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电影隐喻(豆瓣8.7罗生门社会不尽如意)

《罗生门》是由日本知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写一些经典的短篇组合而成。不论何时,都可直接翻阅,闲来无事可阅读消遣。整本书作者都写的很利索,便于理解,没有许多深奥难以理解的句子。这本书在阅读后,可以很好地提醒自己要分辨清善与恶,即便时代没有那么的尽如人意,但那也不是我们选择恶的借口和理由。这本书可以随时拯救迷失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在茫然若失时,在踌躇不决时,给我们一些启示,助我们做决定、下判断。

罗生门电影隐喻(豆瓣8.7罗生门社会不尽如意)(1)

自认为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个体,虽然平常处事待人总是一副温和乖巧的性子,但内在的自我并非如此。内在的自我就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总是想着不顾一切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再判断是否是善是否是恶,不再压抑自己。因为两种性子的存在,总是对于一件事纠结不已。经常会莫名其妙的和自己赌气,总是切换着不同的性子去想同一件事,就这样成了最不想成为的矛盾体。有时,并不能准确地判断自己到底真实的想法是什么,自己到底想做的又是什么。在善与恶之间,总是保留着最后一丝理智。

罗生门电影隐喻(豆瓣8.7罗生门社会不尽如意)(2)

很巧合的是,很偶然的机会与这本书相遇。有些可惜的是,并不是生活在一个民不聊生的时代,相反,是一个和谐又美好的时代。灵魂里存在的恶不是时代所赋予的,而是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来的。不想称这两种自我为天使和恶魔,一是觉得俗;二是这两种自我既没有天使那般完全纯真也没有恶魔那般残忍。

罗生门电影隐喻(豆瓣8.7罗生门社会不尽如意)(3)

芥川龙之介的这本书让人看到些许曙光。它让人感到自己不是奇怪的矛盾体,生存的时代允许我们去改变。因为时代的逼迫,家仆和老妪被迫弃苦以恶来维持生存,我们无法去评判这到底是对是错,他们的选择也只不过是出自人的本能罢了。但时代的逼迫并不能成为他们选择恶的借口和理由,这只能更突出人类自私的本性。是恶还是善只是一瞬间的选择,也充分反映了他们的内心所向。

罗生门电影隐喻(豆瓣8.7罗生门社会不尽如意)(4)

看了此书后,只希望以后的人们可以更加理智的分清善恶是非。人心复杂多变,善恶是非观与社会认知的深度和目标是紧密相连脱不了关系的。仅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罪恶不会成为借口,善良也不会随着外在因素而被消解。

罗生门电影隐喻(豆瓣8.7罗生门社会不尽如意)(5)

中国古代素来便分辨得清恶为何物。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志士不饮盗泉之水”。这句话源自于“孔子路过盗泉,口很渴,但因为泉水的名字叫做盗泉,于是宁愿忍耐口干舌燥也不喝这泉水一口”。做人应该有骨气,即使不能如“梅兰竹菊”一般孤傲,也不应当丢失自己的尊严。宁可克制自然生理的、强烈的、基本的欲望,直至断送性命,也不做摧眉折腰、苟且偷生之事。

罗生门电影隐喻(豆瓣8.7罗生门社会不尽如意)(6)

孔子是声名四方的大圣人,他教会我们许许多多的道理,用一生的言行来教导我们做人该懂得道理,从未想过一位古人的思想可以这么先进,以至于几千年过去了,他的思想仍旧适用于这个社会,仍旧值得百姓学习。他教导我们要诚信做人、要有教无类、要学会爱人才能有和谐社会……我现在的一言一行无一不被其深深影响着。

罗生门电影隐喻(豆瓣8.7罗生门社会不尽如意)(7)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在罗生门中,依旧适用。只是家仆并未选择做一位志士,而是选择做了一名强盗,可以说他是受到了老妇人的影响,但这不是开脱罪名的任何理由,他本可以不那么做。在他下定决心做出判断要当强盗时,他的自尊心便已被他踩在脚下。而这世上比生存更重要的就是——人的尊严。家仆最终离开了罗生门,没有知道他的踪迹,也许他亦是无处可去。即便他离开了罗生门这个堆满尸体的城门,但他将来无论往哪儿走,都是通往真正罗生门的路,都是通往地狱的路。

罗生门电影隐喻(豆瓣8.7罗生门社会不尽如意)(8)

社会是复杂的,人心亦是如此。那么善恶就没有那么容易定义。但我们仍旧要具备区分善恶的能力。更不能因为别人做了恶,就忽略自己的恶而披上正义的外衣为自己开脱,再去指责他人的过错。我们不能将他人的罪过作为自己“被宽恕”的理由。宁可克制自然生理的、强烈的、基本的欲望,直至断送性命,也不做摧眉折腰、苟且偷生之事。这才是我们应当遵循之道。不停作恶,不停开脱的人,久而久之变成了罪人,为了活下去,不惜一切,到最后即便存活下来了,他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某种程度上,早已成了恶魔的傀儡。

罗生门电影隐喻(豆瓣8.7罗生门社会不尽如意)(9)

即使撑到了是最后关卡,也要用最后一丝理智捍卫自己作为人的尊严,捍卫社会的秩序。战胜了心中的另一面也许就是世上最无声的一场胜利战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