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筋膜最好(这些常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

什么样的筋膜最好(这些常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1)

文章仅供探索及娱乐,不可用作医学用途,如有相关问题,请于正规机构当面就医。

认识筋膜

认识筋膜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就是我们身体用来连接、填充、包裹不同组织、器官、内脏的物质。

我们熟知的很多结构,例如骨膜、肌腱、韧带、筋膜等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可以说它在我们的身体里到处都是。

因为不同地方的结缔组织有不同的功能,所以它们的特性也有所不同,有的很坚韧,有的很有弹性。

结缔组织虽然有不同的形态,但其实彼此又相互连结。

例如包覆骨骼的骨膜会连着肌肉深层的筋膜,深层筋膜又连着肌腱与韧带,而肌腱、韧带又在关节周围连结着关节上的骨膜,或者另一块肌肉,然后浅层筋膜又把这些通通包裹住。

总之,这是一种相互牵连、环环相扣、千丝万缕的关系。

其次,我们再认识一下结缔组织中很特别的一种,也就是本文阐述的筋膜。

筋膜包绕着肌肉、肌群、血管、神经等组织器官,它就像穿梭在组织中的网络弹力带,既是组织的隔间,也是组织间的连结,遍及全身上下里外。

什么样的筋膜最好(这些常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2)

筋膜其内含紧密规则排列的胶原纤维,胶原纤维的方向是顺着拉力的方向,所以,筋膜具有很强的单向抗拉性能。正

因为筋膜像高弹皮衣一样包裹着我们的全身,所以它对我们维持姿势很有效果,换言之,长期不良姿势也会对筋膜造成负面影响。

筋膜在健身运动中的意义

健身群体,特别是喜欢抗阻训练的健美群体非常喜欢强调动作的孤立性,例如做肱二头肌站姿杠铃弯举的时候我们会习惯认为只有肱二头肌在收缩。

这种描绘方式很容易让我们理解运动,虽然它很方便,但并没有充分阐述人体背后的机制。

事实上,除了眨眼睛之外,我们的身体几乎没有什么动作靠单一肌肉就能完成。

传统理论中有主动肌、拮抗肌、协同肌以及稳定肌等概念,我们在完成一个动作的时候也习惯理解为主动肌是核心,其它肌肉组织都是在辅助这块肌肉。

但当下更全面、科学的解读是我们完成的很多运动都是整个身体在运动。

例如当我们做站姿杠铃弯举的时候,我们的核心肌群要稳定,肩膀和肩胛也会发力,甚至是下肢肌肉也要收缩。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松懈或准备不当,执行动作的过程都会不够自然,或出现动作表现不佳以及其它不适或损伤。

什么样的筋膜最好(这些常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3)

因此,现在医学在讨论一个动作的时候,已经越来越少地讨论一个单一肌肉,而是从功能带、动作链,甚至更大范围、更全角度去考量。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串联起这一切呢?

答案就是筋膜。

以前我们认为肌肉收缩后会拉动肌腱,肌腱再拉动骨头。

但现在很多研究认为其实很多力量是透过筋膜在传递的,肌腱、韧带、肌肉、骨膜就像相互交叉的橡皮筋,只要其中任何一条被拉动,其它条也会受到影响。

筋膜不仅是传递力量,而且还储存力量,然后在下个动作释放出来,产生更大的爆发力。

有部分研究人员认为也可以把筋膜当作感觉器官来看待,因为包裹肌肉的筋膜中有丰富的感觉神经,这些神经对于筋膜的张力、压力都很敏感,甚至被认为是重要的本体感觉元素之一,可以感知疼痛、影响肌肉放松的程度。

编者按:本体感觉的简单理解就是身体可以感觉肢体在什么位置,受到什么样的力,例如你闭着眼睛也会知道自己的手在哪,使用的重量大概是多少。

此外,因为筋膜和痛觉、张力、压力、本体感觉以及神经有关,所以有很多失调的问题可能都跟筋膜有关,例如颈部、腰部的慢性疼痛,脊柱侧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慢性疲劳等等。

如果筋膜出现问题会怎么样

筋膜出现问题会怎么样

筋膜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由于受伤、长期不良姿势或特定运动模式造成的沾黏。

筋膜沾黏会让人觉得身体有些地方有点卡、紧张、活动受限,它会阻碍力量传输,连维持姿势也会受到影响。

这些问题在过去经常被归因于肌肉、骨骼、关节的问题,但也有可能是筋膜受伤的结果。

那么问题又来了,有没有方法能自行判断问题是否与筋膜有关?答案是有的,但是难度很大。

什么样的筋膜最好(这些常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4)

因为筋膜评估需要很精细的手感,即使是专业医疗人员(物理治疗师属于医疗人员)也需要充分的训练和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有能力去执行。

不过当下很多医院都配备了软组织超声波、生物电阻等先进设备,随着物理治疗的越发普及以及各大医院对康复问题的重视,这类曾不被主流医院所重视的"疾病"也会逐渐拥有更便利的救治条件。

随着国内物理治疗领域的越发正规与普及,我相信它会让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以及健身运动群体从中受益。

最后,送给大家的实用建议是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长期维持不良姿势,健身运动过程中注意热身、拉伸以及动作规范度。

只要把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做好,正常健康人都不会轻易出现筋膜方面的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