好的智能机比几年前落后的品牌智能机,那肯定还是有不少提高的。主要是因为金立的大部分智能机用的CPU都是山寨机专用的MTK芯片,所以兼容性上还是折扣很大的。性能也跟主流同时代的CPU差的很远。尽管MTK芯片一直再进步,但是技术上仍然差了很多年。而且拿游戏来做例子,很多游戏的数据包都是针对CPU做的优化,分别会开发出支持高通和德州仪器还有一些一线CPU厂家的专用数据包,但是MTK毕竟是小厂,基本上没有针对的数据包,想玩游戏,需要特殊方法,但体验肯定没有一线CPU效果好。另外,已配置上来讲,他的价位普遍比同价位其他的品牌手机还要贵。论品牌,金立属于国内的一个伪名牌,靠明星广告吹嘘出来的“名牌手机”,技术含量低,比不过国内靠实力说话的中兴和华为,中兴的V880手机曾获得欧洲手机排行销量第一(当然,现在V880的配置已经落后了)而华为更是世界第二大设备供应商,服务于全球运营商50强中占了45家,全球1/3人口几乎都在使用华为设备(网络设备,比如我国的电信、网通、铁通几乎都是用的华为路由设备),世界第六大手机厂商之一。如果论国产民族品牌,怎么也轮不到金立。智能机国产顶尖厂家还有小米、魅族、联想等。金立也只能在电视上做个广告。价格定的太离谱。最早买非智能机,是因为国内对智能机概念迷茫,还能高价卖卖骗骗人,现在卖不动了,就开始搞智能机追潮流,但是没法跟手机CPU大厂合作,降低成本,就使用台湾的MTK山寨机专用的CPU,好在这款CPU性能总体来说还算对得起这个价格。不过,终究性能还是有很大差距。不过跟它的硬件性能比起来手机价格还是略贵了。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