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为什么叫二泉映月 他一生大起大落

二泉映月为什么叫二泉映月 他一生大起大落(1)

二泉映月为什么叫二泉映月 他一生大起大落(2)

文 | 杜登龙 · 主播 | 北辰

十点读书邀约作者

80多年前的无锡,熙熙攘攘的闹市街头,常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妇人,用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走街串巷,拉琴卖唱。

这个头戴破毡旧帽,身穿粗布烂衫,耳朵上挂一副墨镜的瞎子,正是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创作者,草根音乐家——阿炳。

二泉映月为什么叫二泉映月 他一生大起大落(3)

1893年8月17日,阿炳在江苏无锡的一个道观里呱呱坠地。

父亲华清和,是无锡洞虚宫雷尊殿的当家道士。

由于在道家法事中,要用到多种乐器,凭着天资聪慧,华清和能熟练驾驭各种乐器。

母亲吴阿芬,本是秦家的二少奶奶。

但她过门短短半年,秦家二少爷就因为痨病死了,随后公婆也死了。

在很多次法事活动的接触中,吴阿芬与华清和,由相互吸引,到心生爱慕;从眉目传情,到以身相许。

而后,便有了阿炳,并取名华彦钧。

道士与寡妇结合,严重打破了当时的陈规陋习,有违伦理纲常,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最终,站在社会舆论风口浪尖上的华清和,被迫将阿炳偷偷送到乡下,寄养在一位远房亲戚家。

二泉映月为什么叫二泉映月 他一生大起大落(4)

三年后,吴阿芬也因不堪忍受族人的胁迫,无奈地以结束自己的生命来抵抗世俗的歧视。

童年的阿炳,就在这没爹疼没娘管的环境中,在别人"野种"的戏谑和嘲笑声中,憋屈孤寂地成长着。

哭的时候没人哄,他学会了坚强;怕的时候没人陪,他学会了勇敢;烦的时候没人问,他学会了承受 。

阿炳8岁时,被父亲接回道观,做了一名小道士。

但父亲为了面子,不敢与亲生儿子相认,只与阿炳以师徒相称。

父亲觉得孩子得有一技傍身,好让他将来在人间能有一席立足之地。

于是,华清和将自已掌握的各种乐器知识,对儿子倾囊相授。

一个承受不了今日苦难之重的人,必将忍受明日的命运之轻。

经历过苦难生活境遇的阿炳,更明白:咬牙坚持,是走出艰难时光最好的办法。

于是,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把不幸童年所遭遇的一切苦难积攒下来,凝结成手中的一串鼓点,指间的一段弦音……

二泉映月为什么叫二泉映月 他一生大起大落(5)

光阴荏苒。1910年,17岁的阿炳,凭着刻苦努力和在音乐上特异的天赋,不但学业已成,而且出落得一表人才,开始正式参加各种道场法事。

1914年,师傅临终前,将他"私生子"的身世和盘托出。

他让阿炳继承了自己的衣钵,成为雷尊殿的当家人。和一位堂兄,共同掌管香火钱。

造化弄人。

命运,总会给人开了一个又一次玩笑。

二泉映月为什么叫二泉映月 他一生大起大落(6)

离奇的身世,不公的命运。受尽欺凌的童年,千般辛苦的少年。给刚步入社会的阿炳,内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走过穷山恶水之后,年轻的阿炳,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但无人管束的他,有了钱之后,便有些飘飘然,开始放任自流,也最终把自己送上了万劫不复之地。

他成了青楼酒肆,烟馆赌场的常客,过上了花天酒地,吃喝嫖赌的生活。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脚。

34岁时,阿炳因为嫖娼,不幸染上了梅毒。

最后导致双眼失明,再也无法进行工作了。

坐吃山空之后,他被堂兄赶出了道观。

命运,曾将他高高抛起,然而,他不知道珍惜。命运,又毫不留情地将他推入苦难的深渊。

也许,幸福来得突然,也走得干脆。

也许,幸福本来也是一份化了妆的苦难。

二泉映月为什么叫二泉映月 他一生大起大落(7)

