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圆梦乡村公益行(大学生王泽鹏爱心献给贫困乡亲)

山东圆梦乡村公益行(大学生王泽鹏爱心献给贫困乡亲)(1)

王泽鹏(左一)和爱心人士一起看望贫困户。 张进宝 摄

山东圆梦乡村公益行(大学生王泽鹏爱心献给贫困乡亲)(2)

王泽鹏(左一)为侯凤英老人过生日。

山东圆梦乡村公益行(大学生王泽鹏爱心献给贫困乡亲)(3)

王泽鹏(左一)看望慰问留守儿童张欣宇。

山东圆梦乡村公益行(大学生王泽鹏爱心献给贫困乡亲)(4)

王泽鹏(右一)看望贫困户李秀英(右二)。

3月5日,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年级学生王泽鹏与爱心人士刘欣、付建丽、黄敬媗,携带生日蛋糕、米面油、书包、文具及衣服,看望慰问了居住在西林村的留守儿童和贫困老人以及残疾人,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

■记者 张进宝 通讯员 石锋

留守儿童有了大学生“哥哥”

“欣宇,新学期有啥新打算呀?父母打工走了,你到校后可要好好学习啊,今天,我们给你带来些学习用具和书包,给奶奶爷爷带来点米面油,这是哥哥的电话,你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你尽管给我打电话,我会全力帮助你的。”

室外,乍暖还寒,崇礼区白旗乡西林村留守儿童张欣宇家却充满了暖意。

3月5日上午,记者跟随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王泽鹏和爱心人士刘欣、黄敬媗、付建丽一起,携带爱心书包、字典、名著、地球仪等学习用具来到留守儿童张欣宇家,看望慰问她,并鼓励她认真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小欣宇家中的墙上,贴着各种各样的奖状。

“大哥哥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张欣宇手里拿着书包及学习用具,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张欣宇说,拥有一本新的《现代汉语词典》是她多年的梦想,新学期开学之际,爱心人士帮她实现了这个愿望。

张欣宇今年12岁,现在是崇礼区西湾子中心小学的一名5年级学生,是一个留守儿童,平时只能和爷爷、奶奶在一起。一家人的生活很是困难。

张欣宇的爷爷张自民今年75岁,身患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平时一个人种着十来亩地。张欣宇的奶奶张玉芬,今年71岁,患腰、腿疼病多年,下不了地,今年病情稍有好转。父亲打工走后,小欣宇就成了这个家里的“硬”劳力,小欣宇平时住校,每次学校放假回到家中,她总是帮助爷爷奶奶干这干那,是爷爷奶奶的一个好帮手。

当天,在西林村留守儿童张毅承和王峰家中同样充盈着感动。他们每人得到了王泽鹏等爱心人士100元钱的资助,还拥有了一些学习用具,这成为鼓励他们前行的动力,两人表示,要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将来靠知识走出大山,用优异的成绩,回来后建设我们可爱的家乡。

91岁老人第一次吃生日蛋糕

3月5日中午时分,在西林村一处翻新了房屋的院落中,一位老人在儿子、儿媳的陪伴下晒太阳,这位老人就是该村今年91岁的老人侯凤英。

“太奶奶,您好,祝您生日快乐!”王泽鹏和爱心人士进了院子后,拉住老人的手说道。

“我们是从张家口来的大学生,听扶贫干部介绍,今天是您的91岁生日,我们来为您一起祝福。”

侯凤英老人今年91岁,是村中年岁最高的老人,也是市国税局驻西林村扶贫干部杨栋梁的帮扶对象。

“太奶奶,您这么大岁数了?身体咋样?”在侯凤英老人家,王泽鹏盘腿坐在老人家的炕上,问起一家人的情况来。

这在西林村又是一个比较困难的家庭,今年91岁的老人侯凤英身患高血压、心脏病多种疾病,侯凤英的儿子儿媳都已经70多岁了,而且身体都不好,两个孙子都在北京打工。

“来打开蛋糕,咱们为太奶奶过生日,祝老人身体健康,永远幸福。”王泽鹏边说边切蛋糕。

“太奶奶,您上炕坐着,我给您点蜡烛,咱们吹蜡烛、吃蛋糕、过生日。”说着,王泽鹏为老人点燃了生日蜡烛,并让老人许愿。

侯凤英说:“愿好人一生平安!”

“太奶奶,张开嘴,尝尝这生日蛋糕好吃不?”说着,王泽鹏将一块切好的蛋糕送进了侯凤英老人的嘴里。

“好吃,好吃,真甜!我活了91岁,还是第一次有人给我过生日,吃生日蛋糕。”侯凤英吃着蛋糕,两眼流下幸福的泪水。

“太奶奶,别哭,今儿个是您老的91岁生日,咱应该高兴才是,好日子还长着呢!”王泽鹏为老人擦了擦眼泪。

为贫困乡亲送爱心粮油

“奶奶,您好,今天过来看看您,给您来送点粮油。”当日,王泽鹏及爱心人士刘欣、付建丽、黄敬媗一行,亲手把爱心米面油送到贫困户李秀英的手上。

李秀英,今年82岁,身有残疾,患有白内障20多年,平时靠柱拐棍在院中稍能活动,已经失去了劳动能力,平时跟儿子郝金虎相依为命。最近儿子刚在崇礼区医院做了手术,使本来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听到爱心人士送来了爱心米面油等粮食,李秀英高兴地合不拢嘴,她用手抚摸着炕上放着的米面油,激动地说:“这么些粮油要花不少钱吧?这些粮食够我们娘俩吃好几个月了,感谢好心人这么远给我们送来了粮食,喝口水吧。”

“奶奶今年多大岁数了?身体咋说?去年粮食收成咋说?今年开春后粮食够吃了吧,天气看得就暖和了,今年有啥新打算。”王泽鹏盘腿坐在炕上,拉着李秀英老人的手和她促膝相谈。

“去年村里进行危房改造时,给我们家换了窗户,吊了顶子。”李秀英老人说,现在爱心人士给送来了米面油,村委会给修了危房,以后的日子肯定是一天更比一天好了。

村干部孙占海介绍说,西林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村中困难群众比较多,王泽鹏等爱心人士的到来,为贫困户带来了温暖。

一个有爱心的大学生

王泽鹏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他的父母亲多年从事爱心公益事业。在王泽鹏的记忆里,他上初中时就跟着父母一起到坝上做公益,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王泽鹏的母亲是一位有爱心的个体工商户,开过服装店,开过书店,经常把一些服装和书籍送到坝上农村。

本报“山城一家亲,助你上大学”活动开展以来,王泽鹏一直是一位热心的支持者。2010年,桥东区的张宇同学考上河北科技大学,因家庭贫困,张宇拿不出学费。当王泽鹏从晚报上得知这一情况后捐助5000元,解决了张宇同学的学费,把张宇同学送进了大学校门。如今张宇同学也成了一名志愿者,毕业参加工作后,也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资助贫困乡亲。

崇礼区高家营中心小学的四年级小学生赵晓鹏家庭贫困,3年来,王泽鹏省吃俭用,每年要资助赵晓鹏200元钱。

在经开区众康生敬老院里,人们经常能看到王泽鹏带领着他的大学同学们来到这里做公益,为居住在这里的老人们理发,洗衣服,陪老人们聊天,给老人们带来快乐和温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