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炼狱战场(狂怒俗而不俗的二战盛宴)

美式英雄总有一身异术,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而且通常孤家寡人,一人之力维护世界和平,典型如超人、钢铁侠等。可狂怒中的英雄可不止皮特一人,也不止活到最后的诺曼一人,还有那辆坦克---狂怒,坦克手们的家。

二战中的炼狱战场(狂怒俗而不俗的二战盛宴)(1)

一群被战争熬成魔的人和一个初上战场,莫名其妙成了坦克兵的打字员,被一个一个任务拖来拽去。坦克作为特殊军种,无法单独作战,这辆狂怒往往被逼到只剩自己的窘境,成了孤家寡人。感慨这个作战小组每每幸存的同时,心中总有预感---他们离死不远了。

二战中的炼狱战场(狂怒俗而不俗的二战盛宴)(2)

先不说他们最后独守十字路口的情节真不真实,值不值得,坦克手的死法脱离了一般英雄主义的窠臼,没有死的轰轰烈烈,非要熬个七八分钟依依不舍才离开人世,而是突然一颗子弹就要了性命,吭都没吭一声。英雄之死,寂静无声。

熬了三年苦战的众兄弟,其实离回家已经不远了(战争背景中,当月底希特勒就会自杀,尾声战事已经濒临末尾),一个个先后倒毙,死在黎明前的最后一抹黑暗中。这一点和韩国电影《高地战》颇为相似。

二战中的炼狱战场(狂怒俗而不俗的二战盛宴)(3)

人性的光辉当然也要绽放,影片中这三个角色先后放光:

不肯开枪的打字员诺曼

唱歌端茶的德国女孩艾玛

最后放诺曼一马的德国兵无名氏

和一群杀人放火的兵油子相比,这三个人还很单纯。虽然诺曼最后也两眼凶光,杀人不眨眼,但该逃跑时还逃跑,一副新兵蛋子的可怜样。人性总是在黑暗中被慢慢吞噬:诺曼开始杀人,艾玛被炮弹炸死,影片最后放走诺曼的德国兵如果依旧随军前进,不死也会被俘,不会有啥其他下场。

二战中的炼狱战场(狂怒俗而不俗的二战盛宴)(4)

但是,影片都对他们的表情给了个大特写:诺曼刚进坦克时的六神无主,艾玛端上茶杯时的轻松愉悦,和德国兵灭掉手电筒的莞儿一笑。

三张脸,三个表情,先后出现,三股暖流入心田。

如果要说影片中自然有美军伟大,战斗力夸张有些诟病的话,这部电影在史实还原方面还是中肯的。

二战中的炼狱战场(狂怒俗而不俗的二战盛宴)(5)

1:美军坦克战五渣

首先,片头小字已经介绍:二战时期德军坦克独步天下,美军坦克根本无力单打独斗,双方坦克战伤亡比严重失衡。有人也许想说现代美军坦克如此这般,为何当年这般如此。史实就是如此,当时美军坦克薄皮大馅,人送称号打火机---一打就着。在影片中坦克战遗迹,后期坦克遭遇战都体现出这点---一个排的美军坦克仅存一辆,三辆坦克打一辆虎式如此吃力。

二战中的炼狱战场(狂怒俗而不俗的二战盛宴)(6)

美军在战争末期已批量装备谢尔曼坦克长炮筒款式,反坦克能力大幅提高,但面对德军的坦克---无论虎式、豹式、猎虎等都是下酒菜。别说四辆谢尔曼如此吃力,美军当时是以七八辆打一辆虎式计算的。面对出神入化的德军坦克,美军采用的是步兵发现,呼叫空军打击的不对称战法,以及以数量赢胜利的乱拳打死老师傅战法。

况且到战争末期,德军坦克已经不足,坦克精英也逐渐减少,还有大批坦克部队被拖在东线战场(真正的坦克战出现在东线,如库尔斯克大会战。西线只是小打小闹)。美军坦克战斗力之弱,可见一斑。电影并未掩饰美军坦克的够呛,还着力描绘坦克车组的惊魂未定,这是难得的。

二战中的炼狱战场(狂怒俗而不俗的二战盛宴)(7)