沦落街头的阿炳,已经一无所有。

即使一无所有,他还有音乐。

音乐,可以治愈他的创伤,让他没有就此沉沦,就此堕落。

在黑暗的日子里,在孤苦伶仃的岁月里,回想自己的前世今生,那无尽的苍凉,唯有化作嘴边的一声叹息,指间的一缕音符。

音乐,给了他心灵最大的慰藉,也给了他赖以求生的一技之长。

人在世上,总要留下点什么。

那就是:化眼前的黑暗为光明,为自己悲惨的生命,添加一段音乐。

从此,雷尊殿,少了一位主持道长;无锡街,多了一个拉琴的瞎子。

二泉映月为什么叫二泉映月 他一生大起大落(8)

阿炳的许多曲目,就是在沿街乞讨的日子里即兴创作的,其中就包括那首脍炙人口的《二泉映月》。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遭受的苦难的深度。

当阿炳放下颜面,放下身段,放下曾经恍如云烟的过往,踉踉跄跄走上街头的那一刻,他已从深重的苦难中,求得了彻悟。

那一曲今人肝肠寸断的琴声里,似有诉不尽的世态炎凉,说不完的人生惆怅。

又让人感到一种超越,超越了痛苦,超越了生死的强大力量。

1933年,40岁的阿炳,与寡妇董彩娣结合。两个尘世中命运皆苦的人,终于能够抱团取暖。

阿炳虽然靠卖艺为生,但他说自己有三不穷:

即是人穷志不穷;人穷嘴不穷;人穷名不穷。

命运的倾轧,生活的艰辛,人哪怕卑微如尘埃,也需保有无畏的气质,高洁的心性。

二泉映月为什么叫二泉映月 他一生大起大落(9)

民国36年,由于长年吸食鸦片,导致他肺病发作。

体力不支的他,无法再到街头去卖艺,只得卧床在家。

但人活着,总要吃饭。为了生计,阿炳只在家中揽点帮人修理胡琴的零活,艰苦度日。

二泉映月为什么叫二泉映月 他一生大起大落(10)

1950年9月,音乐学院的杨荫浏教授,无意间听到邻居小孩拉的二胡曲调,甚是震惊。

细问之下,才知此曲的创作者是阿炳。于是立即带上设备来到无锡,找阿炳录音。

身体虚弱的阿炳,勉强立起身,最后一次,拉响了那生命之弦……

爱与恨,情与仇,饥寒与陪伴、屈辱与支撑、悲鸣与诅咒,全部化作呜咽流淌的清泉水,和冰凉凄冷的白月光……

只有熬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激发出创造辉煌的力量;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这就是那曲被灌制成唱片后,轰动世界的《二泉映月》。

1950年,阿炳去世,享年57岁。

生命已尽,坎坷到头。

二泉映月为什么叫二泉映月 他一生大起大落(11)

都说苦难是黄金。阿炳,用他起伏跌宕的一生,经过浴火重生后,终涅槃出世间绝唱。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写道:

幸福何堪?苦难何重?或许生活早已注定了无所谓幸与不幸。

我们只是被各自的宿命局限着,茫然地生活,苦乐自知。就象每一个繁花似锦的地方,总会有一些伤感的蝴蝶从那里飞过。

阿炳就像那只伤感的蝴蝶,留连戏嬉之后,匆匆飞过花丛。

但那身影,将永远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那音符,将永远飘荡在记忆的时空里……

本是青灯不归客,六根不净染凡尘。

回首向来萧瑟处,奈何一世沦落人。

磨难和生活甘苦,铸就最真挚动人的作品。这种真挚《二泉映月》里有,作家阿城的文字里我也曾读到过。莫言、冯唐、王朔,很多名人反复读阿城的作品,都称经典。

阿城一生坎坷却活得丰富。做饭、木工、弹琴、古董,样样精通,他将眼中生活写成文字,是个活得明白的人。他总能用简单的文字写出最深刻的故事,揭开最实用的道理,反映最有趣真实的人生。

《阿城作品典藏》收录了他数十年创作精华,读书、游历、常识、人生百态,阿城的思考全在里面。读阿城开阔眼界、改变心境,让生活变得温柔而有乐趣。今天还有超低折扣哦!快点击下图购买吧▼

-背景音乐-

《Summer Interlude》《二泉映月》《二泉吟》

-作者-

杜登龙,甘肃会宁人自由撰稿人。笑看江湖风云,书写快意人生。公众号【清新园地】。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29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不容错过的经典

二泉映月为什么叫二泉映月 他一生大起大落(12)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