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双一流还保得住吗(高校观察宁波大学)

双一流缘起

2017年9月,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出炉,霸占浙江高校老二位置长达十几年的浙工大意外落选,而省内排名老四(浙江最常见的排名,浙大、浙工大、浙师大、宁大)的宁波大学以黑马姿态入选双一流,一跃而起进入大众的焦点。

宁波大学当时入选的学科是力学,但宁大的力学在教育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仅为C,非常普通,但凭借宁波大学王礼立教授的《非线性应力波传播理论进展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实现了宁波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奖零的突破。正是凭借该项奖项,使得宁波大学得以入选双一流。

宁波大学双一流还保得住吗(高校观察宁波大学)(1)

规则就是这样,其他高校无需计较这合不合理,现实就是那么残酷,就是以成败论英雄。宁波大学就是成功拿到了首轮的一流学科的头衔,宁大因此在后面的几年,处于明显的上升期,宁大越战越勇。

如今,最新一轮双一流高校评估结果公布在即,宁大到底是成功的保留双一流还是被要求整改警告等各种消息满天飞,小编不做臆测,静待结果公布。

今天小编不从学术/学科发展的视角,而是从城市竞争/城市发展的角度客观的分析,作为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的宁波大都市,宁波需要一所双一流大学。

高教,宁波的最大短板

宁波作为计划单列市,港口、外贸、工业制造是硬核能力,但是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和科技产业、医疗卫生领域,宁波是五大单列市中排名最靠后的城市,是宁波城市发展、能级提升的最关键性短板。尤其是高等教育。

高教的落后会产生连锁反应,本地高水平人才培养不足,内生型的高新产业难以起色,进而影响高新产业的外部导入,又制约了高端人才的外部流入,医疗卫生发展也都受到影响(因为缺少强大的医学院)等等。

宁波,错过了中西部、北方高校到南方和沿海发达城市建异地分校/校区的大潮,在这一波大潮中,青岛、深圳从科教沙漠迅速崛起为高教重镇,苏州也获得获得巨大的发展。

如今教育部已经发文,限制跨省异地建校,“主要的”窗口基本已经关上,跨省校区基本不会有了。但也不是绝对,看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部政策颁布之后,还是有新的高校被引入,所以一要看这个地区或城市是否是国家关注的重点扶持的地区,另外引入国外或港澳的高校也不受限制,宁波在这方面还是有些可以努力和争取的空间。

除了跨省异地建校比较难之外,宁波想获得省内高校的异地校区,也难,因为杭州自己也认为自己当前的高教发展是城市发展的短板,给你搬一所高校过来,或者建一所校区搬几个学院过来都是对母体的削弱,因此基本上不会分几个给宁波,那么宁波只能靠自力更生。

自立更生,宁波最主要的大学就是宁波大学以及其他几所宁波本地靠前的大学,宁波要集结全市的资金资源、政策资源、海外宁波商帮资源、宁波院士人才资源等大力发展宁波本土院校大学,“大宁波帮,帮宁波大”,尤其是增强宁波本土高校的学科学术水平,逐渐缩短宁波与其他副省级城市的高教差距,为宁波城市未来发展积累更多的动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