另外,还有一个写实的细节,即坦克车组在中弹后的表现:德军虎式被贯穿两弹后炮台没事,车组人员完好无损往车外跑;而美军坦克中弹后立刻起火,好的还能跑出坦克自杀,坏的直接被掀翻炮塔全车暴毙。为什么要自杀?谢尔曼被击中后一定会起火,车组人员一定会被烧着,开枪自杀比被活活烧死来得痛快。

这是真实的美德坦克对战场面,这么不对称的战斗力,美军坦克手能踏实?据说二战时死亡概率最高的兵种有德国潜艇兵,苏联步兵,盟军轰炸机机组,还有一个是盟军可怜巴巴的坦克兵了。别看皮特他们穿的帅,长得帅,驾驶的那坦克真不是什么靠谱的东西。

二战中的炼狱战场(狂怒俗而不俗的二战盛宴)(8)

有人说坦克战不够写实,至少战法不应如此。哪有美军坦克照直了往德军坦克冲锋的案例!?

美军坦克对抗德军坦克确实不会用这样的战法,纯粹找死,不过以仅有的几辆坦克想立刻包抄一辆虎式不太可能,只能用速度换空间,看谁幸运能戳到虎式的屁股后面。作为电影主角,也服务于主角不死论的死忠,狂怒自然笑到最后一刻。

二战中的炼狱战场(狂怒俗而不俗的二战盛宴)(9)

这一点,服务的是我们观众。尤其高空视角俯拍美德两辆坦克互相绕圈圈的画面,和游戏《英雄连》以及《坦克世界》中坦克互逐的场面如出一辙,完美的即视感,就是让观众大呼过瘾。当知道电影赞助商就是《坦克世界》时,我心坦然---坦克战就该这么打!

二战中的炼狱战场(狂怒俗而不俗的二战盛宴)(10)

3:车组要死死一车

也有人说打到战争末期,美军完全没必要往死了推进,为了阻滞德军西进还非得豁出老命以一辆坦克之力打党卫军一个营。

诚然,那时候盟军已经觉察到推进速度不如苏军,与其付出更大的伤亡不如让苏军多打几仗,反正盟军攻占柏林的希望已经不大了。所以,这几位老兄根本没必要苦守十字路口,路口失守美军的补给线也不会断。

二战中的炼狱战场(狂怒俗而不俗的二战盛宴)(11)

可是,看客们不要太较真,如果不孤军奋战到最后一兵一卒,难道影片往后还要再来几场坦克大决战么?一者西线德军哪有那么多坦克随你遇到,二者真要继续和德国坦克对抗下去这辆狂怒死的更快,电影就没有高潮了,还能有卖点么?如果纯粹想看坦克大战,估计好莱坞必须得拍一个苏德库尔斯克大会战才能解决问题。

这辆叫狂怒的脆皮坦克,屡经生死,往往幸存现场,终逃不掉弃尸荒野的宿命,连同皮特在内的所有老兵一道“香消玉殒”。

二战中的炼狱战场(狂怒俗而不俗的二战盛宴)(12)

混成魔的老兵死绝,带走三年来写在他们身上和心里的创伤,也连同带走修炼出的魔性。战死的狂怒,满身创伤,终于也卸下重担,和一众老友享福去了。

最后留下的是新兵诺曼,一个新兵参军几天内经历不敢杀人-杀人-队友死光-幸存-被称作英雄的多重门。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经历,也许还是整个狂怒车组的命运。诺曼坐进卡车被拉走的那一刻,再看了一眼狂怒。透过车窗的眼神,不好捉摸。猜不出导演想在片尾表现什么,不过想感动一个战争史爱好者和一个热血男儿的话,导演已经做到了。

二战中的炼狱战场(狂怒俗而不俗的二战盛宴)(13)

我一向不喜欢给电影挑刺,好看就说好看,不好看就说不好看,细节不愿多说。狂怒算是战争片中好看的一类:满足战争场面劲爆、战友情、第一人称操作感、诙谐戏谑等多方面要素。看得过瘾,就够了。

二战中的炼狱战场(狂怒俗而不俗的二战盛宴)(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